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桃花山庄的男人(散文)
十二月初,六天小长假,一直宅在家里,两天打扫家,两天洗衣服,半天逛街,半天睡觉,只剩一天了,孩子说开学真可怕,想想去学校就像去看守所,真憋的慌。我表示理解并同情地说,妈妈也有同样感觉,一算倒计时,就有恐惧感,上了十几年班了,比你们自由,都有这种感觉,更何况你们学生呢。
下午发动先生说,只剩半天时间了,该去野外散散心,可大冬天,到处萧索荒凉,真到山上也没啥意思,不如去桃花山庄你朋友家,沿途看看野外景象,串串门,看看狐狸,只要出了城就行。
开车往城东,穿过喧嚣的闹市,纷扰的人群,二十多分钟便驶上了郊外的柏油马路。
周末车辆不多,偶尔有乡下人从城里赶集办事返回,骑摩托车风驰电掣般驶过,也有农用三轮车喘着粗气,发出尖利刺耳的噪音,屁股后拖着一股浓烟竭蹶奔驰,农家刚结婚的儿女如今也有家用小轿车了,他们开小轿车回村,在农村灰蒙蒙的背景映衬下既现代又新潮,多少有几分炫耀和骄傲。
北方的冬季,树木落光了叶子,剩下光秃秃的枝桠,远山灰蒙蒙的,秋收后的田野裸露着黄褐色的肌肤,一派荒芜、枯索、沉寂的景象,了无生机和活力,偶尔有黑芝麻似的麻雀结伴在地里啄食,像是移动着的符号。大雪过后,山坳、深沟或者路边有纯白或者花毛的野兔活动,有时是一群一群漂亮的野鸡蹦来蹦去,麻雀、山兔和野鸡是如今山里常见的动物种群,即便是深山里再也见不到狼、狍子、獾子、野猪等。
半小时后,桃花山庄就在眼前。
老远就看见了冯家昌家的大院子,他家座落在村子东南角,东边是国道柏油马路,村前是庄稼地,从他家门前的甬道往西走,再向北便绕到了村子里,全村二百多户人家,论头脑,论能力,冯家昌都是第一。
十年前他往返于内蒙、大同,贩卖淀粉,挣了不少钱。之后改行,养大货车,三辆货车往外地拉煤炭,有时回来顺道捎点本地缺货出售。当煤炭生意萧条之后,县里兴起了开矿山的热潮,他又和矿老板拉上关系,往外地拉矿石,挣钱之后又添新货车,又买小车,先后换过银白色五菱之光、纯白色小轿车、黑色越野车等,那几年他是真的风光过。养车的人大都辛苦,尤其跑长途货运,常常遇到被外地交警罚款、收黑钱、扣车的事情,寒冬酷暑,一遇堵车,连续好几天蹲马路,向附近路边大嫂、大妈买高价方便面、鸡蛋,勉强填肚子,晚上睡在驾驶室,冬天天寒地冻,夏天酷热难耐,一旦翻车、撞车,连生命安全都难保证,所以人们说养车的人和煤矿工一般生活上会享受,喜欢大吃大喝,喜欢吃喝嫖赌抽,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亲耳听到先生有次回家说老冯亲口给他讲在本地路边饭店吃饭找小姐睡觉的事情,我还骂他流氓,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养车跑运输,手头宽裕那几年,老冯着实潇洒过,赌博输过钱,不多,一年两三万,隔三岔五饭店吃吃饭喝喝酒,有时好几天在外跑,找找女人,尝尝野味。本质上他还算个好人,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实诚,敦厚,善良,对父母孝顺,对朋友真诚。
我先生与他结识以来,他们一直是莫逆之交。说起他们的认识,纯属偶然。2002年,他在北京儿童医院进修,某次值班时,遇到老家一个女人问询看病的医生,乡音入耳,几分亲切,他热情指路,并问到那女人老家籍贯,在大厅等候消息的老冯听到姐姐诉说,自己去找他,之后孩子看病住院得到他帮助,临走非借给他两千元作为生活费用,他其实并不需要,盛情难却,只好留下。进修结束后回家,我催促他赶紧还钱,还钱时老冯还说不着急用,他硬还了。据说后来那笔钱又被他同事借去赌博,因同事刚好与老冯同村,那钱赌博输光,后来究竟还了没有,不得而知。
