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何谓皇庄(随笔) ——金瓶梅里的经济学
西门庆与很多太监有交往,最密切的是薛公公和刘公公。
本来西门庆不认识这两位太监,就在西门庆做了山东提刑所理刑副千户后,薛公公、刘公公登门拜访了,可见两位公公很会交际。
太监本来应该在皇宫里服侍皇上,怎么来了清河县?原来是皇上派来管理皇庄、皇木和砖瓦的。在太监眼里的,商人算什么,坑蒙拐骗赚钱的勾当,有什么了不起。如今西门庆当了理刑官,而且是蔡太师的门生,有来头。两位太监刮目相看,于是乘西门庆升官得子之际,送礼祝贺来了。
皇庄是明代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皇木是为皇上建筑宫殿购买管理的木材。
太监来清河管理农活和建材,本无实权,因为是给皇上干活的,便可以狐假虎威,当地文武官员都高看三分。
第三十一回,西门庆宴客场景最能说明问题:说话间,忽报刘公公、薛公公来了。慌得西门庆穿上衣,仪门迎接。二位内相坐四人轿,穿过肩蟒,缨抢排队,喝道而至。西门庆先让至大厅上,拜见叙礼,然后品茶。落后周守备、荆都监、夏提刑等武官,都是锦绣服,藤棍大扇,军牢喝道,须臾都到了门口,黑压压的许多伺候,里面鼓乐喧天,笙箫迭奏。西门庆迎入,与刘、薛内相相见。
西门庆把盏让座次,刘、薛二内相再三让逊:“还有列位大人!”周守备道:“二位老太监齿德俱尊。常言三岁内官,居于王公之上,这个自然首座,何消泛讲。”彼此逊让了一回。薛内相道:“刘哥,既然是列位不首,难为东家,咱坐了罢。”
于是刘内相居左,薛内相居右坐下,其次者才是周守备、荆都监等众人。
一个管造砖瓦、皇木和一个看管皇庄的内相,宴会上座次竟在地方军政长官之上,声势如此显赫,只因为是皇帝身边的人。
两个太监虽然同是管理皇庄的,但兴趣不同,一个好色,一个贪财。
薛公公好色。
李桂姐曾经向吴月娘诉苦,刘公公还好,那薛公公惯玩,把人掐拧得魂也没了。吴月娘安慰道:“左右是个內官家,能干什么,随他摆弄一会子就是了。”李桂姐道:“娘说的轻松,可是他弄得人心慌缭乱。”
刘公公贪财。
第三十四回,西门庆与应伯爵吃鲥鱼喝小酒,得意地说:“老太监的兄弟刘百户,因在河下管芦苇场,赚了几两银子,新买了一所庄子在五里店,拿皇木盖房,近日被我衙门查办。开始,夏提刑要索取100两银子,还要上报省院。刘太监慌了,亲自拿100两银子到我这里,再三央及,把事消了。不瞒你说,我虽然是做小生意的,但也过得去,哪里稀罕他这钱!况且刘太监平时与我相交,时常受他些礼,今日因这些事情,就能薄了他面皮?我丝毫没有受他的银子,只叫他将房屋连夜拆了。到衙门里,只打了他家人刘三二十,就发落开了。事毕,刘太监感恩不过,宰了一头猪,一坛自造荷花酒,两包糟鲥鱼,重四十斤,又两匹妆花织金缎子,亲自来谢,彼此有光,见个情分。”
西门庆一席话,揭露太监的贪财,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同时又炫耀他的权威和办事灵活,既落了人情,又得了钱财。
刘太监有多少家产,书里没有详细描叙,但描写了他的一个花园是如此华丽。
第五十四回,应伯爵和常峙节邀请西门庆游园。应伯爵对西门庆说:“哥不知道,出城20里,有个内相花园,极是华丽,且又幽静,两三天也玩不完。我们早去,玩一日,可好。”
于是西门庆、应伯爵、常峙节带上两个歌童和妓女金钏儿来到花园。果然不一般,千树浓荫,一弯流水。粉墙藏不谢之花,华屋掩常春之景。武陵桃放,渔人何处识迷津?庾岭梅开,端的是天上蓬莱,人间阆苑。
一个为皇帝负责烧砖瓦和购置木材的太监,竟然有这样的花园,可见财富之巨。
