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古韵今弹 >> 短篇 >> 诗词古韵 >> 【古韵今弹】释迦牟尼佛颂 第五章(中) 长篇叙述诗

编辑推荐 【古韵今弹】释迦牟尼佛颂 第五章(中) 长篇叙述诗 ——释迦牟尼佛颂 第五章(中) 传道(原创 新韵)


作者:渤海渔翁 布衣,27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35发表时间:2018-10-21 09:31:34
摘要: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令人尊仰。余拜读弘一佛堂敬印《释迦牟尼佛传》油然而生创作偈颂之念,遂以歌行咏之,自2015年12月12日至2016年7月18日,逾八个月之久,勉成此篇,编列七章,计有1872韵。至此举国上下宏倡建立文化自信之际,今稍作订正,愿借《江山文学》与四海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共勉!

四、
  
   灵鹫山上好风光,层峦叠嶂披盛装。
   茂林修竹舞婆娑,百花争艳吐芬芳。
   洞天福地宜修禅,佛陀师徒乐盘桓。
   喜动频婆娑罗王,远接高迎入宸轩。
   摩揭陀国降祥瑞,王舍城中人鼎沸。
   顶礼膜拜表崇敬,欢声雷动齐赞美。
  
   拜火教主光头新,王上纳罕为垂询:
   大师盛德人尊仰,如何折节入空门?
   佛陀示意自回话,迦叶慨然做应答:
   欲知改换门庭事,且听贫僧说根芽。
   事火功德虽可赞,生老病死苦难免。
   唯有佛法开愚痴,修行才可得圆满!
  
   迦叶倾情说因缘,王上听罢心豁然。
   恳求佛陀发慈悲,深入浅出把法传。
   佛陀含笑向王上,慧目如炬洞心房。
   即从色身溯缘起,更循序次论无常:
   为缘人有意识在,欲望滋生成祸胎。
   须弃我执脱束缚,方可从容赴蓬莱!
  
   王上闻言心生惑,满面惊诧问佛陀:
   娑婆世界若无我,因缘果报怎交割?
   佛陀坦诚告王上,此事不可看表象:
   众生受报虽可鉴,实乃幻觉太虚妄!
   燧石撞击闪火花,王知火花属谁家?
   空空聚合莫当真,欲晓实相须洞察!
  
   佛陀郑重告王上,万物生灭皆无常。
   自业流转我非我,恰似石火闪红光!
   六根不净惹烦恼,五蕴皆空任逍遥。
   若明是理可登仙,从此轮回不相招!
   醍醐灌顶开愚迷,茅塞顿开悟玄机。
   满朝文武同罗拜,山呼舞蹈庆皈依!
  
   五内清凉人舒心,喜获法眼长精神。
   王上思将佛恩报,谋建精舍在竹林。
   布施功在除贪欲,佛陀慈悲颂祯祺。
   王上遂令速开工,计日以期争朝夕。
   十六大院墙连墙,各院均有六十房。
   五百楼阁显巍峨,更设七十二讲堂。
  
   郁郁竹林迦兰陀,绿荫丛中起精舍。
   乔迁新居添喜气,师徒欢聚同庆贺。
   弘法弟子散八方,闻讯而来喜洋洋。
   飘零僧众得安居,竹林精舍破天荒。
   白日诵经在讲堂,夜卧新屋睡眠香。
   佛法广布度众生,释教又谱新篇章。
  
   竹林精舍聚贤才,梧桐引得凤凰来。
   舍利弗和目犍连,为逢圣哲心花开。
   二人修道在同门,天资聪颖人仰钦。
   师从硕学删阇耶,博古通今冠群伦。
   曾游列国访精英,才高无对自开宗。
   而今各率徒一百,欣然皈依释门中。
  
   摩诃迦叶乃富豪,博学渊识人望高。
   婆罗门中称翘楚,德配天地追舜尧。
   摩诃沙罗陀村住,邻近精舍易涉足。
   常赴讲堂听法语,闻教犹似灌醍醐。
   王舍城外树婆娑,多子塔下拜佛陀。
   后世尊仰大迦叶,头陀第一名远播。
  
   海纳百川为有容,众星拱辰分外明。
   纷纷善信皈依佛,竹林精舍人踵踪。
   人无贵贱皆同修,男女有别尽教友。
   众生平等铸和谐,心心相印共携手。
   婆娑世界苦万端,六道轮回渺无边。
   久困樊笼盼解脱,慈航扬帆天下欢。
  
   五、
  
   首罗长者居王城,常在精舍听讲经。
   为酬深恩备美馔,欲请佛陀表隆情。
   适有挚友须达来,为子求婚喜满怀。
   登堂陡见排盛宴,探问缘何糜钱财?
   首罗长者笑应答,须达长者暗嗟呀:
   慨慕佛陀声誉高,礼遇竟超帝王家!
  
