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一尊石臼

编辑推荐 一尊石臼


作者:向善平安 白丁,4.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97发表时间:2018-12-24 08:33:23
摘要:钱家老宅一块不起眼的石臼,是钱家长子有福分得的家产,当时有福已经名满一方,妻、子沾光。石臼只是象征性的财产,有福不计较,多年以后,面对自己一心想其子承父业的小儿子的自甘堕落,老人踏着石臼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一尊石臼
   钱家庄现在只有有福老人家里还留着那块石臼,也没什么用场了,只有每年的中秋节前后,庄上的老年人还喜欢用它舂芝麻,石臼里舂出来的芝麻粉细糯喷香再拌上红糖为馅,做出来的烧饼黄软绵酥,口齿留香。
   自从有福和小儿子长顺一家住到城里,钱家老宅就一直空着。
   往年,钱家大儿媳如香会把老宅庭院钥匙交给舂芝麻的人,由他们自己打扫使用。
   但那年八月初十中午,七十多岁的有福老两口从城里回来了——一辆中型卡车,拖回来那么多日用物件,诸如办公桌、橱柜、电风扇、电视机……车停在老宅门前,有福指挥着两个同来的人把车上东西往下卸,这时如香和长喜也急急忙忙来开门帮助卸货。
   有福是庄上的能人:少年时跟着他爹学的泥瓦匠,后来出去闯荡省城,在工地上边做工边自学,三十外岁就成为土建工程师了,等到小儿子长顺三四岁时,秀兰就常常带着小长顺往返于家和有福身边。秀兰每次回来,衣着自然比庄上其他妇女光鲜,脸上也圆润。那时没有出租车,娘儿两个从路边站上下车,还要走上二三里路,小长顺一路蹦跳,老远的庄上的小伙伴就看见了,迎上来,剩下的一段路队伍壮大了,十来个孩子欢天喜地簇拥着一个大人。远远的庄上大人也好奇,等到走近了,笑着说,以为是哪来的贵客!秀兰你回来了。等到家,秀兰掏出糖果给这些孩子,八九岁的长喜老大不高兴,觉得他们分去了自己的美食。长凤脚前脚后地围着喊妈妈,只有长顺早已和这群离别已久的伙伴打成一片。
   那时有福的母亲还在,秀兰外出时,有福的大儿子和女儿就托给奶奶照看,兄妹两个经常为了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有一次两人在院里追逐,长凤不小心摔了一跤,偏偏跌在石臼角上,眼角眉梢处血流不止,把老奶奶也吓哭了,隔壁老二有田闻讯抱起孩子就往医院奔,幸亏医院离家不太远。
   那些年长喜长凤他们的衣着甚至书包也比小伙伴们光鲜得多,有的不懂事的孩子回家闹着要新书包,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一通臭骂。只有有田婶子对家里的一双儿女说:大伯在外面上班家里条件好些,也辛苦呢;大妈去照应大伯就照顾不到哥哥姐姐了,你们羡慕哥哥姐姐穿新衣服背新书包,他们也羡慕你们每天有爸妈陪着呢……
   90年代末,有福退休时,家里的三个孩子都成了家。这时,国家鼓励勤劳致富,村里就有两三个同行的在外面拉队伍单干,有福的门前停过几回小汽车,这些同村的小老弟争先恐后想请有福出山,不用大哥太多操劳,你一年过去指导两三回,或者不用你亲自去,借你工程师证书放在我们那,每年出价五六万不等……不过,有福似乎还有心愿未了。闲了没多久,他自己带着小儿子长顺组建了一支建筑队。不过三五年的时间,竟然又风生水起,在县城买了房,小孙子送到城区的私立学校上学。
   今天,有福怎么突然回来了?
   八月十三了,有田过来把石臼冲洗干净了。忙时种田闲时做瓦匠的有田,看上去比他哥有福老相些。当有福递烟他时,有田发现大哥的烟降了档次,想起以前大哥每年都会带两条好烟给他,平时回来也会给包把好烟,自己一般舍不得抽,有时丢给村头小卖部换两包差些的。下午,第一个来舂芝麻的是姚奶奶,特意请了有田来,有田是舂芝麻的好手!
   石臼其实就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上面大底部小,侧面也不光滑,高约五十公分。内部是圆形。舂芝麻是细致活,一次不能放太多——多了木棒槌戳不到底,还容易把芝麻溢到外面来,必须慢慢来;有田拿着木棒槌在石臼里上下捣捶,那棒槌早已油光铮亮。满院子的芝麻香越过墙头沿着村庄越飘越远。细糯糯的芝麻粉装了一袋又一袋。
   白天,秀兰帮着人家将舂好的芝麻粉装袋子,有福却一直在屋子里写着什么,似乎还像从前一样有算不完的账。
   有福掏出手机拨号:再给老二大电话,要是能回来,我给他做后盾,再拼一把!不得回来了!老太婆笃定地说,畜生呦!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吃了午饭,秀兰去帮如香做烧饼。有福没过去。他知道长喜一直埋怨他偏心长顺,唉!
   有福出了院子,看见有田正在自己家的鸡棚旁边和一个陌生人说话。他也朝那里走,大哥,这个收旧货的人要买我们家的大瓦缸呢,出三百块钱。噢。有福当然知道这瓦缸了,深褐色,不大。当初分家时老妈妈做的主:老大在外面家里缺什么可以买到,就把瓦缸给有田家里盛盛米面;石臼分给有福,当然有福现在住的老房子其实是他自己早年重新翻建的,石臼基本没移什么位置。后来有了各种盛米和面的袋子,有田就用瓦缸喂猪了,后来庄子上家家都不养猪了,二婶又拿瓦缸当鸡食盆喂鸡,一直放在鸡棚里。刚才有田把瓦缸拿出来洗,正好遇见这个货郎。有田说,不晓得旧瓦缸还值钱呢!有福说,先放家里吧,等明天长海回来,你让他带到城里去看看再说。一句话提醒了有田。
   有田家出了古董的消息迅速地在庄子上传开了。
   正在这时听到外面“嘎哒嘠哒嘠——”有人!说着有福立刻起身出门来,发现院门已经被人从外面撬开了,两个人影迅疾夺门而去。什么人?紧跟着出来的秀兰吓得直抖。有福声音又大又严厉,一会儿隔壁邻居包括有田和长喜都赶来了,长喜要报警。报什么警?有福说,什么东西也没丢。来人难道真是探看石臼想偷走?
   长喜连续四五天晚上陪着老爹,如香接秀兰和自己睡。
   但这宗不是案子的“案子”很让邻居们猜测:是什么人来撬门?到底想偷什么?是有福外面的债主?不值得。是长顺闻讯偷石臼?没必要。各种议论。
   过了十天,这天午后,长凤回来,当她绕道后窗喊起了午睡的老妈,未及开门,却听到院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原来有福老人垫着石臼上方屋檐口垂下的晾衣钩自缢了。白发苍苍的秀兰抢天哭地,庄子上人们唏嘘不已:告老还乡不到两个月,有福老人走完了自己个人生!那些曾经或多或少得到过有福帮助的人纷纷前来帮忙、吊唁!也就在葬礼上,人们见到了好长时间没回来的钱家二儿媳,钱家小孙子也长及他妈妈肩膀高了,但终没见长顺回来。
   钱家老宅衰败了。
   又过了几年,渐渐地又有人来舂芝麻了,小院子里又飘来了久违的芝麻香。然后有一天,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小伙子来到长喜家,如香告诉人们:长顺家的,刚上大学,特意来看看奶奶和我们的。八十岁的奶奶根本不认识他了,当得知是小孙子长大时,两行浑浊的泪立刻从秀兰眼里滚落下来。
   这年冬天,一条规划中的铁路由南向北要经过这个村庄。拆迁!霎那间,一个代表着崭新和富裕的词,让这个小村庄沸腾了。然而更沸腾的是有拆迁工作人员说钱家的石臼可能是一块陨石。啊,钱家真的像他们的姓氏一样有钱!小村庄再次炸锅了。
   长喜约了妹妹长凤,假如真是陨石卖的钱三家分。当地博物馆来人了说:石臼的密度是很大,比一般的石块重的多,但是不是陨石,要进一步研究,他们看重的是石臼代表的石器时代对乡村文明的影响。当四五个男子抬着石臼往外走时,有一个人说石臼底部有东西,像卷起薄膜带。到车上,长喜低下头从石臼底下撕下了紧贴在那里的塑料薄膜包着的纸片。原来是有福的遗书。
   说起来更神了,当年长凤摔伤后,有福想把石臼移出院子却没能搬动,回城后无意间和省城的一位专家说起过,专家调侃说,可能是陨石吧,又重又值钱呢!当他卖房抵债时,他也反复想过请人来鉴定,但最终放弃了。偶得万贯家财又怎样?自己的家还像家吗?自己的三个孩子就是没有弟弟有田的孩子出息……老人在悔思中立下家训:一、子成长,父母陪。二、兴家业,勤读书。三、男有为,戒嫖色……这时长喜的手机响了,是上大学的侄子打来的,他说如果石臼真的有价值,他和妈妈商量了,把他们的那份捐献给国家,这些年国家、社会对他们资助太多太多了。长喜一面接着电话,一面看着拖运石臼的货车慢慢的开走……

