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贺星龙的账本(随笔)

编辑推荐 【春秋】贺星龙的账本(随笔) ————观《榜样3》有感


作者:五木居士 童生,55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61发表时间:2018-12-01 16:27:01
摘要:乡村医生贺星龙,不忘初心回乐堂。 踏破铁鞋钻山沟,骑着摩托到村庄。 风来雨去十八年,治病救人苦且忙。 不收诊费不赚钱,只为乡亲送安康。 共产党人皆能此,何愁祖国不兴旺?


   贺星龙,山西临汾大宁县乐堂村的最美80后村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榜样,“不忘初心”的共产党员的典范。为了信守当初的一句承诺,他在卫校毕业后放弃了在县城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成了村里第一个医生。
   1996年,正当贺星龙考上卫校,却因家里拿不出3000元的学费而准备放弃学业的时候,是村里的乡亲们用一张又一张满是折皱的零钞帮他圆了大学梦。善良朴实的乡亲们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贺星龙学成后能够回到村里行医,因为村里没有专业的医生。
   毕业后的贺星龙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没有辜负村民们的希望。回到家乡的贺星龙没有拒绝过一次出诊,不管是山大沟深,不管是风里雨里,也不管是白天黑夜,只要有人需要,他都会随叫随到。18年来,贺星龙出诊17万人次,背烂12个医药包,骑坏了7辆摩托,行程40万多公里……而最令我感动的是贺星龙烧账本的那一个细节。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村里很多村民都很贫困。尽管贺星龙不收诊费,药费也只收成本,但还是有很多人付不起药费。面对这种情况,贺星龙是能免就免,能赊就赊。十多年来,他记了满满的二十多个账本。考虑到乡亲们的具体情况,贺星龙索性将一些老账本付之一炬。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战国时期冯谖烧“账本”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国相孟尝君手下有个食客叫冯谖,他足智多谋聪明善辩,被孟尝君派往薛地收债。冯谖到了薛地,他见欠债者都是贫苦庄户,立即以孟尝君的名义宣布债款一笔勾销,将各户的债务契约烧掉了,并美其名曰是为孟尝君“买了仁义”。冯谖所烧掉的只是富可敌国的孟尝君(而不是他自己)的财产的九牛一毛,是为孟尝君谋划保命的手段,是为孟尝君有朝一日失宠之后寻找退路。而贺星龙烧掉的则是他自己的账本,是他多年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是他一家人赖以生存的生活费。他烧掉这些账本,不是虚伪的沽名钓誉,而是真正的仗义疏财!这是一个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济世救困的壮举,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榜样!这样的境界,这样的胸怀,岂是冯谖之辈能望其项背的?
   赞曰:
   乡村医生贺星龙,不忘初心回乐堂。
   踏破铁鞋钻山沟,骑着摩托到村庄。
   风来雨去十八年,治病救人苦且忙。
   不收诊费不赚钱,只为乡亲送安康。
   共产党人皆能此,何愁祖国不兴旺?

共 9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字数不多,但意义很大,值得大家认真阅读。我们的社会,已经算是小康,可是,还是缺少本文介绍的“贺星龙”。现在,许多人接人待物,所讲究的就是金钱,以至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情况,造成社会道德滑坡。本文介绍的村医贺金龙,大学毕业后回村里当医生,为劳苦农民治疗疾病。十八年,出诊17万人次,背烂12个医药包,骑坏了7辆摩托,行程40万多公里,由于农民中有人连药费也付不起,他记录了二十个欠款账本。为了免除穷苦人没有归还的能力,居然将二十个账本全部烧掉了,而他自己的生活却是“很拮据”。这样的人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品德。问好作者,写了这么好的一篇正能量的文章!【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