   渴见佛陀心潮涌,夜深安卧难入梦。
   须达长者起徘徊,径奔寒林探究竟。
   明月当空洒银辉,万籁俱寂景色美。
   忽见林边人影闪,急趋逸步当面跪。
   自称来自舍卫城,济苦怜贫有声名。
   人送雅号给孤独,来访佛陀敬意浓。
  
   月下散步乃佛陀,预知来人即长者。
   坦承身份笑答礼,谦恭慈蔼谢远客。
   佛陀丰姿展眼前,须达观之憾心弦。
   聆听法语如饮醇,遂萌宏愿在胸间:
   思欲回国建精舍,供养佛陀积功德。
   好使生灵沐甘露,佛法广布致祥和!
  
   法宝布施功德殊,佛陀嘉许送祝福。
   须达长者欢别去,整治行装上归途。
   回至憍萨弥罗国,即为选址苦奔波。
   勘察多处俱不中,唯有祇园最适合:
   山明水秀美如画,林茂花香景幽雅。
   祥云瑞气笼四野,钟灵毓秀甲天下!
  
   祇园虽好占用难,为缘主人非一般。
   韶苑本是太子爱,岂肯易手换金钱!
   梦里南柯人欢喜,醒来才晓逢绝壁。
   空有济世雄心在,奈何手无回天力!
   情知成事太渺茫,须达长者不彷徨。
   勇谒太子下说辞,拜求开恩迎佛光!
  
   释教娑婆初开宗,祇陀太子鲜知情。
   当面坚拒怕失礼,思欲割爱又心疼。
   无奈设谋辞须达,信口开出连城价:
   若使名园归君有,须将黄金遍地撒!
   太子拙计为吓阻,岂料长者不踌躇。
   即令家人套车马,满载金叶林中铺!
  
   志诚长者气如虹,太子目睹魂魄惊。
   深钦佛陀感召力,欲与须达同建功:
   祇园山川虽已卖,犹有嘉树满地栽。
   凭此作为供养品,一样布施献瑶台!
   太子悔悟事大吉,须达赶忙去报喜。
   竹林迎来舍利弗,参与指导建广宇。
  
   长者重金置沃土,太子献树功亦殊。
   佛陀褒奖赐园名,雅称祇树给孤独。
   祇园精舍广厦成,鳞次栉比势恢弘。
   富丽堂皇冠天下,设施齐全胜王宫。
   万事俱备迎佛来,锦绣山河放异彩。
   翘待东风送慈航,济渡众生脱苦海。
  
   祇园精舍耸阎浮,名高招嫉外道妒。
   欲借诡辩挫释门,好教须达尊邪术。
   智者第一舍利弗,腹隐珠玑胆气足。
   只身舌战寡胜众,致令满堂皆服输。
   真金不怕烈火猛,佛教王城扬威名。
   迎请僧团入祇园,举国上下人欢腾。
  
   波斯匿王慕名来,拜访佛陀为疑猜:
   不解精舍韶龄人,如何捷足登瑶台?
   佛陀慈悲告王上,老幼贵贱一个样。
   破迷开悟凭智慧,莫论年少与年长!
   垂髫王子同小龙,朝气蓬勃志凌空。
   星星之火能燎原,少年僧侣岂可轻!
  
   佛陀法语开愚迷,王上赧然表歉意。
   贡高我慢若云散,恳请赐教说真谛。
   佛陀坦诚敞胸襟,忠告君主须爱民。
   世间生命最珍贵,莫纵恶念乱杀人!
   情欲本是焚身火,终日沉溺招灾厄。
   唯有谨遵八正道,福慧双修得善果!
  
   波斯匿王听教诲,心悦诚服笑展眉。
   恰如夜途见光明,又似眼前绽芳菲。
   佛陀更将无常事,侃侃说与王上知:
   生老病死俱难免,六道轮回无差池!
   福善祸淫终有报,积德才得入仙巢。
   出家在家一般同,虔心慎修自逍遥!
  
