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我陪母亲卖废品(散文·家园)
烈日下,母亲拉着装满废品的两轮车,往废品收购站走去。不得不说,这两轮车真的很丑,不但丑,还很简陋。母亲说,那是早些时候捡废品时偶然发现了这两个实心轮胎,于是自己动手打造了这么一辆“独一无二”的车子。
原本,我已经握好了把手准备拉车,母亲不让。邻居也说,你母亲拉惯了,让她拉。我知道邻居的用意,她觉得我衣着整齐地去拉车,有失身份。母亲不让我拉,应也有此意,也怕累着我。时间已是下午四点多,太阳依旧燥热。虽然才是初夏,阳光下的气温,依然能让人稍行几步就汗湿衣衫……
望着母亲被汗水濡湿的背影,我的心里酸酸的。
路上,我与母亲闲话。母亲说,这些废品并不是她外出捡的,而是院子里的人给的。邻居阿姨平时也捡,但人们很少把废品给她……
我相信母亲的话,有次去母亲家,亲眼看到前面单元楼的人喊母亲去抱一大箱子的书,有的则把自己买电器时的包装箱直接扔到母亲家的院子里。人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母亲是那种走到哪里,就会把好事做到哪里的人。母亲搬到渔梁洲后,她的家没过多久就成了老年人的聚集地,小孩子的欢乐园。我们送给母亲的牛奶,她自己舍不得喝,但只要别人到她家,都会慷慨地拿出来,让人家喝。我们送给她的各种贵重的水果,她也会拿出来,让大家品尝。平时院子里种的各种小菜,她也会送给院子里的人。我觉得母亲就像阳光,走到哪里,都能把温暖与爱播洒到哪里……
正想着,有废品从车上掉下来,我捡起来,拿在手里。母亲停下车,让我把它塞进车里。母亲说,她现在基本上不再捡废品了。有一次弟媳把一个视频拿给她看,播放的是一个拾荒老人为了捡拾远处的一个瓶子,就把载着孙子的小车放在路边,自己去捡。哪知一辆车过来,竟然撞翻了小车,直接从她孙子的头上轧了过去当场死亡。母亲看到后非常恐慌,惟恐同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个拉着废品的老人从我们身边经过,母亲热情地与他打招呼。母亲告诉我:刚才那个老人,儿子是小区的物业经理,好多人为了讨好他儿子,都把废品送给他。他每月都能卖大几百呢!母亲的语气里,有着浓浓的羡慕。“可惜,我现在不能捡了。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好小孙女。但是,如果去捡,我每个月也能卖两百多元呢。”母亲不无遗憾地说。
路上遇到一处陡坡,母亲弓下了腰。我忙帮着推车,母亲制止了我,说她拉得动,“现在这条路好走多了,原来都是把废品拉到丹江路那里去卖,那需上下桥,路程又远,她要歇好几气才能到,而且那里收价还比较低。后来,从别人那里知道了现在的这个废品收购站,就不再去那里卖了。”又遇一段沙子路,母亲的脚步迟缓了很多,车子也发出嘶哑难听的声音。我急忙推车。沙子路过后,母亲用手抹了一把汗说,“快到了,看,很近吧。”我嗯了一声。其实路并不近,真正近的是才出院门没多远的那家收购站,但是那家收废品的价格太低,母亲便会多走很远的路,来到收购价格高的这一家。
车子又发出一声怪叫。母亲说:“车子前一段时间坏了,有个轮胎有问题,换新的要四十多元。她犹豫了好久也没舍得。刚好院子里有个人会修,就帮她在轮胎上钉了几个钉子,车子才又能用了。”说着,她还停下车,让我看看实心轮胎上的钉子。
