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巍巍乾陵大唐梦(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巍巍乾陵大唐梦(散文)


作者:齐鲁田 白丁,7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66发表时间:2018-11-03 20:32:48
摘要:乾陵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直接体现,是各民族大团结和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见证,是一座中华文化的历史丰碑。

作为一名历史文化的爱好者,我一直对神秘的乾陵怀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因公司业务需要,应陕西科技大学宁铎教授之约,在九月初的一天,我们一行四人到咸阳校区实地考察。公务之余,主人力邀我们到乾陵一游,我们欣然一同前往。
   谈及乾陵的整体设计,导游娓娓而谈。乾陵地处咸阳市乾县城北大约6公里的梁山之上,共有三座山峰组成,主峰在最北面,海拔最高,为1047.9米,南面两峰分居于司马道两侧,东西对峙,对称分布,好似少妇的一对双乳,故合称为“双乳峰”,东侧山峰名为“东乳峰”,西侧山峰名为“西乳峰”。三座山峰,如从空中鸟瞰,恰如一位少妇头朝北斗,仰面朝天,主峰为头部,南面较低两峰为双乳峰。
   导游介绍道,唐高宗李治病逝之后,皇后武则天决定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吉地为高宗建筑陵寝,为此选派两位名扬天下的风水大师,一位是袁天罡,另一位是李淳风。袁天罡接旨后遍寻都城长安周边,都没找到一块中意之处。后来来到咸阳乾县,半夜子时出来观看天象,只见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恰好与北斗相交。袁天罡认定是块宝地,于是急忙奔上山峦,找准方位,但一时找不到东西作记号,就从身上摸出一枚铜钱,放在选定的穴位之上,然后盖上浮土,下山回朝复命去了。另一个风水师李淳风接旨后,沿渭水两岸寻找宝地。在一天正午,艳阳高照之时,他眺望秦川大地,渺茫中看到突兀出一座奇怪的石山,从南向北看,好像一位少妇裸睡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少妇五官齐全,一对乳房坚挺对称。更让他神奇的是:这少妇双腿稍稍分开,中间还有一溪清泉终日流淌不息。李淳风大为吃惊,认定此处必为风水宝地,急忙上山,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摆八卦,拔出发针,插在所认定的穴位中心,然后下山复命去了。武则天听到二人奏报,大为惊叹,为慎重起见,派人再去复查。大臣来到梁山后,发现原来李淳风的那根发针恰巧扎在袁天罡那枚铜钱的钱眼里。武则天下令立即开工,乾陵修好之后,在此安葬了唐高宗。根据武则天遗言,还政于大唐的一代女皇归天之后,被其子唐中宗李显葬于乾陵,在乾陵地宫之中与丈夫李治团圆。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应合了阴阳二仪、天地相配的自然规律。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
   关于乾陵的神秘传说,更加激起了我们游览的浓厚兴趣。进入景区大门,我们沿司马道向北一路前行。首先观瞻闻名于世的无字碑,该碑位于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碑的两侧有升龙图,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长2.14米,宽0.66米。其马屈蹄俯首,雄狮则昂首怒目。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为历代群碑之冠。宋金以后,开始有游人题字于碑,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再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渐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或许这正符合了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
   述圣纪碑位于司马道西侧,与无字碑相对称,是武则天亲撰、其子唐中宗李显手书,为唐高宗李治歌功颂德的功德碑。述圣纪碑记述高宗文治武功,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不树碑,墓内也不放墓志铭,乾陵突破了这一惯例,因此述圣纪碑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述圣纪碑为方形,碑顶为庑殿式建筑,檐角刻有4个护法力士。檐雕斗拱,中间为五节碑身,由五块完整的青石榫卯相接而成。下为碑座,亦用榫卯相接。碑座刻有獬豸和海石榴纹。全碑由顶、身、座七部分构成,碑首象征太阳,碑座象征月亮,中间五节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个部分所组成,所以述圣纪碑又有“七节碑”之称。七节取“七曜”之意,故立七节碑,寓意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一样普照天下,光照千秋。述圣纪碑全文镌刻在碑的正阳面,碑身五节除第一块和四块无字外,其余三块的正面及东西两侧均刻有字。碑文为骈体,共计46行,5600余字,皆楷书。由于千年风雨侵蚀,加之人为破坏,现仅存文字1600余字。据资料记载碑文刻好后,每个字的凹槽处都填有金屑,远远望去金光闪闪的,故又称“金子碑”。
   在观瞻无字碑和述圣纪碑之后,我们继续北行,参观乾陵的又一重要景观——石人群像。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是当时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王子、使节,唐高宗入葬时前往参加葬礼。武则天为炫扬大唐威势,将他们雕像立于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国别、官职和姓名,今字迹可辨认者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期,很多西域少数民族和前来经商的阿拉伯人来到长安定居,甚至在朝中为官,很多人官衔相当于今天的部长级和司局级。由此我们不难推测,大唐之所以如此兴盛,与其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不无关系。一代女皇武则天当政时期,在人才任用方面就能做到不拘一格,广聚天下英才。
   这些石像大小和真人同等比例,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宾王像”,也称“六十一番臣像”,这些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也有翻领紫袖,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这些石像现在都没有脑袋,据专家们推断,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1月23日,附近的华县发生了大地震,由此造成大多数石像头部断裂,还有一部分毁于明末清初的战争中。
   在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石像前,我不禁浮想联翩,脑海里不时浮现出盛唐时期和谐兴盛的局面。
   为体验乾陵的宏伟气度,一览乾陵全貌,在宁教授的建议下,我们又换乘骏马,策马登山,一路颠破,从西边侧道登上梁山主峰。放眼望去,整个景区尽收眼底,山上绿树成荫,天空高远深邃,远处云雾茫茫。下马之后,我们在此小憩,一边欣赏乾陵美景,一边聆听导游的有趣讲解。
   据史料记载,乾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陵墓融建筑与雕刻艺术为一体,继承唐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因山为陵”葬制,陵墓建筑有序分布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梁山之上,整个陵园仿都城长安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设置四门,东西南北四门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命名。根据考古勘查资料,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南北墙长为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为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由此想象,当年乾陵的恢弘气度,是何等宏大辉煌。
   关于乾陵主人武则天的千秋功过,历来褒贬不一,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的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在我看来还是比较客观的,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在位时能够选贤任能,打击保守的门阀贵族,促进经济发展,稳定边疆局势,推动文化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自身的思想意识和历史的局限性,她信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除此之外,她重用酷吏,排斥异己,为了权利之争不择手段,私生活混乱,历来饱受争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武则天遗言给自己立无字碑,将千秋功过留于后人评说,说明她对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作为一代女皇,能够做到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在一个男权社会里能够出现一位女皇帝,她在中国历史上的横空出世,在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时代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奇迹。
   巍巍梁山,千年帝陵,以山喻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交相辉映,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在亦真亦幻中,仿佛有一种梦回盛唐的感觉,感叹大唐强盛的国力,一代女皇的文治武功。乾陵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直接体现,是各民族大团结和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见证,是一座中华文化的历史丰碑!

