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大山苞谷饭(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大山苞谷饭(散文)


作者:邱太兵 白丁,5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89发表时间:2018-11-14 23:26:45

大山镇位于兴仁县东北部,距县城42公里,由原来的大山乡和启白乡合并而成,是有名的“石匠之乡”和“吉巴达艺术之乡”,居住着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这里气候温润,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因此,苞谷在大山片区大面积种植。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山人,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我对这方土地有着深厚的眷恋。从小吃着苞谷饭长大,血液里已经融入了大山苞谷饭的味道。凡是大山人都会对这道美食有着深深的情怀,包括我也不例外,它正如母亲那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一代代谦卑的大山人。
   在艰苦的年代,有一碗香喷喷的大山苞谷饭就已经很满足了。那时苞谷饭成了贫苦农民餐桌上的主食,正如北方人离不开面食,南方人离不开大米一样。被城里人称为“大山粗粮”,同时也是各种家禽、家畜的食物,富有创造精神的大山人便把这种食物发挥到极致。于是就衍生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大山苞谷饭、苞谷粑、苞谷稀饭、烧苞谷、煮苞谷、炒苞谷籽、苞谷花、苞谷酒等美味可口的地方特色的丰富食品。
   贵州有一句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用在兴仁大山最适合不过。这里是山的国度,开门就是山,出门就爬山,只有少许的平地,田更是少之又少。多数农作物都种在山上,水资源极度匮乏,因此,每家每户都建有水池。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大山人并不屈服。勤劳的大山人善于改造自然,因地制宜开荒造地,修“坡改梯”,把贫瘠的石旮旯地整理成便于耕种的小块土地。遇石窝填土,几乎把每一寸地方都利用起来,绝不浪费一丁点儿土地。要是碰上干旱的年份,多半庄稼便颗粒无收;要是遇上雨水充沛的年份,那当年将是个丰收年,百姓笑得合不拢嘴。因喀斯特地貌容易渗透,地表水保存不了,这里的人们只得靠天吃饭,乞求老天爷的庇佑了。
   那时的人们种植的苞谷大多是老品种黄苞谷,狂风大雨一吹容易倒伏,产量虽低。但绿色环保,家家户户都是将当年的优质苞谷品种挑选出来,留到下一年种。用的是无污染的农家肥,如猪粪、牛粪之类,基本没用工业化肥和农药,保留了原始的耕种方式,同时也保证了食材的质量,是当之无愧的健康食品。
   大山苞谷饭具有独特的风味,其它地方是不能与之匹敌的,连加工也是最原始的,在当时是用石磨碾压。在我小时候,石磨基本天天吱吱呀呀转个不停,如一支支美妙的乐曲伴随着我儿时的记忆,至今记忆犹新。把碾碎的苞谷米用筛子去掉粗糙的部分,其余留下的是精华部分。接下来就是蒸煮环节,只有掌握好此技术的巧妇们才能煮出这味道绝佳的美食。
   将苞谷面倒入簸箕里,用少量清水浸湿拌匀,此环节尤为重要,水量要适中,否则前功尽弃;再用木甑子装上苞谷面放在大铁锅上蒸,锅里加水要刚好浸过甑底。中途可适当添加水,以免锅底水被烧干。罩上甑盖,远远望去好像一朵蘑菇或一顶草帽。在土灶里加入柴火,那熊熊的大火照得你满脸通红,仿佛是喝过酒似的。倘若是夏天烤得你汗如雨下,假若是冬天就最适合不过了,当作是取暖了。等大约一个小时后,需女汉子用她那强健有力的双手才能把甑子捧起来,倒置过来放在簸箕里,再次洒水搅拌,只见那娴熟的手法如书法家写字那样一挥而就。水分要泼洒适宜才行,然后又第二次上锅蒸。此时可以放蔬菜瓜果等绿色食物一起蒸煮,等到饭熟时一举两得。
   当水蒸气上来时,甑盖如雨滴一般落下来,饭就大功告成。瞬间,厨房里弥漫着饭菜飘散的香味,松散的苞谷饭新鲜出炉。金黄的颜色着实诱人,勾引着你的味蕾。来上一口苞谷饭,满嘴鲜香,富有营养。小孩吃了更茁壮,青年吃了更强壮,老人吃了更长寿,是大家公认的黄金食品,这天然的食品定能让你魂牵梦萦,永远不能忘掉那挥之不去的味道。
   大山苞谷饭是粗粮中的保健品,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包谷中含有大量的镁、亚油酸、淡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稻米和小麦营养的5至10倍,能增强人体肠壁蠕动,促进消化。也是减肥的代用品之一。长期食用,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和健脑功能,对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等疾病有很好的帮助。所以,兴仁为何会称为“长寿之乡”就不难理解了。
