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百合(散文二题)
一、人静方闻百合香
小外孙宝宝和妈妈出门回家,一进门,就喊道:“姥爷,百合花!”
循声望去,真的,他手里捧着两株洁白的百合花。
“赶紧找瓶子,插起来!”
我绝对服从命令,赶紧找来一个瓶子,灌上水,接过花株,剪短,插进瓶子里。然后,一家人细细欣赏。
一株两朵,洁白,盛开,每朵六萼瓣,秀逸的花瓣喇叭状向外卷曲,瓣瓣雪白玲珑,冰清玉洁。中间黄色的花蕊突出,蕊尖上,六个柔细的咖啡色弯钩簇拥着乳头上紫红一点。洁白的花朵、黄色的花蕊与葱绿的披针形叶片相互衬托,白的更显素雅纯净,黄的更显光艳明亮,绿的更显葱茏清新。
我对女儿讲:“我和你妈一起逛昆明花市,见了许多颜色的百合花,但还是最爱白百合!”
2007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和妻子一起在徜徉在昆明花市的花海里,那里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见得最多,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百合花。
它们的茎亭亭玉立,花朵云裳一般袅娜舒展,人们给它们起名“云裳仙子”,真是恰如其分。红色的,黄色的,暖意轰隆,爽朗张扬;蓝色的,有靛蓝色大海的清湛;紫色的,丰厚凝重,典雅华贵。
但我最爱的还是那白百合。
那一朵朵洁白的百合花,稀薄云絮一般轻盈飘逸,羊脂玉一般纯净润泽,西施一般素雅娴静。
在西方,百合花的花名就是为了纪念圣母玛利亚,百合就是清纯的象征。而百合之中,最为清纯者,当然要数白百合。
诸色百合,又皆有花语,而白百合的花语,就是纯洁、庄严、心心相印。其色洁白,自然有清新如洗的纯洁;而纯洁之花容不得丝毫的玷污,自然给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庄严之感;一株两朵洁白之花,相互依偎,纯净一色,一览无余,无丝毫之神秘和污浊,其花蕊,也毫不遮掩毫无保留的袒露给对方,恰如两个痴心相恋的青春男女,无一星半点的伪善造作,赤心相待,真心相爱,当然是心心相印。
我信奉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总想做人应该有点儿自然童真之气,人与人之间应该表里如一,真诚相待,简洁淳朴,简单明了,简捷明快;厌弃世俗气,市侩气,故弄玄虚,笑里藏刀,脸谱频换,故作高深,神秘莫测。此等秉性,即使经常碰得头破血流,也不改初衷。也许这个犟脾气,就与白百合的花语不谋而合。也许这不谋而合,就决定了我对白百合的偏爱。
小外孙和女儿都上楼去睡觉了,我和妻各自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静下心来,就觉得一股清淡的幽香时断时续,丝丝缕缕,目光四处逡巡,没找到香气源自何处。不甘心,耸耸鼻子,仔细闻闻,身子北侧的香气似乎相对浓郁些,低头一看,插了百合花的花瓶就在身子北边的茶几上。趴近些,再细细嗅闻,一股香甜的气味氤氲扑鼻。“哈,百合花还这么香啊!”
就叫妻子过来嗅闻,她也说:“真是的,在昆明,咱咋没留意啊?”
是啊,在昆明花市,花色如海,置身于各种花的馥郁香气里,已经辨别不出每一种花独特的香气,当然,百合花的香气也被淹没在混合花香的海洋里。
我们这里很少有人种百合,所以,也很少见到百合,自己又孤陋寡闻,就确实不知道百合花原来还这么香。记得一年清明节,给老娘上坟,我买了一束花献给老母亲,那束花是外地进来的,大概有四五种花色品种,其中也有白百合,当时,也是几种花香混合,把花束捧在手里,举在胸前,也没有嗅到百合的独特香气。
今天晚上,一开始,我们一家人也没嗅到它的香气,也许是它的香气有些清淡,也许就是人多,人身上的体味淹没了它的香气。只是在人静之后,我的心思也静了下来,它才如夜的精灵一般,暗香浮动,幽幽飘荡进我的鼻孔。我不由感叹:“人静方闻百合香啊!”
我就想,人世间的许多清淡幽香的味道,是否都要在悠闲淡静的境界里才能嗅闻到?
当年陆游是爱种百合之人,至今还有几首有关种养百合的诗,“尔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他对百合之香,不仅深有体味,而且偏爱有加,甚至因为百合之香忘记生活的拮据,返老还童。他能经常嗅闻到百合花独特的香气,是否就与他安贫乐道,心境恬淡纯净有很大的关系?
他是否也对白百合有所偏爱呢?从他的诗里面,读不到。但他的性格人品,也与白百合极其相近啊!