共 30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石臼见证着钱有福一家的兴衰成败。石臼只是一个臼芝麻的器物,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却因为石臼的主人钱有福从兴到衰的命运走向,赋予了石臼一些特别的人生意义。当年,母亲给他和弟弟有田分家时,考虑到那口瓦缸用处多些,就分给了有田盛粮食用,而石臼处在有福翻盖新房后的院子里无法随便移动,便就势分给了有福。可那石臼也是村里人共用的,谁家想做烧饼时就用它舂芝麻,石臼里舂出来的芝麻粉细糯喷香再拌上红糖为馅,做出来的烧饼黄软绵酥,口齿留香。有福后来在外面做工程被人家骗去了二十多万,只好卖掉城里的房子回到老宅里住并且踏石臼自缢了。一篇很有人生内涵的微型小说,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12-24 08:53:10
  一尊石臼见证着钱有福的生死兴衰,很有内涵的小说,欣赏了,问候向善平安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向善平安        2018-12-24 13:55:39
  感谢武老师点评斧正!谢谢鼓励!
2 楼        文友:張生財        2018-12-24 14:21:07
  很好之文,赞!(上下临居)
回复2 楼        文友:向善平安        2018-12-24 16:03:56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老游湖        2018-12-30 20:16:46
  一尊石臼,只能算是一点纪念罢了!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人间,揽经史子集,只为敷衍成一则小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