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净化心灵的警示(随笔) ——参观监狱有感
2018年11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参观活动。此行有局机关各科室的领导及市人社局二级单位工作人员共90余人。
早8点半,我们在单位门前集合,到8点40多人齐的时候,两辆大巴车满载“乘客”缓缓朝通辽市监狱方向开去。从开发区到市区,再到通辽市东郊,历经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车还没停稳,透过车玻璃就能远远地看见灰色的高墙门上写着“通辽监狱”几个大字。下车前,工作人员叮嘱,不许带手机、钱包等物品,我们相对而视,最终决定听从指挥,把手机、钱包等都放在了座位上。
几经安检,我们排着长队,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带着一种沉重的心情走进通辽监狱。通过监狱A门、B门、C门,我们参观了服刑人员就餐的监狱食堂,当排队走进一个宽广明亮的大厅,在左侧透过明亮的窗户,能看到服刑人员穿着囚服,面朝里,一个个背对着我们整齐地站着,看到这儿,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面对着来参观的人员,他们不可以回头看,更不可以交流。监狱厨房间的锅里炖了大骨头,锅具等都整齐地摆放着。随行的狱警及讲解员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服刑人员在监狱里的生活,他们边走边向大家讲解着服刑人员的吃饭条件和有关事项……大厅的桌子上,特意为参观人员准备了饼干、蛋糕。我跟随参观人员走过去,拿起一块饼干,掰了一小块放到嘴里品尝,那味道、那口感跟在外面糕点店里买的桃酥无异,边走我边想:他们也曾有着美好的人生,像他们至少都有着专业的烘焙技术,在社会上凭这样的条件也能过得不错,是什么让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呢……之后,我们又依次参观了服刑人员劳动改造场所,服刑人员的住处等地。
当参观服刑人员工作场所时,他们正在流水线上专心地制作着灯泡,看见有人走过来,有的人抬起头,用那种近乎于呆滞但无法描述的眼神看着从面前走过的人,我细细地打量着那些人,当感觉到与其中的一个眼神快要直视的时候,我下意识地转移目光看向了别处。他们整个工作场所整齐而有序,完全的军事化管理。在参观的最后,讲解人员给我们请了一位旗县的曾在银行工作的服刑人员,他现身说法,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大家讲述了他曾经的工作经历以及如何玩忽职守、最终锒铛入狱,让曾经拥有的一切归零的痛苦历程。他讲述的过程中,给大家算了八笔账,其中关乎前途命运、关乎家庭子女等等,每笔账都是他用生命体验的,也都是他用生命去感知的。他说他把习惯当制度,这是他最终走向犯罪的根源,最后,他深深地后悔,希望大家以他为戒、以他为镜、以他为鉴,要清清白白做人,走好每个人自己的人生路。在他讲解完毕,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个掌声是对他改过自新的认可,也是对他今后改造生活的一种鼓励。随着他讲解的结束,此次参观也接近了尾声。
但整个参观留在心底的东西却始终挥之不去,深深地刻在了内心深处。讲解员的一席话,发人深思,记得他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大多数人对“监狱”一词的理解来源于听说或者影视里,但今天到现场一看,估计很多人都想:监狱里的生活挺好,安静的居所、吃得也不错,但这也正是人们常常忽略的,就是“自由”,监狱是一堵人生的墙,走进来的人在心理上首先就与常人不一样了。透过他们那种无法描述的眼神,我深深地体会到,“自由”一词多么重要,也许在平时“自由”二字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是,但或许真正当你失去自由的时候,才方知自由一词多么可贵。当然,此次参观让我再一次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
新时代给予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同时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还可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追求的自由。想起了上次去清河镇廉政教育基地参观时看到的场景,一个“权”字被形象地关在“铁笼子”里,让人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多么的重要,这次参观体会到人被关在监狱里,监狱的“一墙之隔”,隔去了权力、隔去了荣誉、隔去了亲情,最重要的是隔去了自由。法律,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保护人的权利不受不法分子的侵害,同时也保护不法行为人不受重于法的制裁,可见,法对当今社会是多么的重要。作为审判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是应有的职责,我至今仍记得培根的格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每当处理案件时,我都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规矩意识和廉政风险意识,带头遵守党纪法规,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确保不越底线、不踩红线。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自觉践行,时刻记住党纪法规的“高压线”,把握公与私的“警戒线”,做到一日三省吾身,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这次警示教育比以往书面学习更直观、更为深刻得多,于我个人而言,参观过了、思考过了,重要的是给自己心灵来了一次彻底的洗礼,走出警示教育“通辽监狱”的大门,我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思想和工作,今后将筑牢廉政底线,将有限的生命全身心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