   王上天生有慧根,佛陀法语尽入心。
   度化机缘已成熟,菩提自然释芳芬。
   真理光辉耀大千,祇园精舍美名传。
   王上皈依做护法,锦上添花更斑斓。
   鸿翔鸾起凌太空,蜚声故国妙德城。
   游子还乡音讯来,青山绿水起欢声。
  
   六、
  
   佛陀修道入深山,辞亲去国若许年。
   总为父母恩情重,思乡情切意缠绵。
   远赴精舍优婆夷,迎谒佛陀心惊奇。
   叹羡穴居野处人,相好圆满更胜昔。
   临行殿前曾然诺,绝不出家事佛陀。
   此时情变忘前言,竟受剃度甘托钵。
  
   净饭大王念游子,暮去朝来长相思。
   得闻近日归乡来,热泪飞洒胸襟湿。
   佛陀率领众沙门,跋山涉水沐风尘。
   临近妙德人暂歇,小憩尼拘陀树林。
   听得佛陀发号令,纷纷乞食入王城。
   沿街托钵僧仪肃,赢得一片赞扬声。
  
   王上翘待悉达多,为备盛宴费张罗。
   惊闻太子化缘去,急率百官出宫阁。
   街头相遇疑相问,为何不先回家门?
   应知乞食父蒙羞,有辱列祖和宗亲!
   而今儿已偿夙愿,福慧双修得圆满。
   此来该当接君位,莫使臣民再怅憾!
  
   佛陀恭敬回王上,太子名号莫再讲。
   儿今已成大教主,应称佛陀才恰当!
   父王慈爱似海深,点点滴滴念在心。
   定以胜妙甘露法,报答双亲养育恩!
   出世入世泾渭明,君位请恕难担承。
   治国理政乃俗事,人天导师属众生!
  
   佛陀点化净饭王,大千万物本无常。
   因果循环永无尽,业力相续轮回忙!
   离苦当须除爱欲,修善方能得乐趣。
   摈弃我执可解脱,跳出三界自安逸!
   人间天上欢悦事,俱如流水不可持。
   唯有修炼入涅磐,福寿绵长无愁思!
  
   佛陀法语润心田,净饭大王喜开颜。
   爱执欲念一扫光,不为君位再纠缠。
   父子双双回王宫,百官沙门俱随行。
   淄衣冠盖相参差,奇景如在画图中。
   笙箫齐鸣奏雅乐,欢庆锣鼓声不歇。
   昔日太子今佛陀,雍容雅步入云阙。
  
   寂寞耶输陀罗妃,深宫闻知夫婿归。
   慨怅别离十数年,独怀幽怨守空帷。
   太子修道岁月长,音讯隔绝两渺茫。
   此时不见来问慰,百感交集泪汪汪。
   天真稚子罗睺罗,强牵娘亲出香阁。
   夫妻相逢浑如梦,默对好似魂被夺。
  
   耶输陀罗观佛陀,渊停岳峙气超卓。
   情难自已跪尘埃,澎湃心潮转平和。
   佛陀缓缓开金口,连道辛苦表歉疚:
   辞家修行为救世,莫怪仳离难聚首!
   穴居山野十几年,今日得遂平生愿。
   还请欢喜莫烦忧,更庆莲花开烂漫!
  
   佛陀谢罢姨母恩,又向难陀致问询。
   手抚爱子罗睺罗,无限慈爱埋在心。
   宫中多少动情人,目睹此景泪纷纷。
   莫道出家即无家,僧尼亦是血肉身!
   年高德劭净饭王,移宫换羽化忧伤。
   催请佛陀讲佛法,好教满堂吮馨香!
  
   佛陀开口说出家,昔因无常披袈裟。
   欲求福寿与天齐,不生不灭乐无涯!
   而今清净入涅磐,生老病死无牵连。
   君等若欲脱苦海,可凭慈航赴西天!
   众人聆听八正道,好似欣获无价宝。
   欢喜信奉齐踊跃,庆有佛陀将福造!
  
   七、
  
   佛陀故国传佛法,菩提种子喜发芽。
   释迦族中诸王子,倾心禅修欲出家。
   首倡善举阿那律,先将嘉愿告跋提。
   提婆达多和阿难,更约婆娑同皈依。
   弟兄五人悄计议,私下去找优波离。
   暗中行事把发落,先斩后奏保无虞。
  
   贫贱奴隶优波离,本为宫中理发师。
   为羡王子喜出家,哀泣不得同受持!
   回首忽见舍利弗,门口静立神肃穆。
   情不自禁执手问,是否可登修佛路?
   尊者应对笑坦言,众生平等理自然。
   君莫自惭首陀罗,一样得道入涅磐!
  
