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却被江山看出行(散文)
一直以为,出行是去看风景的,直到读了一句诗“比来出看江山景,却被江山看出行”,方才恍然大悟人的浅薄。江山风景恒在,人们到底看清了多少呢?倒是江山风景,在你要准备出发的那一刻,所有的小心思,小情绪,小确幸,小纠结,便被她一览无余了。然后,在你辛苦抵达的时候,江山不迎一寸;在你索然又疲惫地离开的时候,江山不移一步;在你为行程中的那一点儿小感悟而欣喜的时候,江山不动一容,不置一词。万千浮生的面孔来来去去,江山永远在,夕阳日日红。
一
出行是纠结的。说实话,在我萌生了出行的念头之后,纠结便不期而至。最大的纠结当然是出行的辛苦:赶点儿的匆忙,乘坐交通工具时的不适,不能睡到自然醒的痛苦,都会动摇我出行的决心,消减我出行的勇气,拦截我出行的脚步。然而,一切还是抵不过出看江山景的诱惑,所以,说到底,出行是愉快的。
出行是愉快的。在我还在为穿什么衣服纠结的时候,夫君已收拾好了自己的物品,归置了一些日常用品,洗好了要带的水果。我依然在倒腾衣服。这个季节不大冷亦不大热,穿衣服最是让人头疼。加上衣柜里配跟鞋的衣服多,休闲的少且颜色单一,极让人犯“选择困难症”。没完没了地倒腾,很怕夫君厌烦,还好,人家跟没看见一样。
出行是愉快的。我忽然说:我们品尝小吃的时候,一样只要一份,可以多点一些尝尝。就个人而言,不爱“大餐”,更喜小吃。大餐豪盛易厌,小吃更细水长流一些。更何况,我原不是土豪。夏天过去,胃口又好起来。一直想控制自己的食量,一直拒绝贴秋膘,可胃还是经常处于饱胀状态,凹下去的腰部又像水囊一样鼓了起来。吃得真不多,是消化功能差。或者怪不得肠胃偷懒,是因为我的身体已不需要太多营养,于是肠胃只好总是打盹儿。事实就是这样,哪怕你的心理年龄再年轻,身体总会暴露你的生理年龄,一点儿不给面儿。
出行是愉快的。换个心情,从日常的窠臼中解脱出来,大口地吸气,深长地吐出,自然身心舒泰。至于看风景,除了“到此一游”几个字,似乎也表达不出更多的意义。但是愉悦是发自内心的。就像在山道儿的某个拐弯处和熟人迎面碰上,彼此卯足了劲儿用这山唱那山和的声音打招呼,大家心意相通,撂给大山好多串儿笑声。
二
高铁车厢。前面的座椅背上一二三四全是小广告。年轻的男孩子歪着脖子睡得香甜,玩手机的全神贯注。卖货的小车来了又去了,推销员特有的慵懒的叫卖声近了又远了。车厢有低低的说话声绵绵不绝,却是显示屏上循环往复没完没了的广告。白色的高铁从画面左边蛇一样滑过来又滑出视线,又从右边蛇一样滑过来又滑出视线。蛇肚子里的我们没有被消化掉可真是个神话。想起小王子的画,那幅所有人都认为是顶帽子的蛇吞大象的画,让小王子无比失落;想起小王子到过的一个个小小的星球,想起他的寂寞和忧伤,觉得居住在偌大星球中的我们虽然出行辛苦却能日行万里真是幸福。
头疼又反胃。不过是低头几分钟订了两张车票而已。不能在行驶的车上看书看手机,一直这样。于是抬头看窗外。一片风车入目,是到哪里了呢?山峦,风车,应该是常去扶贫的那个乡吧。换了一条路,熟悉的也陌生了,惯常的也新鲜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都知道,却总是习惯一条道儿走到底。昨晚朋友又在圈里晒亲子图,整天玩耍的小丫头玩也玩出了名堂,较之我这样总是正面教育、严肃教育却焦头烂额心力交瘁总觉得有缺憾的家长来说高明太多,始知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车子潜水一样一头钻进了山体深处,耳朵有鼓胀的不适。忽然又钻了出来,好像它也憋不住想要喘口气似的。进出了几次以后,车终于倦了似的不再调皮,驶出了豫西的山丘和土塬。车窗外的田野,或平坦舒展,或纵横沟壑。这个季节,万物萧疏,除了树木,所见都是被遗弃的残余:果树的枝叶,玉米的秸秆,甚至,裸露的田土。所有曾经给予花果养分的,无不苍老凋敝,渐被遗忘。车窗外近处的树木风一般掠过,像眉目不清的潦草的画;远处的却优雅从容岿然不动。越近越模糊,越远越分明。无论风景还是世事,皆同。
大棚几排,烟囱几座,平房一片,楼群几处,无不像画里的玩具。小,似乎可以毫不费力地提起来、搬起来。那些高楼,中药匣子一般。忽然每个匣子都空了,忽然一个个小人儿又钻进了匣子,“葛优躺”的姿势,提不起放不平。脑补的如此画面,让人生出无限的感慨来。
三
