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往事】创作要无愧于时代(随笔) ——学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没有诗歌的隽永空灵,没有小说的扣人心弦荡气回肠,更没有散文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丽,也没有报告文学的激动人心。
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不是由着自己的喜好和兴致而为,一开始我是带着为了完成黄冈巴河文化学会张卫生主席交给我的“任务”,目的性,强迫自己去一字一句耐着性看下去的。
读着读着,不知不觉慢慢竟被习总书记的博识和精深的见解吸引了,体会到他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名著名言为己用,科学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定方向、立纲领,点问题、提神气,表达体现了党对文艺工作的新思想、新判断、新要求,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作出了全面部署。与我们党的文艺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是当代中国文艺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思想升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思想光芒,是指导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文献。无不透着睿智和才气大气的领导风范。读得我热血沸腾……
历史的巨轮已驶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时代,其发展速度与影响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新技术平台大大拓展甚至颠覆着当今社会的大转型,非常传奇和诡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窗口,引领今天的文艺超越传统,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正改变着一切,也包括文艺,由于新的态势还没成型,我们的一些文艺作品,沉醉于玩弄形式技巧,缺乏表现“心灵”的深度,甚至还有一些作品胡编乱造,牵强附会,粗制滥造,或者太精巧,太华丽,却缺乏筋骨,气势,没什么力量等等许多偏差和不良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的讲话很是及时,科学地为新时期文艺作导向。
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字字珠玉,句句精辟。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在习总书记洋洋洒洒精辟论述,旁征博引,主题鲜明论证中,一再阐明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把对文艺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文艺和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并作重强调和指出: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一、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习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是我们党总结多年来领导文艺工作经验作出的深刻结论,充分表明当在领导文艺方面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新的高度。
党对文艺的领导,就是组织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始终不渝地面向人民群众,自觉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从而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把握了这个立足点,党和文艺的关系就能得到正确处理,就能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生命线。新的形势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这是个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决不能动摇,绝不能含糊。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向导
习总书记重申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的天职。这既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一脉相承,又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经过认真理解,我懂得,为人民创作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