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短剧】悟乐游历记 ——11-20集
第十一集(腹内全无、凑不起、不完卷、求签、四等亲家)
场记:1
地点:乡村路上
时间:日
场景:外景
途中,客人给悟乐讲了一个发生在他们乡里的故事:
甲秀才将要参加考试,考前那些日子,秀才日夜忧郁,于是妻子便安慰他说:“看你写文章怎么这么为难,好像我生孩子一样。”
秀才说:“还是你生孩子容易些。”
妻子不明白,问他:“怎么见得?”
秀才回答说:“你生孩子毕竟是肚子里有货,而我却是肚子里没有货。”
场记:2
地点:考试场院外
时间:日
场景:外景
乙秀才参加科举考试,被文章的构思难住了,其他考生都拿着考牌出来了,接他那两个仆人,在考场外等了很长时间仍不见其出来。甲仆问乙仆:“不知道写一篇文章大约要多少个字?”
回答说:“估计也就五六百字。”
甲仆又问道:“难道相公胸中连五六百字也没有?现在还写不出来。”
乙仆回答说:“五六百字虽然他肚子里有,不过是零零散散的,一时间凑不起来罢了。”
场记:3
地点:寺庙屋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甲秀才考完后就去庙里求签祷告:“但愿考中六等,不要考中四等。”
庙祝问:“相公说错了,考中四等仅仅是挨打的处罚,怎么求六等呢?”
秀才说:“你不知道,考中六等最多是被赶出学堂,得不到功名。但如果考中四等,考官细看我的文章,一定会把我打死。”
乙秀才考试时文章没做完就交了卷,结果考了四等还挨了打。他对朋友说:“我差半篇文章没做完。”
朋友说:“还好,亏你只做了半篇,如果做完了,考官看到完整的内容一定会把你打死。”
场记:4
地点:农户院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这两个秀才同时考了第四等,在受罚挨打的时候,两个人都在关注对方。
几年后这两个秀才结成了亲家,在儿女成亲那天,两个秀才又见面了。
男方的亲家问:“亲家的脸很熟,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女方的亲家盯着男方亲家说:“我也觉得有些面熟,可是一时又想不起来。”
两人各自低头回想了一会儿,忽然两人同时恍然大悟。
男方亲家点点头说:“哦。”
女方亲家也点点头回敬:“哦。”
第十二集(比职)
场记:1
地点:县衙屋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客人接着讲了两个发生在本地的故事:
乡里甲乙两人同年考中举人,甲被选到翰林院任职,乙被任命为县令。
有一天,甲傲慢地对乙说:“我官位身份高贵,身居朝庭,与老兄做地方官相比我们俩身份很悬殊啊。别的事暂且不说,仅仅待客用的名帖就显得我的身份极为体面,和你有天壤之别。”
乙说:“你名帖上能写几个字?怎么能和我告示上的字比?告示上的字不比你名帖上的又大又的多吗?告示能让各地都知道,百姓无不遵循,但你的名帖却毫无用处。”
甲说:“我出巡时有黄伞和卫士护卫十分显赫,想呀。你可有这样吗?”
乙说:“我出门时有持牌棍的人为我开路,队伍挤满了大街小巷,随从人员多你数倍。”
甲说:“我有太史的印章,上面标有上院,难道你不羡慕吗?”
乙说:“我有朝廷授予的官印,生杀大权由我操纵,看你身处冷官闲职,有图章也没有什么用,谁会怕你呢。”
甲没话反驳,只好说:“总之,翰林的身份值千金。”
乙说:“我做堂时,百姓都称我为青天大老爷,难道不远远的超过你这个‘千斤’?”
悟乐觉得两人是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
第十三集(善忘、品茶、出像)
场记:1
地点:山坡农户院内
时间:日
场景:外景
还有一个患有健忘症的人拿把刀到园中砍竹子,突然想解手,于是把刀放在地下。在园中大便时他抬头看见竹子,就说:“家中想要竹子,此处倒有很多好竹子,可惜没带刀来。”
大便完了,他看见有把刀放在地下,于是高兴的说:“真是天遂人意,不知是谁丢这把刀在这里。”
正在挑选竹子时,又一眼看见地上的大便,便骂道:“是谁狗日的拉的脓血?几乎弄脏了我的脚。”
砍好竹子走到自家门口,却在门外徘徊,自言自语:“这是谁家?”
