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赏析·家园) ——品析郑振铎《猫》的写作艺术
还有,这样的时间间隔,更好地写出了作者和家人的情感,从情感的角度又很好地体现了故事情节的曲折性。第一只猫是带给人欢乐的,是没有多少伤痛的;第二只猫几天后来到,也是带给人快乐的;连续写两只活泼可爱的猫,连续写作者和家人对两只猫的喜爱,让读者已经有了一个感觉,作者笔下的猫都是美丽的,作者笔下的家人都是喜欢猫的。长时间的间隔之后,长时间的不养猫之后,读者情感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看法:作者家再养猫,一定又是美丽的,活泼可爱的,作者家也是喜欢的。实际上呢?刚好相反,猫不美,作者家人都不喜欢第三只猫了。所以时间安排,不仅很好地表现了文中人物对猫的情感变化,构成了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而且也调动了读者的情感变化,让读者经历了情绪变化的大起大落。
人物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第三只猫,文章的故事情节非常清晰:收养猫、厌恶猫、担心猫、冤枉猫、惩罚猫、真相大白、自责悔恨。每个情节中,都对人物的心理或者外貌、动作、语言做了具体的描写,比如:冤枉猫中,写张妈“叫”;“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去找它”;妻子是“难过”,说的话是“不是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惩罚猫中,“三妹楼上叫道”,我“拿起楼门旁依靠着的一根木棍,追过去打了一下”。这些语言、动作描写,渲染出了一种紧张感,把一家人对猫的恨渲染得很浓烈,让人读着就有害怕之感,不得不为这只猫担忧了;同时,也把作者和家人那种因为个人偏爱而形成的武断、不讲事实的家庭氛围写得很强烈,自然揭示了猫的悲剧,也为下文写“我”的自责和悔恨做了铺垫。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他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露、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我永远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这几段心理描写,不仅渲染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强烈的自责与悔恨,不仅写出了深刻的社会生活哲理,还有更深的用意:
注意这几段文字的猫,“不能说话辩诉”“无抵抗的逃避”“是不能说话的”,这完全是非常弱势的猫,对于强大的人,它们完全没有申辩和抵抗的能力,更不用说反抗了。这里展现出的猫,已经是当时社会底层不少弱小者的化身了,而这里的作者,就是那个时代强势者的象征。在那个社会中,究竟哪些人是不能说话辩诉的?这样一问,答案不就出来了吗?作者的强烈自责和悔恨,也是在给当时的强势者做一个榜样,那就是怎样对待社会的不幸者和弱势者。作者的悔恨之情,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强势者提出的建议,也只是建议而已,所以,郑振铎没有办法成为鲁迅,因为他除了自责和悔恨,不会像鲁迅一样去仇恨欺压弱小的强势者,或者说恶势力。作者写《猫》的目的,和柳宗元写《捕蛇者说》的目的是一样的。
虽然,结尾表现出的思想不强烈,没有斗争性,但是,这篇文章表现出的对“善”“仁慈”的理性思考,以及作者的敢于承担、敢于认错,敢于反思,却是有积极意义的,就是在今天,也仍然有着积极的社会思考价值和意义。这篇文章表现出的语言艺术光辉,同样是能沐浴人的。
2018年11月11日星期日夜
有幸的话,恳请老师经常莅临八一社团!o(* ̄︶ ̄*)o
祝您生活愉快!工作愉快!阖府幸福!o(* ̄︶ ̄*)o


~~~~~~~~~~~~~~~~~~~~~~~~~~~~~~~~~~~~~~~~~~~~~~~~~~~~~~~~~~~~~
老师,考虑考虑,也挂咱们八一好不好?嘿嘿

还有这故事,你咋不写出来?暂不挂职吧。时间太不自由了。好好享受无官一身轻的快乐。
~~~~~~~~~~~~~~~~~~~~~~~~~~~~~~~~~~~~~~~~~~~~~~~~~~~~~~~~~~~~~~~~~~~~~~~~~~~~~~~~~~~~~~~~~~~~~
我不会写了,有时候心里有很好的故事,却无法完成让人感动的文字,诶……老师你真幸福,不过您常来,经常看到您,这样聊聊,我也感觉挺幸福,o(*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