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散文】人生不容残缺(散文)
再过一个来月,就是一年了,有一个诺言,今晚才算得以兑现。
提起这个诺言,还得从去年7月15日我写的一篇小文《承诺》说起。此前二十来天,我在县城交通岛建材市场大门外,看到一位残疾的中年人,在那里挥毫作画,并且现画现卖,吸引了很多的人围观。我一下便萌生了采访的念头,因当时赶着去上班,就约定了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在原地见面。
谁知,当夜大雨,后来淅淅沥沥一直延续了好几天。再后来,就有了去年的大洪灾。——这个“承诺"过去了近二十天,至今却无法兑现。如鲠在喉,让我不安。——这是我在《承诺》中写的一段话,很好表达了我当年的那种无奈和不安的心境。
此后,将近一年时间过去,我不曾再走路过交通岛上班的路线,虽说在晚上散步的时候,于人民广场那里见过他一二次,但因种种原因,也只是拍了几张照片,便匆匆而去。
感谢今晚,一个天色晴好的初夏之夜,我一上了广场的十数级台阶,便又见到了被密匝人群围着的他绘画的身影。此时的他,穿着黑色长裤,打着赤膊,坐在一条小凳上,靠着一盏白炽灯,用各色彩笔在一个夹板上挥毫。
“那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可能是被火烧伤,裸露的头和双手,呈现出瘆人的红白相间的颜色。特别是那一双手,手掌已然扭曲变形,五指皆交错不能并拢。所以,他拿毛笔时,只能靠虎口并合之力,任何一个手指都无法靠近笔杆。看着他那极不自然的握笔姿态,我总是有种担心,什么时候毛笔会掉下来?"
以上是我去年写的《承诺》一文中对他的描述。身边摆着用塑料胶带捆扎在一起的几个装盛红黄蓝绿各种颜料的瓶子,一辆带厢的三轮摩托,一台播放着歌曲的音响,除此之外便是画好了摆放在地的二十来幅字画作品。此人、此画、此情、此景,可说与去年初见他之时别无二致,不同的那是早上,而今天只是夜晚而已。
问了之后,我才知道,他原是一名的士司机,因为车辆自燃而被烧伤,且过火面积百分之九十多。他曾一度失意悲伤,几欲觅死,了却残生。然而,为了父母,为了老婆孩子,他只能坚强地活下来,而且必须担负起家庭顶梁柱的责任。几经挣扎和苦闷,最终用自己残缺的双手,拿起了纸和笔,学会了写字画画。他告诉我,别说用残疾的手去学写学画,仅是学会拿稳笔杆,就练了一年多。那个时候,他常对老婆孩子说:“只要我拿了毛笔在写,你们随时可以来抓我的笔,什么时候不被你们抢去,那就成了。"握稳了笔之后,他就买回《芥子园画谱》及写生、素描等各种基础书籍,潜心揣摸,反复临摹,将花草虫鸟的各种形态默记于心,活现于笔。四年后,他开始了摆摊生涯。“起初的时候,挣的钱还可以,但画却卖出去很少。"他知道,人们之所以给自己钱,完全是出于善良的怜悯心,真正看上自己书画的人很少很少。
为此,他很不开心。一直暗暗跟自己“犟":必须将书画学好学精,别老是让世人记住自己残疾人的形象,而要让自己的书画真正成为别人喜爱的作品。我知道他在努力。第一次见他时,他的书画很单调,所写的字基本上是花鸟体,所画的画也就是鸡、鸟、虎、竹、牡丹而已。后来虽然种类增多了一些,但地上摆的还是重复居多。这次我一看,很明显的一个感觉便是:进步不少!不仅地上的二十多幅很少重复,而且他画的那幅“竹”画,写的那个“佛"字,我居然也有些喜欢了。——不说它的章法如何,单凭那股劲道和气韵,便给人一种直击心灵的感觉。
他曾经肯定是一位文艺青年。有一次也是晚上的时候,在书画的空档,他拿起话筒高歌了几曲。说真的,唱得还不错,声情并茂,挺能打动人的。特别是他唱的一曲《爱拼才会赢》,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
好运歹运,
总嘛要照起工来行。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爱拼才会赢!
一字一句,一声一调,幻化为一张风雨飘摇的巨大背景,在里面我分明看到了他不屈命运、艰难前行的坚强身躯。
“励志书画,价格随意",这幅字就摆放在摊子外围的一个纸桶边。只要你看上了哪幅字画,勿需讲价,拿走便是,给不给线,给多给少,都随你的便。
“舍得,有舍才有得。"这也是他摊上的一幅字。一般的人写出这样的字容易,一般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难!
而他,一个叫王德喜的重度残疾人,能写出这样的字,能说出这样话,很难!也很容易!
写完这篇文章了,我四顾一看,跳广场舞的人正跳得热烈,王德喜那边围着的人也是有增无减。几支舞曲交替着灌入耳中,虽然有点嘈杂,但还是能感受到某支曲子激越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