共 32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一篇介绍乾陵的游记,作者本着纪实的态度,详细查阅资料,带我们揭开了乾陵的神秘面纱。乾陵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则天和她丈夫合葬的陵墓。在所有帝王的陵墓中,陕西众多的陵墓可以说是最吸引人的,除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乾陵也是最有特色的一座。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我们女皇选陵址的经过,又以说明文的准确、精细语言介绍陵园内的特点,无字碑和述圣紀碑是其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两处景点。参观石人群像令作者浮想连翩,谈古论今,既介绍女皇伟大的政绩,又说明她的缺点和局限性。客观公正的评价,给今人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结尾高度赞扬乾陵,它是大唐盛世的见证,一座中华文化的历史丰碑。【编辑:莫道不消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1-03 20:37:46
  感谢作者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乾陵,让没见过的人一饱眼福,增长见识。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1-03 20:39:51
  内容详实,客观公正,数字多体现了严谨、周密的科学态度。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3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1-03 20:44:06
  内容详实,客观公正,数字多体现了严谨、周密的科学态度。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4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8-11-03 20:44:38
  去陕西,还没有去过一座陵墓,以后要拜谒一下。盛世大唐一定永存!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5 楼        文友:齐鲁田        2018-11-03 21:25:20
  谢谢编辑!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8-11-13 09:40:07
  乾陵,对今人而言是一段凝固的历史,讲述着一个传奇女子的故事,故事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踏着今人修的石台阶拾级而上,环视整个乾陵恢宏壮丽,石刻群宏大,深深感受到历史厚重的沉积,惊叹于雕刻艺术的精湛。这篇游记散文,开篇对乾陵做了概述,然后讲述了乾陵的神秘传说,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以流畅的文字有重点有选择的描写无字碑、述圣纪碑、石人群像,再现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文章历史与传说并举,写景与抒情相融,叙述中注入深情,抒发了作者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