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往事】中学往事(散文)
一
翻开尘封的日记,拂去沉积的尘埃,映入眼帘的是一本泛黄的日记本,我的记忆闸门也随之被打开,回到二十年前的初中时代……
在那个缺衣少吃的年代,我们上学都是母亲给我们馒头,每周六天,我只拿十二个馒头。母亲总是让我多拿一点,可是看到家里总是揭不开锅,粮食也不多了,一年只有几袋麦子,还要交公粮,所以也不忍心多拿,总是对母亲说:“够了,我一天平均吃两个馒头。”随后再装一瓶油泼辣子,虽然辣子是用油泼的,可里面的油少之又少,用筷子夹出来干巴巴的。就这,母亲还是倒的油最多的,平时家里炒菜,只倒几滴,再加点水,算是油水炒菜了,虽如此,我们却吃得津津有味。
上学时,母亲用布袋子给我们装好馒头,塞上一瓶辣子,我们就骑自行车带着上学了,这些馒头是当作我一周的口粮。那时学校灶上没有伙食,只有个烧开水的师傅,给学生们溜个馒头就行了,有时放学去的晚了,连馒头都被人提走了,只有饿着肚子的份了。
还记得年后刚开学,母亲给我带了家里仅有的几个白馒头(平时蒸的馒头比较黑,除非过年,馒头能白一点),里面各夹了一片肉,到了星期三,馍都有些发白长毛了,我就用网袋装了几个馒头,放在灶上的笼屉里,然后就上课去了。等到放学后,我匆匆忙忙地去提馍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问灶上那个师傅,他也不知道是谁提走了。我伤心地哭起来,要知道,那些馒头是母亲专门给我拿的,她们都没舍得吃一个,全给我拿来了,可我就这样给弄丢了,以后这几天该咋过呢?后来还是同村的XX借给我几个馒头,不然又要饿肚子了。
因为离家太远了,有二十多里,又没有通讯设备,家里根本就不知道我在学校发生的一切事情。我越想越难过越生气,气得我后来干脆不去灶上溜馒头了,馒头再发白、长毛,都不去灶上溜。擦了再吃,就着一点干辣子,不论春夏与秋冬,都是如此。冬天馒头冻的像砖块,也要硬啃着;夏天,馒头放不了两三天就长毛了,只好擦擦再吃。
还记得有一次,母亲见我老啃冷馒头,就专门烙了些石子馍,可到了星期三,全长毛了,擦了又接着吃,可刚过一天馍里面又发霉了,我也舍不得扔,只好把放馒头的箱子搬出来,连同馒头一起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干了就不长毛了,就又能吃了……
虽然吃着长毛发霉的馒头,可我从来没有抱怨过,甚至更能体会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平时父母在家省吃俭用,每周总会给我两块零用钱,可我却舍不得花,除了买一些学习用品,其余的全部又带了回来。当我把钱又塞给母亲时,母亲却含着泪哽咽说:“傻孩子,你咋不花呢?给你拿的钱就是让你花的。”“我不用,用的时候自然会花的。”说着就跑开了。
母亲无奈地摇摇头:“傻孩子,怎么这么傻呢?”可我就是这么傻,天生的,心里老是惦记着我们那个贫苦的家。
家庭的贫困并没有阻止的学习的脚步,相反,我更加努力学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读书;晚上,我点着蜡烛学习,直到别的同学都睡了,我才最后一个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还被语文老师推荐为语文科代表。那一刻,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更激起了我对语文的爱好。初中三年,我一直当着语文课代表,那是我初中时最自豪的一段时光。
虽然学校生活是如此地艰苦,但我并没有抱怨过。相反,它造就了我坚强乐观的性格。尤其是成家以后,对饭菜,从来就没有抱怨过,不是我固执,可总是想起那时候上学吃的那些饭菜,如今太满足了。如果我拿过去和现在对比,可能年轻人是反感的。但这种思维总是左右着我的思想,简单的对比,我可以找到如今的美好,这样的简单,我喜欢,不抱怨,不计较,不攀比,所以这些幸福的要素都具备了,我还要什么呢!
