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警】悼念二班长杜宽(散文)
25日,得悉二班长杜宽在前不久去世的消息后,我的心一直隐隐作痛。去年,在我们去他家看望他的时候,他老伴说的话就曾使我心酸不已:“你们要是明年来的话,恐怕就见不着他了。”这不真的被她说中了么!
去年,为参加4月9日的淮南战友联谊会,我们响水四位战友杜平原、徐保池、王从法和我提前两天出发,绕道安徽五河,为的是拜访一下那里分别了四十多年的众多战友。他们1968年入伍,是早我们两年的老兵。
4月7日中午,老首长武怀刚、郭善柱和陈正求、吴垒、袁承佩等战友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晚间,杨其凤、李兴涛、阚克功等战友也参加了会聚。听说二班长杜宽患病在家,我们决定上门看望一下。
8日上午,我们于小镇超市里略备了份薄礼,随老武他们来到杜宽所在的村庄。前后打听了好几个人,才找到他的住图片
所,但敲门多时无应声,许是没人在家。下午2点左右,我们从天井返回时又来到他的家,门开着,李兴涛、阚克功等战友已先到了一步。杜宽患的肾病,上午去医院做了透析。见我们到来,他撑着虚弱的身体,满脸欣喜地伸手和我们一一相握……
1970年,我入伍后被分在勤务二连当文书,杜宽是二班副班长;不久后,班长朱金龙提升了排长,他便接任了班长。二班紧挨着连部的右侧,每天开饭、打水多经过二班的门前,故我和二班的人接触颇多,尤是班长杜宽。
杜宽,大约一米七的个头,挺直的腰板,颇有军人的英姿;他不善言笑,做事较真认理,尤其对军事训练,那可是一丝不苟。我曾见过他给全连战士演示刺杀的基本动作,那真叫“立如松,动如风”!从出枪突刺、上挑下劈,左挡右拨到转体收身,那是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顺畅!大概他是得了老班长朱金龙的真传。
对工作,杜宽同志也很认真负责。二班的全体同志在他的带领下,各项任务完成的都比较出色,是经常受到连里表扬的。工作中,杜宽同志善于思考,处变不惊,在劣境中能变不利为有利。记得71年11月份,《新芜湖报》曾刊登过我写的一篇小通讯《风管接错以后》,报道的就是杜宽同志利用班里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引发全班查思想、找根源的一场讨论。那是一天夜间,他带领二班去坑道的二号口作业。由于个别同志的一时疏忽,不慎将坑道口的风管接错了位置,造成作业面的一片忙乱,以致影响了当班的施工进度。就此,他引导全班展开了讨论。他把“接错风管”与铁路扳道工“扳错道岔”作比,让大家认识到工作责任心的重要,从而使全班同志自觉端正工作态度,克服麻痹思想……
和杜宽在一个连队相处三年,他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很敬重他的为人,他心胸坦荡,耿直无邪。离开部队的四十多年里,他是我经常怀念的战友之一。在《三天洞蛇影》《战友情结》的回忆文章里,我不止一次的提及过他。去年,能在他的有生之年,于他的家中见上他一面,也算是欣慰的事。不过,猛地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仍是难抑悲情,遂作此短文以为悼念。
于此,愿天堂里的杜宽老战友安息无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