   尼拘陀林绿荫深,佛陀欢欣迎佳宾。
   优先剃度优波离,缘悉新徒有善根。
   诸位王子虽早来,却令禅修延后裁。
   面壁须待七日满,忘我再将释门开。
   百川归海水交融,贫富贵贱一般同。
   为因王子皈依晚,纷纷顶礼拜师兄。
  
   佛陀志在换新天,深情依然眷故园。
   常思父王百年后,黎民如何保平安?
   强敌环伺若履冰,家国笼罩烽烟中。
   劣弟无能爱子幼,人才不继难泰宁!
   励精图治应举贤,君位还须破嫡传。
   当纳贵胄入释门,好选栋梁掌政权!
  
   佛陀剃度罗睺罗,促其率先辞宫阁。
   权作沙弥受十诫,培植善根学托钵。
   难陀家中有娇妻,花容月貌世间稀。
   燕尔新婚两相悦,如胶似漆难分离。
   夫妻恩爱本无伤,沉溺声色怎为王?
   尼拘陀林被落发,难陀惆怅满胸腔!
  
   佛陀心头似镜明,情欲不除徒为僧。
   苦口良言难凭信,遂约难陀郊外行。
   深入黑山茂林中,偶遇母猴狭路逢。
   佛陀故意问难陀,妻与此猴谁娉婷?
   难陀忿然作色道,有目如盲真可笑:
   此猴丑陋又肮脏,怎及娇妻天仙貌!
  
   佛陀含笑告难陀,贤弟莫要多饶舌。
   今日若见真仙女,胸中愤懑自平和!
   言罢奋威显神通,直送难陀上天庭。
   冰肌玉骨众婵娟,勾魂摄魄柔情浓。
   俱道难陀功德巨,死后当来做天帝。
   我等将为其宠妃,恩爱缠绵甜如蜜!
  
   难陀沉迷在梦中,闻言自惭悄退缨。
   佛陀此时又发问,妻与仙女谁娉婷?
   难陀赧然道所见,拙荆怎可比天仙:
   若以美丑论高下,恰似母猴对婵娟!
   复向佛陀表衷情,日后自当慎修行。
   好求来世享福报,万载千秋乐天庭!
  
   佛陀先以欲钩牵,复显神通开愚顽。
   为使难陀入佛智,带领参观铁围山。
   地狱之门阴风盛,牛头马面杀气腾。
   难陀瞠目意踯躅,骨寒毛竖魂魄惊。
   佛陀勉励应放胆,只管阔步勇向前:
   此来游览为广闻,生死利害无牵连!
  
   难陀鼓勇向前行,刀山剑树寒若冰。
   更有血池和油锅,铁叉铜柱势狰狞。
   拔舌剥皮鬼凄厉,笼蒸火烧各绝奇。
   满目凄惨不忍睹,因果报应非无稽。
   难陀遍观刑千般,始信佛陀金石言:
   三界六道轮回苦,解脱还须自修禅!
  
   放眼满室皆用刑,唯有油锅尚在空。
   难陀忐忑问狱卒,不知谁来受镬烹?
   狱卒慨将实话说,欲待佛陀弟难陀。
   此人德业当升天,天福享尽再下锅!
   难陀闻言心胆裂,如遭雷击陷暴蹶。
   终醒人生太空幻,全似镜花和水月!
  
   难陀痛哭悔昨非,佛陀慈悲款相慰。
   浪子回头金不换,来日定当得三昧。
   释迦王子俱出家,惹动朝野竞驩哗。
   最是难陀罗睺罗,众皆纳罕披袈裟?
   风生水起涟漪动,宫中满盈崇佛情。
   王上王妃太子妃,亦欲追随去修行!
  
  
  
  
  
  
  
  
  
  
  
  
  
  
  
  
  
  
  
  

共 47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长诗写的是佛陀在他国如何获得国王王子的支持,传经播道,获得成功后再回到自己的王国,细致地描写自己的父王妻儿见到佛陀时的情形,自己的兄弟、臣民争相出家的情形,更详细地描写了阿难出家修行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魔障,说明修行路途艰辛困苦,任何获得都有相应的付出的。欣赏。【编辑:叶舞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舞风        2018-10-21 09:32:42
  读长诗也如读故事,情节深入浅出,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好文。
力求心灵饱满,三寸醉眼、满屋书臭。 回首半生历程,一腔热血、两袖清风。
2 楼        文友:渤海渔翁        2018-10-21 19:25:18
  谢谢老师鼓励支持!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