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罗文村的“花花世界”与涂鸦艺术(散文)
一
罗文村原本是洞庭湖边一普通村庄,坐落于长江支流藕池河东支河畔的益阳南县乌嘴乡。随着在杭州G20峰会宣传片中的惊艳亮相,以及连续两届国际涂鸦艺术节的成功举办,“罗文花海国际涂鸦艺术村”声名远扬,也迅速成为旅游热门景区!
涂鸦艺术(英语Graffiti),一种诞生于墙面的公共环境下的现场艺术创作,张扬创意、个性与叛逆精神。它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后传播到欧洲、南美洲乃至全世界。翻译中文时根据唐代诗人卢仝的《示添丁》“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被译为“涂鸦”。其实,谁没有信手胡乱涂鸦的童年记忆呢?广义而言,涂鸦乃是人类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不受种族、时空等限制,至少我国史前时期的内蒙古阴山岩画就堪称东方式涂鸦的源头之一,而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壁画亦可窥见其流变的影子。在全球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推动下,这种源远流长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风靡城市半个多世纪的创意图案逐渐走近乡村和百姓,艺术家们拥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曾经默默无闻的罗文村与四季花海、涂鸦艺术喜结良缘,进而助推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大背景下,南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与锐意创新的结果。
2014年9月,为“三新”(新城镇、新产业、新农村)融合而成立了南县洞庭湖生态经济创新示范区(下称创新示范区),罗文村被划入其中。从传统历史、人文积淀、资源禀赋、地形地貌以及群众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罗文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景区打造有机融合,大力改造民居、道路、生活用水、渠道等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由此焕然一新。
二
罗文村土地呈三纵数横格局,村民素有种植油菜的习惯,每年阳春上万亩油菜花盛开之际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赏花踏青。
在罗文村创建“美丽乡村”进程中,怎样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创新示范区管委会经过深入调研评估和多轮头脑风暴,打造罗文村“涂鸦+花海”乡村发展新业态的方案新鲜出炉。
“南县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县,没有自身的房屋特点,农居美化与其跟风随大流地‘穿衣戴帽’,何不大胆创新,敢为人先!”主管领导面对正、反双方的思想交锋,最终拍板定夺。
2015年3月,创新示范区举办了罗文花海民居涂鸦创意大赛,邀请国内知名高校教授、艺术家、文化创意专家组成专业评审团,从全国高校、艺术团体、设计公司240余幅(组)应征作品中评选出一批佳作作为样本,选定长沙几个专业团队在罗文村130余栋民居上进行涂鸦彩绘,占全村民居总数一半以上,既有嘻哈风、抽象画,也有田园风、农耕图,将城市涂鸦文化正式引进该村。
为了让罗文村一年四季有花期,村里引入湖区观赏性花卉荷花和芦苇花,并流转1200亩土地委托专业花卉公司种植向日葵、郁金香、波斯菊等,将四季花海与涂鸦的民居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此外,还对花海的主打品种油菜花进行改良升级。
2016年8月上旬,阿里巴巴集团专业摄影组为拍摄杭州“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的宣传片,在全国3个素材采集点中选中唯一的县级城市南县,而罗文村因风光秀美兼具独特人文景观,幸运入选其“美丽乡村”代表,最终惊艳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目光,一举成名!