我问她为何不换个好点的车子,她说卖个废品,旧车子就可以,不必要浪费买新车。我想母亲应该是不想给我们增加负担。我理解她为什么这么做。父亲生前曾任镇上教管会的副主任,完全可以找人把母亲从农村户口转成商品粮户口,然后在镇上找个事儿干。但父亲天性耿直,不愿求人,所以母亲就一直在老家干活。后来我结婚生女后,母亲为了帮助我照看女儿,才从农村来到我工作的城镇,不再做庄稼活。那时母亲不仅帮我带孩子,还贴钱给我买菜买粮,帮我做家务。
可是几年前父亲生病,我和妹妹的生活一个比一个拮据,只有弟弟条件较好。那时父亲几十万的花费都是弟弟和弟媳一力承当的,可是仍没能救得了父亲。父亲走后,弟弟又花钱好好地安葬了父亲。弟弟虽没说什么,但母亲总觉得愧对他们。为了帮弟弟带小孩,母亲开始跟弟弟一起到鱼梁洲生活。她觉得一家几口不能全靠弟弟,总想力所能及地做点事。年龄大了,不能工作又不能再干农活了,要想有点经济收入,便开始捡废品。弟弟很孝顺,他并不愿母亲去捡废品。但考虑到母亲这样做会觉得自己有价值,也有生活的乐趣,他便没有阻止,尽管这会让他落下不孝顺的名声。而母亲呢,从那时便开始了捡废品。我与妹妹与她一起外出时,也会帮她捡瓶子。
且言且行,终于来到了废品收购站,里面还有人在卖。我看了看别人卖的纸壳,明显用水浸泡过。我想起路上母亲说的,不少卖废品的人为了多卖点钱,都把要卖的废纸、书、纸壳子打湿,但她从来没那样做过。
轮到母亲卖废品了,我帮着把废品从车上卸下来,放在磅称上。杂七杂八的东西合在一起,共卖了四十七点八元。收废品的人慷慨地给了四十八元,大都是崭新的五元票子。母亲满脸微笑地把钱拿在手里,仔细地数了数,又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红手帕。那手帕,早就褪了色,一看就是上世纪的产物。母亲把手帕展开,里面是卷在一起的毛票或元票。母亲小心地把所有的钱按面额大小理顺,卷好,然后把它们放在红手帕里。再小心地把红手帕卷起来,然后放进口袋……
归途中,母亲骄傲地说:我这个红手帕可包过上千元的钱呢!接着又叹息,现在的物价太贵了,没几天,她已用了几百元。她说,现在基本上不问弟弟要生活费,弟弟主动给她,她也不要。日常开支就是我每月按时给她的五百元生活费和她卖废品的钱。
我的眼睛有点酸涩,母亲一家大大小小五口人,一个月的生活费才五百多!我不知道她是怎样做到的。我自己呢,自从家里做了生意,生活条件也好多了,每次多给她钱,她都死活不要。我无言,把眼泪逼进眼眶,不让它们流出来;把喉咙哽住,不让哽咽声外溢。
母亲今年已经七十四岁了,既要帮弟弟带老二,又要帮弟弟送老大去市内上学,还要帮着做一些家务。母亲八岁丧父,十一岁丧母,是她的叔叔把她带大的。与父亲结婚后,贫寒的家境,让她没过上一天宽裕的日子。为人母后,因为要供我们姐弟三人上大学,她勤俭持家,日夜操劳。现在,我们姐弟三人日子过得都还可以。原本她可以享受一下老年时光,过一下轻松自在的生活。但她不想成为弟弟的负累,有时间仍去捡废品,贴补家用。不曾想,也因此而摔折了腿骨。幸好治疗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
望着母亲瘦小苍老的身影,我庆幸母亲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母亲叹息,“以后是真正再也不能捡到废品了,因为到了七月,他们就要搬到新买的房子去住。住那里,弟弟、弟媳上班都近些。但那里的房子小,又是高层,根本没有地方能放废品。到那时,真的就要失业了。”我听后,无语。我能说些什么呢?我只能在心里默祝,希望母亲一切都好,老有所乐。
请继续在八一展示您的才华!o(* ̄︶ ̄*)o
祝您生活愉快!佳作不断!o(*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