而今的我,虽达不到那种痴迷境界,但这几天,也时不时地趴到那冰清玉洁的百合花前,细细嗅闻那甜香的香气,禁不住深深陶醉,啧啧连声。
二、百合蛋糕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里要给我娘过生日。我走进一家蛋糕店。一间店面,面积不大,除了四壁摆满样品的玻璃橱,中间就剩下很小的空间。
正对门口的玻璃橱里,站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妇女,她脸色白净,眉眼端正,身材苗条,穿着也比较时新。看见我进来,笑意盈盈地问:“来啦,要蛋糕吗?”
我点点头,回答了她。
“您可以看看样品,相中哪一样款式,我给您现做。”她又笑盈盈地接着说。
我就细心审视起来。样品橱里,比较多的花卉图案,梅花、菊花、荷花等,都是常见的;还有松树和竹子等图案;有牛马等动物图案。我是个不太爱从俗的人,总想些新奇的花样。所以,眼前的这一切,我都不太满意。
那位女店主问我:“是不是没有相中里面的样品?”
她的眼光还真敏锐,竟然像钻进了我的心里,揣摩透了我的心思。我让她问得有些不好意思:“嗯!”犹豫了一下,又问,“我能不能选自己喜欢的图案?”
“可以呀,只要我能做,我尽量让您满意!”她答得非常爽快。
我的大脑就开始急速搜索。哎,我还真想起来了。
前不久,我和妻子到云南旅游,在昆明花市里,看到很多的百合花,硕大的倒钟形花朵,晶莹剔透的花瓣,红黄蓝紫白,各种色彩,绚丽耀眼,给了我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百合的名字,寓意很好。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既是美满婚姻的象征,百年好合;也是健康长寿的象征,百年合心合意;也是家庭和睦的象征,合家欢乐。
“就百合吧,能做吗?”
“行,没问题,这就给您做!”她答应得又非常爽快。
在制作蛋糕的过程中,她非常专注,身子前倾,头微微下垂,两眼紧盯着蛋糕。先做好底座,铺上奶油,然后就喷注图案。一朵朵百合花瓣的轮廓,几片绿叶,“寿比南山”四个字,随着手臂的屈伸弯转,一气呵成。一连串的动作,非常娴熟熟,非常自如,非常连贯。约十分钟左右的功夫,一盘精致的百合蛋糕就做好了。鲜红的百合花瓣,黄色的花蕊,咖啡色的花萼,碧绿的叶子,色彩艳丽,构图合理,比我想象的还好。
在她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还交谈着,交谈并没有妨碍她的熟练操作。
看到她那么敏捷的动作,我不由感叹:“你还真专业!”
她告诉我,她上高中时,是学美术的,没考上大学,就走上了自谋职业的道路,在工厂打过工,也开过服装店,积攒了一些钱,成了家,但心里总觉得空落和憋屈,快乐不起来。后来,也是给家里人过生日,要买蛋糕,在蛋糕店里,看见精美的蛋糕图案,看见蛋糕师娴熟的技艺,唤起了她沉埋心底多年的艺术情结,她觉得自己眼前一亮。我有美术基础,我要做蛋糕师,一定比他们做得好。于是她盘掉自己的服装店,到南方一个大蛋糕店学了这门手艺。学成后,就回到家乡,租了这么一间店面。刚开始的时候,顾客很少,因为在这个小县城里,还有好几家大蛋糕店,但她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制作工艺水平,图案越来越精美,花样越来越繁多,逐渐赢得了顾客,特别是赢得了回头客。现在,她顾客多了,收入也逐渐丰厚起来,正准备着开拓店面呢。
“这么精美的图案,就是一个美丽的艺术品,真不忍心吃了它!”我有些叹息。
她笑着说:“你这样说,我真高兴!”
她还说,每次做好一个蛋糕,凡是自己满意的,自己端详来端详去,心里美滋滋的,总舍不得卖出去。也知道自己有点儿傻,最终还得卖出去。反正从做了蛋糕师,自己每天都心里非常快乐。
从那以后,凡是需要买蛋糕,我都到她那里去。
后来,我给学生上课,讲到《论语》中的“三十而立”的有关内容里,引用了于丹的一句解读,“超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这大概是‘立’的一种见证。”学生有些不太明白,我就举了女蛋糕师的例子。
她在而立之年选择了做蛋糕师的职业,应该是“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
我想,毋庸置疑,她开蛋糕店,是有功利目的的,她要靠做蛋糕赚钱。但她一开始想做蛋糕师,是认定了做蛋糕能发挥她的艺术特长,能给她带来快乐。在从事这个职业后,她也确实品尝到了快乐,有了内心世界的愉悦感。从这个角度讲,就有了超功利的性质。
当然,能不能从“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中体会到超功利的快乐,也是因人而异的。她确实是体会到了,所以,她的心情,每天都充盈和谐;她的眼前,每天都阳光灿烂。
这应该就是她的而立之年的“立”。
在中国,百合,有美好的寓意,百年好合,家庭和睦,幸福美满,不一而足。
百合蛋糕里,有艺术之美,有而立之年的“立”之美。
百合花里,有性情,有祝福,也有做人的底气和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