去年和今年的4月,两届国际涂鸦艺术节相继在罗文村隆重盛大地举办,海内外涂鸦艺术大师们把对南县湖区民俗文化以及现实生活的体会与理解,转化为各具匠心、特色鲜明的艺术语言,为罗文村增添了绚丽迷人的亮色,该村的自然生态、风土人情等也通过新闻媒介得以充分展示,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极大发展。
三
据了解,罗文村在做好涂鸦艺术专业性的同时,不断丰富景区的文化属性和内涵:重现朱自清先生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场景,建设极具洞庭湖区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洞庭之心中央广场,打造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罗文花海湿地公园,修建“说百姓事、唱百姓歌”的花海大舞台,满足当地群众和广大游客的欣赏需求。
三年多来,罗文村的涂鸦民居快速增加,已扩展到周边两个村,画作水准也不断提升,成为颇具规模的艺术乡镇、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百闻不如一见。正值盛夏,笔者走进罗文村,仿佛置身于七彩斑斓的梦幻世界,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碰撞出了奇妙动人的火花。
游客可以自驾或乘大巴车抵达罗文村的游客服务中心,这里建有宽广的停车场。游览景区,大家可乘坐电瓶车,也有适合情侣或小家庭的观光式单车,但我以为最佳方式当属步行——这“花花世界”与涂鸦艺术长廊,值得你用脚步去慢慢丈量,全身心地体验和感受。
早过了油菜的花季,芦苇花、向日葵、郁金香联袂绽放也尚需时日,好在大片大片的荷花香远益清蔚为壮观,波斯菊如繁星点缀,无数不知名的小花争芳竞妍。环顾这广袤无垠的花田,你会被它深深震撼,为之心旷神怡,会停下寻觅的脚步,陶醉于花卉们孩童般纯真烂漫的笑靥。很多女性游客或情侣干脆融入花海,尽情拍照嬉戏,过把花中仙子的瘾。
花海中有两桩“奇遇”值得一提:湘籍著名雕塑家黄剑以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为蓝本创作的巨型雕塑“洞庭龙女”,在波光粼粼的湖泊中挥袖起舞似欲乘风归去;还有十多架充满异域风情的粉色风车,让人不禁联想起塞万提斯笔下的游侠骑士堂吉诃德孤身挑战的“风车巨人”。
村里还建设了稻龟、稻鳖共生综合标准化示范基地,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并推出了龟鳖养生菜和龟鳖宴,游客可品尝南县独有的草龟、中华鳖等美味。
罗文花海一年四季都有赏花的主题,随时以“花海”的名义向八方游客发出盛情之约。
四
暂时告别花海,来细细领略涂鸦艺术的无穷魅力吧。
徜徉在民俗休闲文化街,艺术家创作的数十幅3D彩画好生了得!他们在民居的屋檐、拐角、窗户、隔档、墙体上,用一支妙笔让猫、狗、鸡、螃蟹、金鱼、乌龟、小龙虾、老鼠、雄鹰、小猪、波斯菊、稻穗等动植物纷纷“破壁而出”,给人一种非常逼真、强烈的视觉穿透力。
生态美食街以特色坛子菜为主打的罗文风味菜肴让游客大饱口福,它更是该村涂鸦艺术“大观园”:有气势恢弘的鸿篇巨制——往往跨越相邻的几处墙面,近看是两三幅独立的画作,远观又有机连接浑然一体;有就地取材的奇妙创意,比如将房门画做“打火机”,上面爆出夸张的“火焰”;还有不少以电线杆、桥梁、树木、垃圾箱、小木屋等为载体的涂鸦小品和艺术装饰。游客观赏玩味之余忍不住用手机拍照留存,或立即分享到朋友圈……
特有意思的是,一老一小两个村民因其头像被彩绘在自家房屋外墙上而成为村里的“新闻人物”——
一位是耄耋老人杨云珍。她家住村头,一进村就可瞧见她的大幅笑脸,特别生动、醒目。杨云珍接受媒体采访时笑道:“画得好画得像,请别人画还要钱呢,这回我没花钱一天半就画好了,游客看哒都讲好咧!”
另一个是小女孩杨紫衿。她俏皮可爱的形象“上了墙”后,家人用手机拍照发微信,喜得她在浙江打工的爸爸说:“我女儿出名了,像一个小明星!”
有些涉及严峻现实问题的涂鸦作品确实过目难忘发人深思,例如有一幅讲述人类肆意猎杀鸟类,人们的周边全是鸟头,犹如科幻大片里的恐怖场景;还有一幅描画人类从头到脚遍布电气设备,并装上各式喇叭,正不停地制造噪音和烦恼。
我感觉最文艺、最浪漫温馨的,是连续三栋房子墙面的巨幅人物街景画:一群久呆闺房的妙龄女子走上阳台,沐浴着大好春光,她们或凭栏遐思、或侍弄花草、或品读诗书、或弹奏吉他……喜悦惬意之情洋溢在脸上,表现在肢体语言上,均刻画得微妙传神,也寄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愿。
漫步流连于罗文村,畅享民居、花海、涂鸦、湿地水乳交融的生态与艺术之美,在视觉、思维、记忆里逐步升华。
如果将罗文村的旅游事业比作一场马拉松赛跑,那么其卓有成效的创新和实践才刚刚赢得良好的开端,未来持续稳健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必须不改初心持之以恒,投入更多的心血,付出不懈的努力。扩而言之,对于我们个人乃至集体团队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又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呢。
(本文系与方八另先生合作写成,原发表于《湖南旅游》2018年夏季刊。现有所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