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看电影(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看电影(随笔)


作者:文远 举人,344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74发表时间:2018-11-03 09:28:42

吃过晚饭准备散步,刚出楼门洞,从旁边的小广场上传来机关枪“突突突”的声音,循声望去,原来是在放露天电影。大幕布前坐了不少邻居,我也凑一份热闹,找一个石凳坐下,正在播着《百团大战》,除了偶尔的咳嗽声和电影里的声音,就再也没有别的动静。此情此景将我拉回二十多年前那个夏天,那时我大概四五岁,某个红霞满天的傍晚,吃过饭,父母急哄哄地搬着小板凳,拉着我就往厂里跑,在办公楼前的空地停下,一个中年男人正在挂块大白布,周围坐满了人,大人聊天玩笑声、孩子嬉闹喊叫声加上树上的蝉鸣声交织在一起,热闹嘈杂甚至聒噪。幕布挂好,中年汉子打开机器,上面出现影像,电影开始了。刚刚还叽叽喳喳的操场安静下来,人们都全神贯注的盯着大幕。当时年纪小,不知道电影的名字,只记得演的是战争。电影结束已是星辰满天,大人们拿着凳子说笑着散去,我们这些小孩却意犹未尽,在附近找棍子当枪,模仿电影里的场景,分成敌我两方,玩打仗游戏,嘴里发出“啾啾”“哒哒”的声音,玩得不亦乐乎。夜深了,家长扯着嗓子喊名字,还装作没听见,直到母亲不耐烦地揪耳朵往回提溜才不情不愿结束游戏。那个夏天,露天电影又放过一两场后就再也未见中年汉子来过,也就再也没有看过。没想到今天还能重温,它勾起了我曾经看电影的种种回忆,就像闸门被打开,一发不可收拾。
   第一次到电影院,是在小学四年级。某周一早上,班主任宣布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周五下午到工人文化宫观看《离开雷锋的日子》。老师话音刚落,全班沸腾起来,欢呼雀跃,恨不能第二天就能看上电影。那个星期等啊盼啊,感觉度日如年,好不容易到了看电影的日子。全校师生按照班级排队入场,进到影院,对里面的一切充满好奇,上下两层,粗粗数下大概容得下二百多人,偌大的屏幕,左中右被两个过道隔开,折叠木椅一张挨一张。大家按顺序找到自己的位置,放下椅座坐好,安静等待,等人全部坐好,电影开场。四周鸦雀无声,演到一半,不知是谁发出啜泣声,影片结束,一片泣不成声,我也被感动哭得稀里哗啦。
   而在此之前是在家里看录像,九十年代初流行录像机,父母那时候做生意,挣了些钱也买了台。每天晚上邻居都到家里来看,只要在机子里插入录像带,就能看《英雄本色》、《赌神》还有一系列精彩的武侠片,只可惜没多久我家招了贼,录像机被偷走,父母为此心疼了好多天。录像机风行了几年就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影碟机,和录像机类似,只是插入的不再是录像带,而是光盘。父亲也跟风买了一台,《古惑仔》、《泰坦尼克号》、《唐伯虎点秋香》《最佳拍档》等等诸多经典都是在那个时候看的。当时好奇,一张圆圆的光盘放进去竟然能放出人影,那放别的能不能也出现一样的效果?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便把自己的2寸照片放到碟机里,自然不会出现,伙伴来叫我出去玩,也就忘了把照片取出来,三口人都忙,也就没动影碟机,直到过了几天小姨和小姨夫来家里做客看碟片,准备放光盘,才发现照片,问我,我说了想法,他们笑岔气,至今小姨夫想起来还拿这事调侃我。上了初三,学业紧张也就再未看过影碟机,不知不觉它也被遗弃在家里一个角落,后来被母亲嫌碍事以极便宜的价格卖给了收破烂的。
   寒窗苦读数年考上了大学,大学相对自由些,没有课的下午就跟舍友一起到附近的网吧上网,他们玩游戏,我则看电影。后来写稿子挣了些稿费,自己买了台电脑放家里,每周末回家就上网,有灵感了写文,没想法就看影片。
   大学毕业,步入职场,打拼了三年,也老大不小了。周围亲朋同事开始替我张罗介绍对象,有合适的女孩就把对方的QQ号给我,与对方联系。聊一段时间彼此感觉不错,就相约见面,头次见面约在电影院,两个陌生男女,两杯饮料、一桶爆米花,一场90分钟的电影便促成了第一次约会。影院不像过去那样大,而是分成不同包间,同时放映不同的电影,自己爱看哪部就选择哪个包间。座椅也不是过去那种木的,而是沙发式软垫,坐着舒服,扶手上的圆洞可以将饮料放入其中,一个小板子可以拉出放爆米花。一场电影下来并不觉得累。虽然,两人未能走到一起,但能共同看场优质的电影也算是美事。
   如今看电影更方便,只要用手机点开美团,选择想要看的电影、影院、座位,将钱一付,只需到电影院扫二维码换票就搞定了。看电影成了我周末休闲的一部分,只要有好影片上映,即便一个人也会去看。
   前两天,发小强子拉着我到他家,大白天拉上窗帘,神神秘秘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见他打开一个小型投影仪,投射到对面墙上的是《捉妖记2》,俩个人喝着红酒,吃着零食,舒服惬意的把整部片子看完,笔记本电脑连接投影仪,有点类似露天电影的原理。足不出户就能安逸的看场电影,甚合我意。连忙向强子询问价格,准备也买笔记本和小型投影仪,以后就在家看电影
   从露天电影到家庭投影仪,中间经历录像机、影碟机、大银屏电影的变化,看似只是看电影的工具不同,却见证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迁。七、八十年代看电影是为数不多的休闲方式,人们趋之若鹜,只关注电影是否好看,而不讲究影院设施和环境,当今,看电影只是众多娱乐项目之一,人们不仅看电影的品质,更看重影院的服务,各大影院打造舒适的观影环境来吸引消费者。如今,改革开放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开始注重精神上的追求。看电影就是其中之一。在经历过各种看电影的方式之后,再看露天电影,就像人穷的时候吃糠咽菜是日常,沾点荤腥就是改善生活。富了天天大鱼大肉,偶尔再吃糠咽菜反而成了忆苦思甜。光有好的观影工具,没有好看的影片是种遗憾。作为电影的忠实铁粉,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经典的国产电影,这需要那些有理想有想法有创意,却又不只把眼睛盯在票房上的编剧、导演、演员的共同努力,但愿他们能够通过银屏给我等电影发烧友带来视觉盛宴。

共 23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随着岁月的更迭和改革开放,曾经的露天电影已经走进了室内,而且正以日新月异的改变一次次刷新着电影的面貌,从露天电影到家庭投影仪,中间经历录像机、影碟机、大银屏电影的变化,看似只是看电影的工具不同,却见证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迁。说到电影的变化还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过去人们的追求注重在电影的好看与否,而现在则更讲究电影的品质和服务以及精神层面上的追求。文章行文朴实,语句流畅。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8-11-03 09:30:28
  一篇能够引起读者心灵共鸣的随笔,读着,不由人也想起了自己看电影的过往。
2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11-05 09:53:13
  通过看电影来反映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语言朴实,好文。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