飞机上。晴空万里,白云几缕的天气,地下和天上看云大约区别不大。倒是多云的天气,机上看云是一件太赏心悦目的事情。不同的时间段让那些云看上去气象万千。至今还能想起几年前乘机去海南。傍晚时分,夕阳下的云像一团团柔密的芦苇,桔色,微微倾斜,似有微风拂过。这次,当我飞临彩云之南的天空上时,云层一团团似断又续,端凝不动,像雪山,像翻卷的海浪,又像白色的森林。然后,云层更厚了,白色里杂些乌丝,仿佛厚厚的屏障。忽然又不再锦簇,丝丝缕缕地在机窗外缭绕,而那原来看似巍峨的屏障却是形同虚设。飞机的一往无前让人很受启发:好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过是再多一点点的勇气。
四
丽江。这个城市四面环山。山随车走,摆也摆不掉。丽江的山很低,丽江的云也很低。丽江的云一团团沿山顶踱步,摆也摆不掉。那云里有一团很有气势,颇具压迫感地盘踞在某个山头。但是我扭头说了几句话,一回头,那云却不知被山抖到哪里去了。丽江的树不高大,亦不茂密;丽江的房子不高挺,也很单薄——是得益于四周屏障一般的小山吗?这环绕的山,似乎阻挡住了外来的风暴雨骤,所以,房子大可不必坚固厚重。丽江的人似乎也偏瘦小——来接机的男孩子,签合同的导游,甚至客店里中原老乡的儿子,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也没长得他父亲那般高大了。南国的秀气无处不在,且唯有亲历方能知晓。当然,这只是我片面的第一印象,凡事都有例外,这个自然。比如我们流年的文友、云南曲靖的作家山地先生,似乎就完全不输同为流年文友、高高大大的山东籍大汉、作家江凤鸣先生。
晚上去寻特色小吃,腊排骨土鸡火锅有好多家。小小的店面,小小的火锅,矮矮的桌凳,也是南国的特点。可惜腊肉的味道还是不太习惯,总觉得没有新鲜的排骨好吃。忽有所悟:也许不是味道不好,而是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口味已经定型,不再具有延展性和包容性罢了。
发愁锅里那么多腊排骨。发愁自己无法回归的胃。于是不停地往夫君碗里捡。更深刻地觉得,给亲人夹菜乐趣无穷。不再少年,也不再醉心一个人的饕餮盛宴,大快朵颐。
五
喜欢看一款娱乐节目,小小的人儿萌萌的要把人心都化了,忽然又很悲伤,因为居住小屋的破败。做父亲的说: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破旧的房子,这么荒凉的宁静,我相信这次的经历会开阔他的眼界,对他此后的人生产生某种深远的影响。那当然。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不懂得贫穷,就像穷人常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一样,富裕也会限制人的想象力。平时说到开阔,总认为是看到比自己日常更好的事物或者理论。其实,思路或眼界的打开,360度的辐射,都叫开阔,由偏而全都是开阔。
高铁、城际列车、飞机,人类再也不会有走出来的精彩。像王莽撵刘秀,从长安到南阳,除了到处都能留下古寨、马蹄印子,还有民间数不清的神话传说。小时候常听那些故事,比如南阳的伏牛山,那是大青牛救刘秀的见证,即“吃陕西,屙河南,青牛化作伏牛山”;还有内乡城外“扳倒井”,是为解刘秀口渴,而一扳即倒形成;酿河水中蛤蟆石,发现王莽追来,冬季鸣叫为刘秀报警等等,所有的传说都基于一个正统观念里的真龙天子的逃难之行,那个只能靠人走马驮的逃难之行。当然,更有我们熟知又无比景仰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史无前例的壮举永照汗青。
这一篇文字的基础,是我在高铁和机场候机的时候在手机里敲出来的。我不知道此行我会遇到怎样的“江山景”,却先有了“被江山看出行”的胆怯。这真是一次绝无仅有的体验,竟和近乡情怯如出一辙。
2018/10/28

云南的美,被你数笔尽揽其中。
真的是抒情啊,写自己所想。
出行的纠结,怕就是女的了。我出门去哪儿都不纠结,随便扯上几样,就走。当然,男的嘛,随便点啊。
可能是照片的原因吧,我也不高,就一米七,老了缩了,以后见你怕没这高度,哈哈!

你看哈,每每看到了啥东东——自然的,人为的,花大家都会哲思蹁跹,翻涌,井喷,花那洞悉万物的眼睛,敏锐秋毫的触觉,入木三分的思想,让俺是钦佩万分,五体投地呢。
呵呵。那文题,本来就是花大家在故作谦卑啊。
斯文,斯意,斯情,在小资的展腾挪移中,大开大阖,别有枢机。
这是独特的花式游记,由景而心,内化,出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