从那之后,俩人来往逐渐增多,彼此间建立了诚挚的情谊。老冯跑车被交警扣车或者罚款时,给他打电话托付找人说情,有时也借钱交罚款,或者社会上有需要他帮忙的事情,他总会尽心竭力帮忙。我家烧火需要煤时,偶尔一个电话让他送来一袋,他就来了,秋天他家地里收割,种了大南瓜,冬天会给我家送来几个,他手头紧张没钱时,跟他借急用,也不提啥时还,我们也不说,知道他近年挣的钱要不回,虽说在外名声大噪,大家都觉得他有大钱,其实都是账面上的。三角债是社会的普遍病症。
别看老冯在大处大方舍财,自己的穿戴却很简朴,衣服永远是最廉价最耐穿的。那年春节,他开车带我们一家去另一个小城买年货,我带路逛商场,给他选衣服,他只看五六十元钱处理的裤子,最后我给他选定适合他穿的休闲牛仔,120元一条的裤子,他嫌贵,是我劝说他买下的,到另一个商场给他选了一件240元的上衣,他很心疼,说自己老在车上,又脏又油,反正也穿不好。他身上的毛衣都是老婆用旧毛线返工手织的,袖口上的毛线颜色还不一样,他的鞋子大都是人造革的,偶尔穿穿皮鞋,鞋帮子磨损的露出了皮面。
这几年村里人时兴养狐狸,卖毛皮,老冯是本县走在最前面的。五年前,他从外地得到讯息,回来在自家后院里盖了像鸡笼子一样的狐狸窝。上下两层,中间用钢筋铁条分隔,上面是狐狸的窝,隔空拉屎尿,屎尿漏在下面,而狐狸浑身是干净的,前面是铁丝网,上层铁丝网前面设置一个小槽,盛水,放食料。每个窝里圈养一雌一雄两只狐狸,任其繁殖。隔天从城里肉食店、水产店收拾人家丢弃的鸡头、肠肚、鱼内脏等,回家用机器粉碎,配上定量的饲料,在大铁锅里熬煮,作为狐狸的佳肴美食,所以狐狸们被喂养的个个瞟肥体壮,毛色光亮,滋养了上好的毛皮。每年春季狐狸发情季节,用蒸馏水配上药物注射,刺激狐狸交配受孕,产下的幼崽,经过半年多的喂养,秋季就可以卖成品的狐狸皮了。
我第一次去他家看狐狸是2013年11月3日,好惊喜,当日文字是这样描述的:“今天才算见到了真正的白狐,细细长长的吊稍眼,尖尖巧巧的鼻孑,玲珑有致的嘴巴,细密洁白的绒毛,大气夸张的尾巴,眼角眉稍间透着机警、妩媚、温柔。一刹那间想起了人们常说的狐狸精,其实由女人中的另类衍生出的狐狸精哪比得上白狐漂亮聪明呀!!!”
近两年全国经济萧条,曾经赚钱的毛皮生意不好做了,养狐狸的人又多,订货商很少,十几万资金积压,眼看着着急出不了手,老冯急不可耐,又将自己前院南房改造为豆腐作坊,干起了做豆腐干的生意,一天做四大锅豆腐干,晒好煮香后往城里菜店发货,自己也开面包车绕附近的村子走街串巷卖,多少又谋了一条新的活路。
他永远在不停地琢磨赚钱,是个闲不住的人,愿意费心思,舍得花力气,肯试探,肯吃苦,古人说:走着总比站着强,和许多患得患失,瞻前顾后,裹步不前的农村人相比,老冯岂止是走,简直在奔跑了。
常言说:天道酬勤,付出的必得到回报。这大半生,老冯费尽了血汗,付出了辛劳,也得到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收获和满足。
听他老婆说最近他又有了新的打算,想要做粉条生意了。如果可能,好想求上帝赐他三头六臂,让他尽情施展。
但愿他,以及如他一样勤劳朴实的人们常常得到命运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