二
还有一段记忆,令我刻骨铭心。在一个周日的下午,我早早地就去了学校,趁着还没上晚自习的空闲时间,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校外野地里去玩。
虽然都已经是深冬了,可阳光依旧暖暖地照着,一点也不觉得冷,照在人身上很是舒服。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麦苗儿却还显得异常的精神,好像还没有进入休眠状态。
干枯的草丛间,几只麻雀不停地探出脑袋东张西望,机警地环顾四周,时而飞起,时而落下,时而飞钻进草丛,时而又落进麦田……它们的身影,轻快而敏捷,为枯燥的冬日增添一份生机。
正被眼前的景色吸引着,其中一个同学说:“咱们来跳远比晒吧!看谁跳的远。”“好!”我们几个异口同声地说。于是,比晒开始,我们一起站在土梁边上,挨个儿往下跳。下面是一个好大的土堆,长了一些杂草。刚开始往下跳的是小新,只见她双腿并拢,屁股稍微下蹲,胳膊往后一伸,双脚用力往后一蹬,身子向前一倾,“嗖”地一声,她就一下子飞了出去。我还没回过神来,她早已站在那个土堆上了,正对着我们笑呢!我们几个立刻为她鼓起掌来。
接着,我们几个一个接一个地跳着,最后一个轮到我了,我刚跳下去,不知谁喊了一句:“人来了,快跑啊!”那几个同学都四散逃跑了,我刚准备往前跑,没想到后面被人牢牢地拽住,怎么跑也跑不动。当我回过头来,只见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怒目圆瞪,狠狠地盯着我,吼了一声:“跑啊!怎么不跑了?你知道你们刚才跳的那个土堆是什么吗?它是我父亲的陵墓,看被你们毁坏成啥样了?”我一听,吓得不知所措,“我们不知道,那是你父亲的陵墓,还以为是一个土堆……”我战战兢兢地说。
“别啰嗦,你们这个行为是非常严重的,是犯法的。”一听“犯法”二字,我更害怕了,眼泪都急出来了。“要么赔一百元钱,要么别走,在这儿呆着。”两者选择其一,那人要我们看着办吧!
天哪!我哪有那么多钱啊!家里的境况我又不是不知道,缺衣少吃的,哪有钱赔人家啊!可是呆在这儿,天马上就要黑了,守个陵墓,我不被吓死才怪呢!
我被吓哭了,越哭越伤心。那个人和我僵持了一会,见我是一个学生,肯定没钱赔,再继续僵下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最后他放下狠话:“如果再看到你往下跳,非打断你的腿不可,下不为例,回去吧!”“不会的,也不会有下次了,”说完,我撒腿就跑,也没敢回头看,一口气跑到了学校,到教室门口时,都早已上自习了。看着我气喘吁吁的样子,老师还以为我刚来学校,啥也没说就让我进来了,再回头看看那几个早回来的同学,她们一看到我,把头埋得更低了,我狠狠地瞪了她们一眼,就从书包里掏出书,大声地朗读起来……
其实,事后我一点也恨不起来,不恨同学撒腿就跑,趋利避害就是,也都是女孩子,我理解她们。我也恨不起人家坟主,祖宗在脚下,虽然踩不坏,可在谁心中都是一个疙瘩。从这个事上,我想到了与人为善,想到了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真的,这些做人理念的获得,没有来自灌输,而是亲身经历所感所得。
现在回想起来,忍不住会笑出声来。我的初中生活,有苦也有甜,有笑也有泪,充满了心酸,充满了令人发笑可又恐惧的传奇色彩,充满了太多难忘的记忆,它像一股涓涓细流,时刻滋润着我的心田……
往事如烟,曾经掠过我的发际,我嗅到的成长味道,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