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小螃蜞(散文)
秋天的螃蟹又肥又鲜,梦中都想“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苏东坡)。”当你品味“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红楼梦》)的时候,你却忽略了螃蟹的族亲螃蜞。一般人认为螃蜞没有螃蟹的高大威猛,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蠢货。螃蜞择江而居,江水就是养育它的乳汁。它只是因为身材小才让人不屑一顾,其实人们忘了一句话“浓缩的才是精华。”
大概在一九九四年,我们几个人在长江第二拆船工厂做安保工作。在这里睁开眼睛就是长江和芦苇滩,闭上眼睛还是长江和芦苇滩。当时并不知道芦苇滩中藏有宝贝,也看不到有人捕捉螃蜞,只是时不时地看到螃蜞大摇大摆挥着大钳从你面前昂首挺胸走过。
到了秋天,每当夜色降临,芦苇滩里的小螃蜞就会密密麻麻倾巢出动。它们浩浩荡荡横冲直撞,秩序井然相互礼让,那种和谐友好的氛围令人惊讶。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比人似乎更理性,横行却善让道。面对灯光它们并不畏惧,我的地盘我做主,谁惹我,我的大刀就会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天生就是勇士,你的存在它们不以为然。那时候条件并不好,想吃好的也没条件。面对如此垂手可得的大餐大家只是痴头白眼地观赏这《动物世界》里也难得一见的奇特风景,那时大家都说:咱们宁可偷偷摸摸地弄点小鱼也不让小螃蜞损了二两酒。现在回头想,那时我们都是一群白痴。
螃蟹永远没有螃蜞的清高,螃蟹有水便是娘,不管死水活水。唯有江水孕育着螃蜞,它们没有江水不吮,没有芦苇不居。芦苇是它们的营养快线,又是保护它们的天然屏障。农村灌溉都是江水,灌溉渠两侧都长满了芦苇。那年初夏,大队组织人员统一整理灌溉渠,公益事业人人参与。有一天,我们队里的几个同龄人在一起,修渠变成了挖螃蜞大赛。那时螃蜞还在蛰伏,一锹下去最多的洞内有三四只螃蜞。记不清是谁建议,大钳用油煎味道很不错。于是我们只取螃蜞大钳,很快就弄了一小瓷盆。放工后,我们几个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邻居家开启美食之旅。经过一冬的排泄螃蜞体内毫无杂质,不像秋天最肥的时侯还是很苦涩。大钳肉玲珑剔透,肥而不腻,细而精致,爽口生津。这是第一次真正品味小螃蜞的滋味,当时就后悔,后悔这些年在江边白白放弃到嘴的美食。
得一想二,鼻子拉了丈二,这是一句贬义话,对于喜欢美食的人恰是十分适当。后来,每当春天芦苇吐芽时我就会扛着大锹到焦港河边去挖螃蜞,错过时机又等来年。挖回来的小螃蜞加点辣椒、花椒、白酒……一道美味的醉螃蜞就可以上桌。那蟹黄虽小,味道却远远胜过了螃蟹和大闸蟹。为什么蟹黄包都是用的小螃蜞黄,就是因它的鲜美让螃蟹大闸蟹望尘莫及。
后来长江还有焦港河两岸都用预制块驳得严严实实,曾经的浅滩也被清理加深,所有的渠道也变成了防渗渠。正是如此,螃蜞失去了美好家园,美味也只停留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