明朝初期,社会生产力比以前有所发展,皇帝、王公、大臣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亲王、勋贵之家不仅有赐田和赐佃,而且凭借权势扩展自己的土地。
第一座皇庄是明成祖朱棣在北京的黄垈建立的。
明代不仅有皇庄,皇太后及皇太子也有庄田。皇帝的庄田由皇帝委派太监经营,其收入直接由宫廷支配。皇太后的庄田又名官庄,明代史籍大多称仁寿、清宁、未央三官庄田。皇太子庄田称东官庄田。
明朝中期,土地兼并更加严重。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在北京附近的皇庄只有五座,占地12800余顷,到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增加7座,不久又增加24座,占地共37595顷。管理皇庄的太监打着皇家的招牌,恣意盘剥榨取,佃户受到沉重剥削。
明朝的亲王也广占庄田。宪宗成化时,赐德王张池达4000余顷。孝宗弘治时,赐周王南睢州地5000余顷,又先后赐给徽、兴、歧、衡四王田至7000余顷。而储王占田数额远过于此。
明朝勋戚和宦官占地之风也很猖獗。弘治二年,顺天府有宦官勋戚庄田332座,占地33000余顷。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共占地290900余顷。其中宦官汪直占田竟达21000余顷。弘治时,皇亲张延龄一次请乞16705顷。正德时,庆阳伯夏臣一次受投献地有13800余顷。
高官占地也十分惊人。嘉靖时,严嵩父子在家乡占田,囊括袁州一府四县土地数额的十分之七,同时还广置良田美宅于南京、扬州。徐阶父子在松江占田24万亩,奴役佃户达万人。
明末,神宗时,皇室的庄田达21000多顷。没有想到弟弟比皇哥还要贪,潞王朱翊镠在湖广等地占田40000顷。老子英雄儿好汉。神宗儿子朱常洵在山东、河南、湖广占田20000顷。上行下效,地主官绅也争相置产,比王庄、皇庄尤剧。在土地肥沃的苏、松、杭、嘉、湖五府地区,“有田者十一,为人佃作者十九”。在拥有水利灌溉条件的成都平原,70%的土地是王公占有。大量农民沦落为佃户、雇工和奴仆,甚至流亡。
明代内廷大兴土木,派官往各处采建材,嘉靖、万历两朝更甚,害民极深。
第六十五回,朝廷营建艮岳(皇家园林),令太尉朱勔到江南采购花石纲,运到淮上,钦差六黄太尉迎接。因山东道缺水,起八郡民夫牵挽,官吏倒悬,民不聊生。钦差出行沿途迎来送往,州县苦不堪言。迎接送往费用无不出于州县,州县必取之于民,百姓怨声载道。
六黄太尉到了山东,山东全部官员出动迎接,在西门庆家设宴。西门庆小妾李瓶儿刚死还没有断七,本想推辞。工部主事黄老爹告诉厉害关系,拒绝将会得罪山东全省官员,只好勉强为之。
那天接待少说也有上千人进出,应伯爵奉承说,哥就是陪了几个银子,咱在山东一省也响出名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使这样,皇帝还嫌不够,他还要直接拥有田地——皇庄。有什么样皇帝,就会有什么的大臣。
明朝土地兼并之风如此愈演愈烈,他离灭亡还远吗?有道是,吞的越多,吐的越快。当年在驿站搞接待工作的李自成,因驿站撤销丢了工作,既没有土地,又没有工作,只有造反了。农民没有土地,没有农活,也没有了粮食,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造反。于是在李自成的带领下,一呼百应,正如当年朱元璋造反一样。历史就是这样轮回的,都是皇帝自己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