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红苕连结乡愁地(散文·家园)
近日出差十堰,住一家中档酒店。酒店早间自助餐的台面上总是摆有红苕。我发现宾客们,无论是男是女,在选择食品时,都会选一两个红苕放入自己的餐盘。这个昔日在老家并不受大家待见的寻常之物,如今居然摆在了这大雅之堂,而且还有这么多人喜欢,让我很是意外。
在很多人看来,红苕很卑微,外观长得又粗陋,是笨傻的别称。我的家乡人常常把那些大脑有些问题的人一律称之为“苕”,就是人们常说的“傻子”。但对于我来说,它却永远是我的乡思,在我的天地里吐露新芽。这个原产南美洲的物种,曾经是我们鄂东团风县溢流河老家的传统主粮,也是老家人的救命粮。可以说,我们都是吃着红苕长大的。现如今五十岁以上的家乡人对它都有深刻的记忆,让人百味杂陈、难以忘怀。
让我印象深刻而引起思乡情绪的,往往就是因为烤红苕的香气。有一次下班,走在武汉武昌的街头,一阵烤红苕的香味飘来,瞬间勾起我对红苕的记忆,那是小时候我家土灶柴火烧出来的红苕香味,这种充满烤红苕的香气,让人心醉,让人心甜,我忍不住停下脚步,掏出钱来,买来两个,一解馋涎。还有一次出差西安,忽然被西北风吹来的清新烤红苕香味吸引,真的惊喜到我了。这里也有红苕啊!也是秋天的日子!突然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那年我在广州军区部队服役,连续七年没有回家过春节的我,好久没有吃到家乡的红苕了,真是太想了。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红苕果子吃。我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谈及此事,母亲最懂我的心思,赶紧将做好的红苕果,给我邮寄到了部队。
小时候,每到秋高气爽时,我会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瞄着那些红苕叶子长得最茂盛的地里刨挖,然后满足的把红苕装进菀蔸,到水塘洗干净,拿回家或蒸、或烧、或烤,阵阵清香顿时扑鼻而来。而当红苕吃多了的时候,就很令人讨厌了。可那时家家大米都不够吃,每顿饭中都要加红苕。有的时候从早餐到晚餐,天天吃红苕,吃得肚发胀、胃反酸、嘴发苦,常常让人想倒胃口。红苕很难吃,但肚子饿急了,又不得不吃。记得有一次我过生日,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吃什么呢?”母亲一脸的愁容。家中当时真的没有什么好吃的,母亲的那一句问话,显然是她的确没有什么好办法,是一种很无奈的自言自语。而少不更事的我,竟然把母亲的询问当成了“征求”我的意见。我说:“姆,我就想吃一碗没有红苕的白米饭,一点红苕也不要。”可是家里当时已经没有一粒白米了,只有为数不多的红苕。看着年少的我提出这样的要求,母亲觉得并不过分,就拿一只小碗,走向湾里,挨家挨户地借。大概跑了五六家的样子,才借来一小碗米。回到家中,母亲细心地将米洗好,下到锅里,先大火后文火,大约半个小时,米熟饭香。那是我很久没有吃到的一碗纯正的香米饭,至今仍有回味。
为了改变红苕的口味,家乡的人们曾想着法子把生红苕做成各种各样好看又好吃的食品,或切片晒干成苕果,或磨成浆做成苕粉丝,或磨成面做成苕面条,或将其制作成条状和片状苕果晾干储存,以备作零食吃。红苕能做出很多花样。红苕蒸熟,切片就成了红苕片;将红苕打碎渗入面粉可制作成红苕条;如果加入芝麻就可以制作成红苕果。我的母亲特别善长做这一类的红苕小食品。她在做红苕果时,颇多讲究。一般是取霜降以后的红苕,这个时节的红苕被秋风刮了几阵后,特别甜润、爽口。红苕拿回家后,她会去蒂、洗净,然后用锅烧煮,文火慢煨,焖烧至透,待苕凉后,放入簸箕,放上苫板,将熟透的红苕,切成方方正正的片片,整整齐齐。经太阳一晒,清脆甜润,滋味本真而地道,素淡中透着乡情,土俗中蕴含乡愁,很有嚼劲,令人回味无穷。我至今仍然觉得,由红苕衍生出来的诸多食品中,红苕果是最为可口。