妻子碰巧出来看到他,知道他又犯病,于是大骂起来。那人疑惑地说:“娘子很面熟,不曾得罪你,如何开口便骂?”
两人正在争吵,此时悟乐路过此地,便过去劝架。当知道了原委,悟乐笑着劝大嫂:“你知道他有病何必计较。”
看到两人不骂了,悟乐问:“大嫂,请问就近有无寺庙?”
按照大嫂指示的方向,悟乐找到了寺庙。
场记:2
地点:寺庙屋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主持用茶水招待悟乐,悟乐说:“这茶好。”听到悟乐这么说,主持给悟乐讲了个发生在这里的茶故事:
一个乡下人进城探望城里的亲家,城里的亲家也是用这种松萝泉水茶招待他,他也是连声称赞:“好、好。”
城里亲家以为他善于喝茶,于是问道:“亲家说好,是说茶叶好还是说泉水好?”
谁知乡下亲家回答说:“是茶水温度好。”
场记:3
地点:农户书房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喝完茶后,乡下亲家到亲家书房中翻阅书籍,一边翻一边不停的摇头。
亲家说:“亲家真是有学问,满屋文章难道就没有让你感到满意的吗?”
乡下亲家回答说:“找了半天,上面没有一张佛像。”
误了不觉脱口而出:“牛头不对马嘴。”
第十四集(书低、监生娘娘、自不识、半字不值、)
场记:1
地点:寺庙院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悟乐和主持正说着话,门外进来一个书生,让书童拿书来,书童拿来了《文选》,他看了看,说:“低了。”
书童又拿来了《汉书》,他看了后还是说:“低了。”
书童又拿来《史记》,他看了看仍然说:“低了。”
一旁的主持非常吃惊说:“这三本书中,你只要能熟读一本,就称得上是博学了,为什么都嫌低呢?”
书生回答说:“我只是吃了酒用书做枕头睡觉罢了。”
主持告诉悟乐,这个书生是不愿呆在家里听老婆啰嗦,借口寺庙里读书学习安静搬到这儿来住,其实他在这里每天只是外出游玩。
场记:2
地点:书生家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这个书生第一次来寺庙看到观音菩萨是个女人像,回家后就对妻子说:“原来我们秀才的地位是这样的高贵,连你的像都早已经塑在了城隍庙里。”
他高兴地穿着大衣,戴着圆帽,对着镜子照来照去。他指着镜子里得意地说:“你看镜子中的人是谁呀,谁知道?”
他妻子对他骂道:“你这个神经病,亏你还是秀才,就连字(自)都不认识了。”
场记:3
地点:书生家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秀才的妻子说他孤陋寡闻,便劝他多读书。
秀才问:“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妻子回答说:“难道你不知道一字值千金的道理吗?怎么会没有好处呢?”
秀才反问她:“难道我连半个字都不值吗?”
妻子语塞。
悟乐点评:“不知为何读书?”
第十五集(兄弟种田、合伙做酒)
场记:1
地点:寺庙室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主持告诉悟乐,此地乡间有许多趣事儿:
有对兄弟性格截然相反,一年他们合伙种田,稻谷熟了后两人商量如何分。
哥哥对弟弟说:“我拿上半截,你拿下半截。”
弟弟很惊讶,认为不公平。
哥哥说:“这也不难,等明年再收时,你拿上半截,我拿下半截就行了。”
到了第二年准备播种时,弟弟催哥哥快下田种稻谷。
哥哥说:“急什么,我今年打算种芋头。”
弟弟无奈,又决定合伙做酒。
哥哥对弟弟说:“你出米,我出水。”
弟弟说:“如果米是说我出,那酒出来后怎么算账?”
哥哥说:“我绝对不会做亏心事,到酒酿好的时候,只要还我这些水就行了,其余的全归你。”
悟乐暗暗思忖:“这个哥哥当的真不像哥哥。”
第十六集(悭吝、独管裤、莫想出头)
场记:1
地点:农户室内床上
时间:日
场景:内景
有个人非常吝啬,得了肺痨,医生给他诊断后说:“你的脉气虚弱,应该用人参补补身体。”
病人非常惊讶的看着医生说:“我没有那么多钱买人参,只好听天由命了。”
医生说:“如果不用人参的话,用熟地代替也可以,它的价钱很低。”
病人摇头说:“费用也太高了,但是,我还是宁愿去死。”
医生知道他吝啬,于是骗他说:“另外还有一个药方,用干的狗屎调和一两钱红糖吃下去也可以补元气。”
病人一听非常高兴,跳起来问一声:“不知道单吃狗屎这味药可不可以?”
