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蓝】从吃橙子滴汁想到的(随笔)
在我们南方,吃橙子是不像吃柑子那样的。吃柑子一般是先将外皮剥掉,然后掰开果瓣,一瓣一瓣地吃。而橙子之外皮极不易与果肉分离,果肉的瓣与瓣之间粘合比较紧,也不易分离。所以我们吃橙子时是不剥皮的,是用刀直接将果子切成一瓣一瓣的,然后双手分别捏住那些切瓣的两个尖端,再咬住果肉并稍扯一扯,当果肉与果皮完全分离后再吃掉果肉的。这个吃法在我们南方很普遍,连小孩都会。
当然,我也是这样吃的。今天,我与一位朋友一起吃橙子,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他吃橙子怎么一点果汁都不滴出嘴角来呢?他面前的地板干干净净,一点滴痕都没有。而我呢,地板就有点点斑斑了。我顿时惭愧起来——都退休了,还不会吃果子呢!联想到以往我吃西瓜的情况,我时常常托着一只盘子类的器物在胸前,以防果汁污染了我的胸襟。此时想起这,内心之愧就更加一重了。
难道这吃果子之中又有个什么奥妙我没有掌握的吗?我想问问朋友这是怎么回事,然而觉得这问题太“小儿科”了,不好意思——虽说不耻下问是美德,但毕竟难以开口。我正在走神,忽然想到平时在家里吃这些果子时,老伴也是没有像我这般的麻烦。
那还不容易?我想,回家一问老伴不就知道了。于是我立即坦然起来。
我问了老伴,她笑道,这有什么好问的,一下口就迅即吸汁而咽,哪有滴汁的道理。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自悔平生都没有这样吃过,这方法原来是那么的简单,可我为什么却没有意识到呢?难道真的中了我们壮族人常用的贬语——“连吃都不会”了吗!于是我心中得了一句:“人有千智,必有一拙。”接着又得另一句:“大智者必有小愚。”
也许大智者平时只注意大问题和别人的问题,而常常忽视了小问题和自己的问题。
后来这个小小的问题却在我脑海里落了根,使我不时想起。一日我回忆起二十年前,我在桂林熊虎山庄看到的老虎扑吃活牛的情景:那里养着几只东北虎,为了让那些老虎能保持森林生态原有的野性,人们每隔几天就将一头活牛放进虎园里面去,任由那些老虎追杀撕咬捕吃。那场面相当残忍,在此我很不愿细说了。然而当时我就有个疑问的:为什么那些老虎咬破牛颈却不见一滴鲜血流出呢?难道咬不对血管?难道那些牛没有血?现在我明白了,这与别人吃橙子吃西瓜是一样的,它一下口就用力吸血吞吃了,所以滴血不漏。它这样做,我想它大概有两个目的,一是不愿让最精华的营养成份——血液流失了。二是这样做能够加速猎物的死亡,以尽量节省搏斗的力气。
现在我可以想像得出,那些老虎和野兽们,在咬着猎物的瞬间,它们必定用抽空机般的身躯以最大的吸力试图一下子吸干了猎物的血液,以致猎物衰竭瘫痪而死。
在《动物世界》的影片里,我只看到老虎们总是紧紧咬住猎物的颈部不放,我只知道它是想使猎物窒息而死,却不知道与此同时它在用力吸吃猎物的血液。老虎这是“双管齐下”,这是它捕猎的“高招”,而我却没有发现它暗中的“双管齐下”。
在人类的生活中,我们往往被现象所迷惑,我们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人类社会中,一种现象掩盖另一种现象的情况,是不乏其例的。
从“正”的方面去想,有很多例子。比如两人拉大锯锯木头,表面上看是一推一拉的,其实两人在推拉的同时都是施加向下之压力的;比如有个人整天翻书读报,好像很悠闲,其实他在醖酿创作长篇巨著呢;比如有个人整天去市场逛逛,好像很无聊,其实他在考察行情,准备开商店呢;比如有个人经常光膀子在雪地运动,在别人眼里他好像在显能,其实他在计划攀登珠穆朗玛峰呢,等等。人们只知道某人在做一件事,却不知道他同时在做另外一件事。
从“邪”的方面去想,也有很多例子。比如在当今社会里,那些大贪官,表面上他在努力的为民众工作,但在此同时,他却用力吸取民众的血汗,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又比如在国际关系问题上,也有使用这种手段的。那些贯行霸权主义的大国,在与其他大国的搏弈时,表面上看他用的招数不怎么样,易以反击,然而他暗地里却另使狠招,只是人们不易觉察而已。
此外,我又有另外的心得。我想,常与朋友玩玩,有时也会得到什么启发的;人只要不自我封闭,只要多出去走走,就会变得更聪明起来。
(2018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