母亲是一个非常做家的人,象花生、苕果、糯米果这类的小食往往要收藏起来,留着过节,或用于待客。为了防止我们偷吃,她动了很多的心思,有时放在房子的楼板之上,有时放在低柜子里,上面压着装衣服的木箱子。我们力气小,难以搬动。但这些小食对我们的诱惑确实是大。下午放学后,趁在生产队做农活的母亲还没有下工的时候,我就疯疯癫癫飞一般地早早跑回家,书包也来不及放下,就搬一张四方板凳放在低柜旁边,然后我就将沉沉的箱子一点点向板凳上平移,待箱子移开之后,我就打开低柜,取出苕果,好吃一顿。我就这样天天偷吃,红苕果天天减少,母亲好像没有发觉,白天照样出工,晚上家务忙个不停。我暗自庆幸自己“偷窃”与伪装手段的高明,胆子也越来越大,直到装满苕果的泥坛减少一半我才不敢再往下偷了,生怕偷吃多了会被母亲发现挨骂。母亲好象也一直没有发现。一次,大姐在与母亲谈论苕果减少这件事时,恰好被我听见。母亲说:一整坛子的苕果,只剩下一半,我么会不知情呢!他正在长身体,家里也没有好吃的东西,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让他解解馋!原来如此!我很渐愧,双眼立时湿润了。
红苕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苦难的回味,更是给了我们营养,是一种天然滋补食品。它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糖、磷、钙、钾、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据科学家分析,其蛋白质的含量超过大米的7倍,胡萝卜素的含量是胡萝卜的3.5倍。这些物质,对促进人的脑细胞和分泌激素的活性,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延缓智力衰退和机体衰老起着重要作用。日本卫生部已将其列为食疗的重要食品。难怪如今的大小餐馆、高档酒楼,都有红苕的身影。
红苕除了能填饱我们的肚子,帮我们度过饥荒,供给我们营养,也有幸福的记忆,那就是能让我们当作玩具。红苕收获的季节,我们会收藏一些个子比较大的红苕当作制作玩具的材料。上学的时候,我们会偷偷地将红苕放在书包中,走在上学的路上,或放学回家的途中,我们三人一起,两人一伙,拿出削铅笔的小刀,将红苕去皮,然后对红苕进进精加工。我们凭着自己幼稚的想像,将红苕雕刻成水桶、水瓢、小碗,有的雕刻成大炮、手枪、手榴弹,还有的雕刻成小鸟、小鸡、小鸭、小猪等等。凡是能想的、能做的、能雕刻的,都会想办法雕刻而成。我们有时候还会将各人雕刻的红苕玩具摆在草地,让每个小伙伴进行投票评判。谁雕刻的像,谁雕刻的美。如果所雕刻的玩具被大家公认的好,就有一份得意,一份自信,非常开心,感觉那一天的太阳也格外明媚。记得我雕刻的一把手枪曾被大家评为“最美手枪”,我保存了很长时间,直到红苕变黑、长毛、腐烂,才依依不舍地丢弃。写到这里,突然很想童年一起玩雕刻红苕玩具的小伙伴。可事隔几十年,大家早就各奔西东,为各自的家庭、生计劳碌,再也难以相聚一起了。想到这里不仅有丝丝伤感。人要是长不大该是多么好啊。
如今看来,小时虽然很讨厌红苕,但那时候所吃进去的红苕,给了我们一个健康的体魄。既有苦涩的记忆,也有幸福的回味。随着时间的流逝,红苕那芳香、甜润、粉嫩的味道常常让我怀想,那种思绪就像是青色的红苕滕一样,将我的心连结着那乡愁的土地。

另外,据说红薯有防癌作用。这是现在城里人喜欢吃的原因。(^_^)
感谢老师赐稿八一,请继续在八一展示您的才华!(^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