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双城冬日各不同(散文)
一
走进烟台的冬天,首先进入我视野的是迎祥路边那高大的法国梧桐,在秋风的呼啸中他们退去了绿色的叶子,露出如铁似钢的枝条,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远看去烟雾蒙蒙的一排站在那里像是守卫港城的士兵。走近看树枝上还残留着一些叶子,在一阵冬风吹过的时候,哗啦啦地响起来。
而和那些法国梧桐树作伴的,是梧桐树底下的那些青幽幽的冬青树,这些被修剪得整齐划一象矮墙一样的树,不畏惧冬日的严寒,美化着烟台的冬天。当一场大雪过后,它们就会头顶着洁白的围巾,喜盈盈地迎接着新年的到来,那样子好像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各个不同的商店和银行门口,还有一些屹立在寒冷冬日里的松树,他们比冬青树高大一些,独立一些,更具有个性一些。我年轻的时候在南迎祥路最南端的一所轻工中专学校,那院子门前很多这样的松树。冬雪过后,松树上披挂着洁白的雪,在阳光下十分美丽。我就会和学生们一起拍照。学校门口有两棵很高大的塔松,冬雪中塔松雍容华贵地站着。学校门口屹立着写有学校名字的牌子,那苍劲有力的行楷,配上门口的塔松,美得使人陶醉。于是我穿着红色的羽绒服,黑色的皮靴和皮裙,笑眯眯地站在塔松边上,我要老公为我拍一张照片,那一刻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纯美的。
从南迎祥路乘坐上出租车,一路向北,再向北,就来到冬季的海边。冬季的大海是冷酷的,已经没有了夏日里人们洗海澡那种热闹的场景,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冰层厚厚的海岸线,海边的铁链上,水泥石柱上都包裹着厚厚的冰凌。人们小心翼翼地走在海边,匆忙中看一眼大海的寒冷,急急忙忙地离开了。
如果说夏日的大海是温暖的母亲的怀抱的话,那么严寒中的大海更像是一个严肃的父亲!喜欢冬泳的人们不惧怕严寒,他们像是弄潮儿一样专门在冬季的大海里畅游。啊,穿着羽绒服的游客都冻得缩着脖子,而这些热血男儿,还有女子,甚至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在挑战严寒的极限!我赞扬他们的精神!
穿行在烟台的冬季里,你一定要去看看烟台山,看看那些银杏树,她们金灿灿地站在烟台山上,海风吹过,发出美丽动人的呼唤声。总让我想起他们那些美丽的小扇子是送给冬天的礼物。我拾起吹落在地上的银杏叶,把他们整理好,轻轻地夹在书页里,等待来年去找一个一模一样的叶子。
当我告别了烟台山的烽火台,告别了灯塔,我会乘车去所城里看看那些曾经的历史,看看那些久远的拴马石,走走那些故去的石板路,看看那些破旧的院落,听听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冬季里听到会别有一番风趣。我穿着唐装,手里拿着冰糖葫芦,走在所城里的胡同里,犹如走在中国的历史书籍中。那时候四十多岁,最喜欢到所城里拍风景照。
二
多年以后,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会走进杭州的冬天,走进杭州大学城的冬季,走进钱塘江边的冬季。杭州的冬季是潮湿的冷清的,小区的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柚子,桔子和橙子。小区的小路是又湿又滑的,整个冬天基本都是阴冷的,很少有太阳普照的日子。小区的路边上都是青苔,我仔细找过那青苔是否有花儿开过。很失望,我没有如愿。
虽然是冬季,但是杭州的月季花确实开得美丽,甚至可以说妖艳。我看见杭州的第一场雪后,冬雪下面的火红的月季花,是那么迷人的美丽,心里也很感动。月季花边上是一棵高大的塔松,一层一层地披着白白的雪,那样子让我想起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冬妮娅,童年的美丽的冬妮娅。寒冬的杭州城,有许多雍容华贵的冬妮娅——我心中的月季花。
圣诞节来临时,各个大型超市门口都有一个美丽的圣诞树,还有笑容可掬的圣诞老人。啊,我不禁感叹:杭州的大学城,不仅是文化之城,科学之城,更是现代文化之城啊!大学生们正在用自己的形式度过美丽的冬季。
我正在沉思的时候,一阵笑声打破了我耳边的寂静。一群身穿短裙的大学生走过来,他们那么美丽,那么性感,让我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奶奶都羡慕不已啊!我要是年轻三十岁那该多好啊?杭州的寒冷是相对的,对于老人来说是湿冷的,对于青年人来说永远都是火热的、奔腾的,像钱塘江一样,总是潮起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