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新四军团长王良太在东北(散文·旗帜)
2018年11月2日,是沈阳解放70周年纪念日。前几天,我有幸参加由沈阳八一校友会举办的纪念辽沈战役胜利暨东北解放7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上,王良太次子王东川讲述了父亲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仗,以及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的主要经历:
1945年10月8日,不满29岁的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团长王良太,奉命率部离开苏北根据地,急行军进军东北。因山海关被国民党军先期占领,改于11月19日从冷口出关,当时,日军刚投降,东北乱成一锅粥。部队过建昌,驻锦西冮家屯等待师部。
11月 25日,师长黄克诚率师部到达。旋即传来,林彪带领的延安支队在虹螺岘被敌人包围。师部命令二十二团,火速前往救援。王良太得到命令后,赶紧集中各营在建昌一带缴获的马匹,组织了一个百人轻骑队,飞奔虹螺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一个冲锋,杀散围兵,为林彪队伍解了围。在1947年哈尔滨参谋工作会议上刘亚楼参谋长曾专门就此事向王良太转达了林彪的好评。
这一仗,鼓舞了全团士气。王良太和二十二团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艰苦卓绝的东北解放战争。三年里,王良太和全团指战员经历了东北战场所有战役和大的战斗,英雄部队也在战斗中不断成长。
1946年 1月12日,奉西满分局命令,王良太带二十二团一路向北,攻占卧虎屯、通榆、洮南、白城子等地,实现了把西满和北满根据地连接起来的任务。
1946年11月 王良太任东北民主联军二纵五师副师长时,参加“一下江南”。过松花江打靠山屯,消灭敌军一个营。此次战斗,林彪、谭政带来一个野炮团、一个坦克连(共3辆坦克)在五师实践步炮、步坦协同作战。步炮还好,步坦就不行了。由于驾驶技术不熟练,战斗一打响,三辆坦克一辆开进了茅房,一辆掉进了沟里,第三辆就去拖。步兵等不急,自己冲了上去。这也是我军打现代化战争的序曲。
1947年2月“二下江南”后,王良太任二纵副参谋长。10月秋季攻势中,随四师十二团担任前卫。10月15日夜,在季家堡子发现敌情。他指挥十二团团长颜文斌、政委尹培良立即将敌人包围堵截。同时向纵队请求支援。天亮时分,带增援部队上来的吴法宪政委高兴地说:“老王,战机抓得好哇!你辛苦了 。”此战,歼敌一五零团2000余人。
1948年秋参加辽沈战役,10月27日,随先头部队攻到沈阳新民浑河南岸。驻守北岸的国民党一个青年军眼看抵挡不住,指名要向“二纵”投降。王良太过河,代表二纵“长官”受降。王良太趁搜捕残敌间隙,与四师师长胡继成相约,去敌卫戍司令部附近浴池洗澡。恰遇敌五十九师师长在此躲藏,随即劝迫其率全师缴械投降。为沈阳解放画上圆满句号。1948年底,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途中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9军115师师长。
父亲王良太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战争年代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和平年代在国家遭遇严重困难时期 ,发现和培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代精神楷模。
王东川讲述父亲的故事结束后,又有十多名八一同学发言,讲述70多年前发生在辽沈大地上的战斗岁月。他们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