   记得上小学时,每次放学回来,只要看见袅袅的炊烟环绕在那老屋的上空,定能想象到母亲那忙碌的身影在厨房转悠。那土灶里的火光依然在欢快的跳跃着,步入坝子便能闻到那熟悉的苞谷饭的味道。
   人们似乎习惯了这粗茶淡饭,但也吃出了大山人与众不同的味道。特别的苞谷饭,也要有特色的菜相搭配。聪明智慧的大山人也研究出了自家的配菜,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吃法。春季有干板菜配蚕豆、笋子炒腊肉、干瓜片和干缸豆、野折耳根叶、野芹菜等;夏季有棒豆、金豆、瓜儿、凉拌黄瓜、凉拌酸菜、鲜米菜等;秋季有渣豆腐、嫩辣子西红柿汤、南瓜汤、阴辣子、阴苞谷子、油炸花生米等;冬季有柴火锅、酸辣子豆豉汤、白菜豆腐汤、杀猪饭等。加上大山特有的又香又辣的辣椒,放入葱姜蒜、豆豉、木姜花、盐巴、味精、酱油等佐料,一碗任何地方也模仿不了的大山辣椒水堪称完美,与素菜的揉合简直是绝配。
   离开农村后,同大多数人一样,吃腻了各种美食,但唯独还是怀念老家的苞谷饭。不论去到菜市场还是超市,我都会买苞谷饭和着大米吃;到餐馆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苞谷饭,可是越来越觉得很少吃到那正宗的原汁原味苞谷饭的味道了。所以,每次回老家,即使母亲再忙,我总是央求母亲煮那正宗的苞谷饭吃。家里是唯一能品尝到最纯正、最香甜并且是不可复制的大山苞谷饭味道,希望这样的味道一直保留并传承下去。
   大山苞谷饭就是巴实,就像大山人一样实在,两掺饭吃起来最安逸。若是来到大山,请盛上一大碗苞谷饭,酸菜豆豆随你吃,吃了不够继续添;再品尝一碗大山苞谷烧,醇香后劲十足的苞谷酒紧你喝,小酒量可以试一试,大酒量可以敞开喝,热情好客的大山人随时欢迎你的到来!
   如今,大山苞谷饭是大山人的标识,是大山人的精神象征,得到了城里人的青睐,曾经的“粗粮”摇身一变走进了高档餐厅,正如大山人的口音一样,到任何地方也改变不了的。现在,大山苞谷饭正在走出省外,这一响当当的饮食品牌,一定会走向全国的,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大山人,了解大山人,我为自身是大山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共 24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土生土长的大山人,苞谷饭养育这方人。始终忘不了故乡的苞谷饭,经历了风雨,岁月洗礼也依然眷恋它。原生态的老苞米,保持着原有的色香味。袅袅炊烟里,一囗香甜的苞米饭始终留于心中。有着故乡的味道,如今虽说生活条件好了,但更留恋那伴随着童年成长的苞谷饭,因为是它养育这一方水土一方人。每个人对故乡永远是有一份舍不断的眷恋之情。故乡的味道也是最真的。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18-11-15 09:20:23
  一方水土一方人,吃惯了家乡的包谷饭,对它情有独钟。经过岁月的洗礼,家乡的粗粮已经走进了高档餐厅,成为城市里的奢侈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1 楼        文友:邱太兵        2018-11-15 16:50:09
  谢谢关注!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18-11-15 11:36:37
  这样的散文就是很爱看!支持!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邱太兵        2018-11-15 16:49:46
  谢谢支持!
3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8-11-15 22:50:29
  咀嚼着乡愁,品味着故乡难忘的苞谷饭,这一切始终眷恋于心头。感谢赐稿菊韵,冬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3 楼        文友:邱太兵        2018-11-23 15:42:28
  谢谢支持!
4 楼        文友:叶雨        2018-11-22 22:40:06
  仔细读读这包谷饭还真香啊,越读越有味道啊!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4 楼        文友:邱太兵        2018-11-23 15:41:27
  谢谢关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