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歌爱人生(小说)
村里的四叔婆去世了,四叔婆是村里上辈人中最后一个离开村庄的老人,享年九十二岁。印象中,乡亲们几乎都没听到四叔婆的什么愁言怨语过,充塞大家耳膜的是四叔婆那婉转如涓涓细流般的山歌声。四叔婆的高龄也许得益于她对生活的这种乐观态度。
年轻时的四叔婆是一只百灵鸟。生逢乱世的她斗大字不识一个,却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山歌词句张口就来,恰似长江水源流不断。
那年秋天,四叔婆老家村子上的一个姐妹出嫁。那年代那样的喜事场合少不了的就是山歌对唱,歌台很简单。天擦黑时即在堂屋摆上几张四方桌,桌上点上红蜡烛或油灯,再摆些香烟糖果就行。往往都是男方的歌手对女方的歌手,男的对女的。那夜从掌灯时分还不到子时,四叔婆和搭伴就把迎亲方歌手给唱翻了好几拨。眼见男方快熄火了,作为迎亲队伍中一员的四叔公,拉上一个伙伴坐到了四叔婆那张桌子对面的凳子上。四叔公会唱山歌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山里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吼上那么几嗓子。四叔婆见到又扑上来两个愣头青,抿着嘴当头给了四叔公一棒:
输了一拨又一拨,两个哥哥真胆大。世间山歌人人唱,半斤八两莫上场。
四叔公毫不客气地接过尾声唱道:
吃过辣椒才懂辣,两个表妹莫要狂。哥今板凳连屁股,想要撕开难上难。
山歌都是即兴随编随唱,歌词相对押韵,唱着不拗口就行。唱的腔调去去来来也就那么几个简单的音符,看的是你的嗓子吼的圆不圆润婉不婉转悠扬而已。
四叔公和四叔婆那一仗,直唱到大天亮都在伯仲之间,姑娘出门时才不得不散场,两人都露出了依依不舍的情意。照规矩四叔公本来是要和迎亲的人一起抬嫁妆走在前头,可他却磨磨蹭蹭,当他看见送亲队伍里闪现出四叔婆的倩影时,他心情激动地跑过去语无伦次地说:“今晚我还和你来。”听得人家一个大姑娘顿时满脸红霞。当晚在男方家,两人各自找了个伙伴又斗起歌来,一天一夜唱的是精疲力尽,依然未分胜负。四叔公在回家途中,由于太困了,一头钻进了路边的草丛里,倒头就睡了十多个小时。从而闹了个天大的笑话。
四叔婆嫁给四叔公那天,当然少不了山歌宴会。可两人是新郎新娘自然不唱而由别人去唱。没想到四叔婆那边没了四叔婆那颗大树,很快被四叔公这边的唱将给唱的落花流水。四叔婆把盖在头上的红布巾一扯开,步出婚房就开唱,几个回合下来,四叔公这边的唱将给唱的趴下,四叔公也不顾自己新郎的身份和四叔婆对唱了起来,那一唱可谓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开了眼界。开始两人是带着各自为自己这边脸上争光的心里对唱,可唱到后来,两人却唱起了各自对对方的情意绵绵:
……
讲到歌瘾我也瘾,笛子同萧一个音。我俩靠歌做缘分,山歌搭台来连情。
这样讲来差不多,我俩话题又吻合。哥当歌公也高兴,妹当歌婆也快活。
鱼靠大海鸟靠林,茶树花开靠雨淋。妹靠哥来哥靠妹,河水渡船船渡人。
妹是北海双飞燕,哥是南山小杜鹃;今生修成同林鸟,不再啼血为团圆。
……
那一唱唱的是日月见光凤飞蝶舞,是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些个等着闹洞房的年轻姑娘小伙子们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的那一场山歌之唱,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开去,经年不散。
四叔公和四叔婆是恩爱的一对,出门成双入门成对。集体劳动时代,大家累乏了时,四叔公和四叔婆就编起好听的山歌唱给大家听。每当皓月当空或细雨霏霏的夜晚,乡亲们总能听到四叔公和四叔婆家里传出两人对唱的悠扬美妙的山歌声,声声入耳。
四叔婆走了,四叔婆的子孙在给四叔婆做法事的同时,别开生面地召集了乡邻中一些山歌歌手,在四叔婆的灵前唱起了一首首山歌。据说这是四叔婆临死时的遗愿,说要用欢乐的山歌声送别她,要不然去见到四叔公时,四叔公会不高兴的。四叔婆的一生真的应了那句话——“唱着来唱着去”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