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誓争胜利慰英灵(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誓争胜利慰英灵(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410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50发表时间:2018-11-06 20:00:47


  
   这个题目,是选自当年中共中央追悼“四八”烈士时挽联上的一句话。我觉得用它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最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和对烈士们的深深哀思。
   何为“四八”烈士,就是1946年4月8日,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等乘坐美式运输机由重庆飞返延安。因云雾蔽目,迷失方向,飞机误撞山西兴县黑茶山,包括4名美军机组人员在内的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今年6月的一个周末,我在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后,专门去了趟“四八”烈士陵园。
   “四·八”烈士陵园位于延安市区北七公里处的李家渠镇。我从市内乘1路公共汽车至兰家坪,又步行了半小时后即到。
   虽然时令已进入了夏天,可6月的延安一点没有炎热的感觉,依然是春光明媚,凉风习习,早该凋谢的鲜花在这里却依然艳丽地绽放着。
   时令在这里整整晚了近一个月。
   但这并不影响我参观“四·八”烈士陵园的心情,相反的,更有一种清明扫墓、寄托哀思的感觉。
   当我走到“四·八”烈士陵园的入口处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整个陵园背枕青山,松柏环绕,面对延河,庄严肃穆。一座宏伟壮观的汉白玉纪念塔高耸在墓园中间。旁边的介绍显示:这座纪念塔高19.46米,寓意1946年;塔身后部呈4层阶梯式,塔下有8级台阶,象征4月8日。塔尖上有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镰刀斧头图案,金光闪烁。塔顶最高一层四面嵌着四颗镏金五角星,代表中国人民的事业。塔身正面嵌着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镏金大字。正面塔座上雕砌着一只汉白玉花环。塔座右侧勒记“四·八烈士遇难碑记”。
   在纪念塔的后面背靠山的最高处,便是一个个烈士的墓台,共分三层。王若飞烈士的墓台居陵园中轴线的最顶端,处于陵园的核心地位。然后依次为“四·八”遇难烈士,如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李少华、叶杨眉、李秀文等。
   这些遇难的烈士们,他们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征程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有着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王若飞,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曾赴法国勤工俭学,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了一名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回国后,开始了他一个职业革命家火热而动荡的战斗生涯,在斗争中不断把自己锤炼得更加坚强和成熟,曾先后担任过我们党的高级领导,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重庆同国民党、各民主党派代表谈判协商中,表现出来的坚持党的原则立场与灵活的妥协、让步,以及和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精神,受到多方的赞扬;
   博古,原名秦邦宪,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卓越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领导创办了《解放日报》。翻译过大量的马列著作,对全党普及和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叶挺,一个天生的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他带领的独立团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总指挥和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又出任新四军军长;
   邓发,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前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曾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兼政治保卫局局长、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政治局候补委员;
   黄齐生,王若飞的舅舅,贵州老教育家,一生不为发财,不做官,从事教育事业,参加社会活动。与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交情深厚,一生为革命奔走,直至遇难;
   ……
   这一个个遇难的烈士,他们的事迹,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他们的不幸遇难,又随着讲解员凝重的表情,感染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我们没有一个人大声说话,深怕任何一点的吵杂都会惊扰烈士们的静静安息。我们只有认真地听着,默默地记着,久久地回味,深深地哀思。
   走出烈士墓碑的时候,我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我在想,假如没有那次遇难,那中国革命事业的情景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盛况。革命队伍更加壮大,革命事业蓬勃发展。
   然而,历史不能假设。
   烈士们的遇难,虽然让中共中央及延安各界组成了最高规格的治丧委员会,让延安各界三万余人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但中国革命事业的车轮没有停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他们未做完的事,走他们未走完的路。正如中共中央在悼念他们的挽联中写的那样:“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哀砥柱;党中留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苦,化成力量,一心一德,誓争胜利慰英灵”;也正如毛泽东为他们所题的词那样:“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也许正是基于这一原因,70多年来,“四八”烈士陵园也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著名的烈士纪念地。每年清明节和烈士祭日都有四面八方的人士前来吊唁。
   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地点,更成为延安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红色教育后代的专门阵地。
   此刻的天空,忽然飘来了几朵云彩,遮挡了阳光地照射,默默地衬托成烈士纪念碑的背景,像是在哀悼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们。但那穿云而出的光线和那些像度了一层金边的云彩,却有着无法超越的壮烈与震撼,就像先烈们朴实短暂的一生,和那辉煌的历史功勋。
   迎着这一束束金灿灿的光线,我大踏步地走出了“四·八”烈士陵园,走上了一条宽广的大道。
  
   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一日

共 21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四八”烈士,就是1946年4月8日,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等乘坐美式运输机由重庆飞返延安。因云雾蔽目,迷失方向,飞机误撞山西兴县黑茶山,包括4名美军机组人员在内的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这是作者在参观四.八烈士陵园的时候才知道了四八烈士遇难的经过和他们的名字,在悲痛之余更加怀念他们,思念他们。全篇文字朴实无华,叙事清晰,先烈故事,光耀千秋!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18-11-06 20:02:24
  全篇文字朴实无华,叙事清晰,先烈故事,光耀千秋!为你的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2 楼        文友:陆屿璠        2018-11-06 20:57:30
  先烈们踏过的荆棘留下来事迹值得我们这些后人膜拜。品读好文,了解了先烈们的事迹,知道了他们的名字。向先烈们致敬,也为你点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