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别怕(散文)
年少是什么呢?是李白“对影成三人”的豪迈吗?还是宝黛之间“这位妹妹我曾见过的”遇见呢?亦或是张爱玲的白玫瑰和红玫瑰的选择?
我们,到底是怎样长大的呢?
那样的多少年,相遇和分别多的眼花缭乱。
六岁那年,你从幼稚园升学,第一次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学校。那时候的你还不懂得何为想念,你不会去怀念以前的同学,你只知道你在面前这座楼里,会有新朋友,有新的老师,新的桌子,新的梦。
这样幼小的年纪,一件新衣服就能高兴很久的年纪,你满足。然则,你并不知道满足是什么。
十二岁那年,你在小学的毕业典礼上,哭成了泪人。你第一次隐隐约约感觉到,离别这种事情,带给人的伤悲。可你知道你会做什么,你会按部就班地升上初中。就算再不舍此时的朋友,你还是有些期待的。
这样单纯的年纪,并没有多少事可以让你担心的年纪,你懵懂。然则,你并不用独立去思考未来。
十五岁,你已踏入叛逆期。你开始喜欢武侠小说,你欣赏书中的快意江湖,万丈豪情。你开始渴望,渴望拥有自我,渴望活出个性,渴望自由与激情。那个时候的你相信所谓的鸡汤,你渴望逃离这种被安排好的生活。你渴望梦想,渴望成功。当然,你没成功过。
你恨,巨大的恨。那恨像硫酸,滋滋地,吞噬了所有易燃和不易燃的生命体。像蚁群一样庞大又无法消灭的存在,从每一条血液的道路里直达心房,将一颗本鲜红的心脏,生生漆了一层颜色。
像干燥的绿豆糕塞满整个口腔,像滚烫的馄炖没来得及吹一下就堵在了咽喉。
可你无能为力。然后就只能吚吚哑哑,满脸通红,含着眼泪感觉着那种滚烫的热灼烧自己。
逃不过毕业的,更逃不过分离。
最不一样的,是大家开始分化。最开始,你感觉不到生命中某些人与你渐行渐远渐无书的距离,直到身处高中后,清清楚楚感觉到每个同学之间的差距。
青春期独有的心思使你下意识感慨,然后在日记本上记下这仿佛特殊的一天。
高一,你的叛逆还没消逝。自然,你叛逆,但你青春的荷尔蒙使你注意一些别的东西。比如异性,比如,你开始思考,什么是爱。
你开始读情诗,买个漂亮的小本子,写着少女独有的敏感和诗。
你写着“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你写着“世界情动,不过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当啷响;世界情劫,不过三九黑瓦黄连鲜,糖心落地苦作言。”
你懂那些诗吗?不一定,但你向往,你向往纯粹简单的爱。譬如你爱他,大家都知道的,独独你以为这只是你一个人心底最深的秘密。
后来,你晓得了高考的意义,你开始努力,你开始想着,走远一点吧,再走远一点吧!
高中毕业了,你和你许多走上不同路的曾经的好友无形中被画了一条分界线,你们被社会分为了三六九等。而你,你终于如愿以偿,你走的很远,很远。你开心地近似雀跃,你觉得,你是赢了。
这种兴奋持续到你大学开学后,你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外面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欣怡。日子悠悠过去,你开始后悔,为什么要离家那么远呀,你开始清清楚楚懂得了分离的滋味。
你真正独自一人了,你开始洞悉何为成长。
你开始体会到,什么叫——孤独。
成长这两个字,孤独得连偏旁都没有。
你迷茫,你措手不及地看到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一个人的时候,你闭上眼睛,与自己相见,你问自己,怎么办?
你开始从书里,寻找答案。
你看相思,你看想念,你看远方,你看很久很久以前的孤独。
你读海子的孤独,像很久很久以前,火星照耀十三个州府。
你读仓央嘉措的爱恋,你感叹他的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艰难。
你读周国平的无用之诗,盼着像他一样成为活成无用的有滋有味之人。
你读各种各样的书,你开始有自己想去的远方,你心中蕴藏惊雷,面上平如静湖。
生活中那些细碎的时光,熬成汤,吹掉表层那口滚烫的气,便成了温婉的,两鬓微雪的发梢,和缓缓递进的岁月。
你开始懂得,长久,是非,善恶,生死,一件都执着不了。你开始成为一个温柔的人,温柔而强大的人。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你变成最好的自己了,你开始渴望一个清澈的爱人,你读相思,也开始写相思了。也失望过,甘之如饴更多。那是你最芳华,最情怀深重,最值得思量,最深情的年纪。
无可说,你也遇见过进退两难,没有别的出路,撑下去的。你开始明白最是人间留不住,却也释怀十二月里冷风冰霜。
后来的你有个漂亮的阳台,种着你心爱的雏菊,你张开双翼,你享受生活,及时行乐。你接受了这个,并不完美却唯一的自己。
你看,你长大了。
那么你,是怎样长大的呢?
人一辈子都在寻找自我,唯有见高山,见清溪,见万河归海,见无边星辰,才得以窥见众生,才能得见自我。遍历山河,发叹人间值得。
生命萌生的种种邂逅,种种久违的——感动。
“万古英雄曾拔剑,铁笛高吹龙夜吟;
千载胭脂绯色泪,刺得龙血画眉红。”
此均不见。
相信生活吧,深深热爱它,你会长大的。至少,你不再害怕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