场记:2
地点:农户室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这个人病好后想做条裤子,但是又舍不得多出布料,连续找了几个裁缝,都因为太费布最后都没有谈好。最后,却有一个裁缝说:“我只需用三分之一的布就够了。”
这人非常高兴,把布给了这个裁缝。裁缝缝制了一个裤管,让他把两条腿都穿在里面,这人说:“太紧了,怎么走路啊?”
裁缝说:“你那么节省,自然一步也走不开呀。”
他又买了一点布,要裁缝用来做一件马褂、一条裤子、一双袜子,剩下的布还要做个帽子。
最后还是这个裁缝说:“我可以做,而且还要省布,怎么样?”
这人很高兴把布给了他。裁缝做了一个大袋子,把他从头到脚套起来,并用绳子把口封住。对他说:“你要的几样东西都有了。”
那个人在里面说:“太闷气了。”
裁缝说:“碰到你这样的吝啬鬼,自然是气闷的,省是省了,但想出头确实很难。”
悟乐感悟:“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第十七集(十只脚、强盗脚、属牛)
场记:1
地点:县城城门外边
时间:日
场景:外景
有一个官吏,自己很少到关卡上征收赋税,也不懂朝廷税收政策,他自立规定:在本县凡是空手过关卡的人都要纳税,如果有人长十只脚就可以免税。
开始有人想过关,就对把守城门的官吏说:“我是浙江龙游人,龙有四只脚,牛有四只脚,人有两只脚加起来难道不就是十只脚吗?”
官吏听了就允许他过去了。
见到这么好糊弄,又有个人对官吏说:“我是卖螃蟹的,螃蟹有八只脚,我有两只,加起来难道不是十只脚吗?”
官吏也免了他。
不久,有一个徽州的商人过关不愿意纳税,官吏很生气,准备收他的税。商人回答说:“小的虽然是两只脚,其实身上还有八只脚。”
官吏问他:“在哪里?”
商人回答说:“小子是徽州人,叫徽獭猫,猫有四只脚,獭也有四只脚,小的有两只加起来,难道不就是十只脚吗?”
有个乡下人初次入城,不懂他的规矩,不纳税,也没有理由,官吏要带他去见县官,于是将他与悟乐关在一起。他见有木桶悬于城上,就问悟乐:“此中何物?”
悟乐告诉他:“那是强盗的头颅。”
场记:2
地点:县衙院内
时间:日
场景:外景
一行人被带到县衙,乡下人见许多木盒挂在旁边,悟乐知道那里面装的都是前任县官儿离任后的官靴。乡下人不知道却自以为是的点头说道:“城墙上悬挂的是强盗的头,这里面装的一定是强盗的脚了。”
场记:3
地点:县衙县官坐堂处
时间:日
场景:外景
这天恰巧县官过生日,下属打听到他是属鼠的,于是凑钱用黄金做了一只老鼠。
为此县官很高兴,并且对下属说:“我夫人也要过生日了,你们可知道他是属什么的?”
下属说:“不知道,请问贵夫人是属什么的?”
官员说:“她小我一岁,是属牛的。”
下属面面相观。
悟乐偷笑:“什么样的官都有。”
第十八集(退束修、请先生)
场记:1
地点:农庄室内
时间:日
场景:内景
悟乐居住的这家请了一位教书先生,先生才学很浅,水平很低,老是读错别字,主人便和这位先生约定,只要发现每读一个错别字,就扣酬金一分。
到了年终,按照约定扣除了念别字的罚金,先生的酬金只剩下三分银子。主人把银子给这位先生送去。先生大怒道:“我哪里有错?我哪里有错?”
主人说:“你明明错了还不知道错,现在再扣两分银子,你只剩下一分银子了”。
主人的弟媳在旁边说道:“先生辛苦了一年,还是只扣除了一半的酬金算了吧。”
教书先生马上作揖道:“夫人说的太对了。”
主人说:“你又说错了,恰好连这一分银子也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