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人间暖情”征文】秋日轶事(散文)
一
不知道何时起喜欢上自驾游,心随意动,意随心行,驰骋在原野之间,寻找一份轻松、一份自由。此刻,满眼深秋景色,金色的杨树,金色的银杏,草丛中点点金色的野菊花展露着笑脸,我满心欢喜地欣赏着。
心猿意马间差点撞上了路边停着的一辆电动三轮车,我惊出了一身冷汗,急忙踩住刹车。抬头望去,路边一片收完地瓜的空地里,一个老人低弯着腰正把地里的地瓜秧卷成一团,然后抱着走向路边的三轮车。老人似乎很累,脚步蹒跚,吃力地迈着双腿。来到路边把地瓜秧放在了车旁,然后返身回去重复上一次的动作。来来回回几次后,老人开始装车,车厢不大,几团就装满了。装车完毕,老人踮起了脚,试图把把绳子递过高高的车厢,不料装好的地瓜秧一团接一团滚落在地,老人擦了擦额角的汗水,再次装车。
沧桑的脸,佝偻的腰,我好像看见了父亲的身影,我熄火开车门走了过去。
“大爷,我帮您!”我笑着把地瓜秧往车上装。
“别,别,闺女,很脏的。”老人看看我,有点慌乱地连连摆手。
“没事,一会洗洗就可以了。”我指着路边沟渠里的水说。
两人搭手很快就装好了,我用绳子把它们牢牢地捆好,摇了摇车身,它们纹丝不动,“大爷,放心跑,不会掉下来了。”
“闺女,谢谢你,快去洗手!”老人催促着我。
我走到沟渠边洗手,待我回来,老人从车座下拿出一条毛巾让我擦擦,毛巾是灰色的,我微微皱皱眉,这细小的动作被老人发现了,“是我平时下地用的,脏了。”
“大爷,来,我擦擦!”我拿过毛巾毫不犹豫地放在手上。
“大爷,您还养猪吗?”擦完手我把毛巾递回老人手里随口问道。
老人擦着脸上的汗水说:“不喂猪,喂羊。”
“喂羊?现在的羊价格很好,一只羊大约卖到五六百元。大爷,你养了多少只啊?”
“不多,六只。不是卖,是自家吃,党的政策好,农村老人也有了养老金,除了上级给的,村里每个月也给我们这些老年人几十元的补助,儿女们回家三百二百的给,现在不指着喂猪喂羊卖零花钱了。”
“大爷,种了几亩地啊?”
“一亩多,原来有十几亩,老了干不动了就栽了杨树了。现在的人都出去打工挣钱,谁愿意种地受累啊,你看漫山遍野的地都荒了,看着让人心疼。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捡些靠近路边地,种点地瓜、谷子和花生,不用肥料,上点土杂肥。”
我笑着说:“大爷,这可是绿色食品啊!”
老人呵呵一笑,“闺女别笑话,人老了爱叨叨。”
我说:“大爷,您老说的都是实话,我爱听。”
老人看看天,说:“快晌午了,我该回家了,不然老婆子会担心。我家就在前面山湾的村里,和大爷一块回家吃个饭吧。”
我说:“谢谢大爷,还要赶路呢!”
看着老人走去的背影,我真为他幸福快乐的晚年感到欣慰!
二
开车继续前行,远处出现了一个小村庄,金色的杨树下笼罩着安静的村子,目光划过杨树林,进入眼帘的是一片白色的屏障。那是什么?好奇心促使我打转方向盘,驶上了进村的路。近了,终于看清楚,禁不住哑然失笑,哪来屏障,原来是地瓜干。这是一排栽在空地上的木杆,木杆之间有两三米的距离,木杆上扯着细细的塑料绳,绳子上挂满了地瓜干,风一吹,绳子上的地瓜干就来回摆动。
久违而熟悉的晒法。我禁不住停下了车,走到绳子面前,摘下一片瓜干放在嘴里轻轻咀嚼着,甜甜的滋味,那是儿时的滋味。
“闺女,你想买瓜干啊?”耳边响起了一个苍老的声音,我闻声转身,只见一位推着车子的七十多岁的老大娘,满头白发,慈眉善目,“哦,大娘,我不买,就是看看。”
“你没有见过这样晒瓜干吧?”大娘说着拿起了车上的篮子开始收起绳索上的瓜干,她喜滋滋地说:“都晒了三天,已经干了哦!”
“大娘,我来帮你。”我像小时候那样,抓住一沓瓜干,两手往中间猛力一挤,随着啪啪的声音,瓜干便顺从地落进篮子里。
大娘夸赞道:“闺女,你这样收得真快,没想到城里人也会干农村人的活。”
“大娘,我小时候都是这样晒瓜干。那时候还是生产队,我家劳力多,每天都分到很多地瓜,小个的地瓜晒在地上,大个的地瓜都要挑出来运回家里,用水洗干净,第二天我和母亲奶奶就在家里这样晒瓜干。”
大娘一听乐了,“闺女,一听就知道你是干过活的人。”
“是啊,那时候我经常干,后来进了工厂种地少了,再后来县城扩建到我们村,土地没有了,就不种地了。”
“城里人日子舒坦,现在的年轻人都往城里跑,没有一个愿意种地的,可是我们这些老人还是指着地吃饭呢。”
“是啊,只有老人知道土地的珍贵。”
我想起刚离开不久的那个镇子街口有几处收购地瓜的摊点,就问道:“大娘,现在有收地瓜的小贩,你为什么不卖地瓜?这样晒瓜干太麻烦了。”
大娘笑着说:“地瓜几角钱一斤,在网上地瓜干卖两块多一斤,虽然晒瓜干麻烦,可是多卖很多钱。”
没想到老人竟然有这样的经济头脑,我有点诧异,“大娘,真佩服您还懂得网上销售!”
老人裂开了掉了几颗门牙的嘴笑了,“闺女,大娘哪有这样的本事啊?是我孙女给卖的。她不出门,天天鼓捣着电脑,我的那些玉米面、豆面、小米就被她卖出去了,而且还是好价钱。”
原来是这样,我笑了,夸赞道:“大娘,你孙女可真厉害啊!”
“那是。”提到孙女,老人显得颇为自豪。“我孙女说她全国各地都有网友,只要咱的东西好,有多少卖多少。我们老两口种着几亩地,一年下来能卖上万块呢!”
说着话,篮子就满了,大娘拿起袋子双手撑着袋子口端,我提起篮子把地瓜干倒进袋子里。
“大娘,这样晒瓜干太麻烦,反正是卖,您为什么不直接晒在地上?”
“不可以,地上晒的脏,我孙女说了,做生意要讲信誉,吃的东西一定要卫生,咱要对顾客负责任。”
很快装满了半袋,大娘提起掂量一下,把篮子里的瓜干倒进另一个袋子里,“这点你带着回去做饭,红瓤地瓜干,可甜了!”
“大娘,这怎么可以?”我推脱着。
“拿着吧,回去吃着好吃给大娘传传名,想吃干净卫生的地瓜干来找大娘。”
盛情难却,我只好收下了。这时,大娘的手机响了,她从衣袋里拿出手机接通了,另一端传来一个女孩焦灼的声音,老人连连点头。接完电话,老人说:“我孙女来电话催了,是那边急着发货。闺女,我要走了,老头子在碾子边等着呢!”说着推起了车子急匆匆地走了。
一个稀奇的发现,这样一个老人竟然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回想着大娘那闪亮的眼神,我不由地感叹现代科技的魅力。我在心里默默地为大娘祝福,愿您老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