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隐形的爱(散文)
我是宁静的港湾,你是船;
一次次看着你扬帆,一次次等着你靠岸;
一次次等着你靠岸,一次次看着你扬起风帆……
要怎样的繁花似锦,才能掩饰住内心的苍凉;要怎样的坚强,才能笑容明媚得像冬日暖阳;要怎样的波澜不惊,才能降服住内心的万马奔腾?
明代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龙生九子》里面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我有一个妹妹,小时候就喜欢动物,尤其爱猫,跟猫处的一个人似的。她特别喜欢捏猫的鼻子,跟猫对话,睡觉的时候也要搂着。同样的环境长大,我喜欢沉浸在水墨丹青或者文字的世界里。那个时候家里孩子多,好吃的东西有限,妈妈总是藏起来,等劳动回来后给大家均分,但是探索“宝藏”成了妹妹的爱好,后来她的个儿头超过了我,总是得意地笑着说跟她有这项超人的搜索能力有关。
动静不相宜的我们也有协调的时候。当我从一个激情澎湃的故事中醒来,特别想与人分享。妹妹成了我的听众,但是当猫跑进来的时候,会打断我们的和平相处。好多时候,我恨铁不成钢似的说:“不讲了,你跟猫玩吧”,可是讲了一半的故事如同搔人痒痒,妹妹就会央求说“我听着呢,我听着呢,讲下去啊,后来怎么样啦”,她不会自己拿起书本读,理由是太费精力,不如听我讲省事,哈。
我和妹妹相差只有两岁,性格迥异就会出现摩擦,我猜当时的矛盾一定是“动若脱兔”的妹妹,不停地撩拨“静若处子”的姐姐跟她玩引起的。
孩子放假日,忙碌的家长犯愁时。妈妈解决清净的方式,就是把制造动乱的妹妹送到姥姥家。可是过不了几天,她就会发现,家里留下的女儿越来越蔫,渐渐地竟卧床不起了,一副病恹恹的模样。聪明的妈妈立刻把小女儿接回来,那情景依稀如昨哦:“日晚倦梳头”的我,听到妹妹一边往房里跑、一边欢天喜地嚷着“姐姐我回来啦”的声音,直线反应就是兴奋地从被窝钻出去迎接妹妹,不药而愈。
长大了离开家乡去外县上班,住宿舍的我一直选择上铺,就因为方便写日记,方便望着家的方向,悄悄地流泪。只要有假,哪怕半天时间,哪怕雨中,哪怕只有自己,也会心里揣着一团不灭的火,骑自行车走三十公里的路程,归心似箭地回家。妈妈看到我时,总会怜惜地笑着说:“你一个女孩子家,这么远回来,路上多危险。外面的世界那么美好,咱这茅屋草舍有啥可想的……”
因为熟悉的温暖吧,因为内心的安宁吧,家,是我们人生路上暂时休憩的加油站,在外面受到的委屈和寒冷,只要回到家里,瞬间都会被浓浓的爱意一扫而光。
“思念若有声音”,会不会“震耳欲聋”?
多愁善感的性格,伴随了我整个青春时代。前车之鉴,后车之覆,重感情的软肋,不能传染给孩子。
孩子是暂时依托父母的独立个体。总有一天,那个悉心抚养的孩子会长大;“天高任鸟飞”,总有一天,他的羽翼逐渐丰满,会扬起翅膀;然后我们就像龙应台说的那样:“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夏天的时候,实习期的孩子,留在腹地心有不甘,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坚持要去廊坊发展,任我柔肠百转,唯一的抉择却只有两个字:放手。
那天孩子是从奶奶家走的,送他坐上车回来,孩子爷爷干脆坐到另一个房间去了,因为担心,我跟婆婆没聊几句话,声音居然从哽咽到瞬间泪如雨下。一向雷厉风行的婆婆,表现出少有的温柔,她的目光都不忍落到我的身上,一直望着窗外,一直轻声细语地开导我。
孩子爸爸在千里之外知道情况以后,嘱咐我:多和孩子联系,掌握他的行踪。
离别的路口,竟让一贯表现得潇洒如风的我,如此落魄、如此慌张。
孩子在精彩的世界里浏览了五天,应聘了十个工作,个个中选,无论投简历还是面试。后来他对我说,他投的简历其实只写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就收获到所有的橄榄枝。就在决定上岗的前一天,下午将近三点时他跟我聊天,话筒的那头,教养良好的笑声依旧,语调轻柔,温和得也很绅士……我只说了一句:“如果你觉得在外面不如在家里好,就回来吧”,事态瞬间逆转:“好啊,我一天没吃饭了,先叫份外卖,然后叫车”。
记得孩子十岁时,送他去异地求学,第一次休假回家路上,开始还很兴奋地对我讲新学校多么好、认识了很多新同学,可是没有坚持多久,他的眼里就开始泪光闪闪:“妈妈,你知道美术老师让我们画画,我画的是什么吗?是你!我每天看着跑校生回家,每天都想跟着他们的队伍逃出去,可是我找不到回家的路……”因为想家,上课流泪,茶饭不思,导致到肠胃紊乱,后来还进了医院。
孩子小时候喜欢看恐怖片,看僵尸电影,看得天一擦黑就不敢迈出门口,睡觉不敢关灯。
后来回到家乡实习工作,他开始独居的生活,每晚八点以后会常规跑步。公园离住处很近,他不去转悠,每天奔跑的路线居然是朝着家的方向,当我得知的那一刻,一个奇异的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每天都向着家的方向跑……不会吧……
长久的分离更懂得珍惜,我会抽出时间去看他。那天吃晚饭的时候,想起孩子小时候胆子那么小,我问了一个最担心的问题:“这么多房间你自己住,晚上睡觉时害怕吗?”
他看着我笑了,思忖了一下,还是决定给我讲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常规健身,有天晚上,他跑着跑着,真的突发奇想:“凭这时速,凭这脚力,我能不能够跑到家里去?”然后付诸行动,而我们之间的距离有二十多公里。
跑出来六七公里以后,大约是夜里十点钟,路边人家窗口逐渐黑暗,路灯和来往的车辆越来越少,一直在外求学的孩子,对家乡的道路并不熟悉,糟糕的是,他开始找不到回家的路。
手机导航……然而这现代的高科技产物并不完全靠谱,很快孩子就发现,自己竟然跑到了人民陵园里,情急之下,他把导航重启,继续前行,结果是:从一片墓地走到了另一片墓地……
可以想象,万籁俱寂,孩子流落到墓地里时,那种毛骨悚然的心情和跌跌撞撞的脚步。
情急之下,他关闭了导航,凭感觉摸索回省道以后,吉人天相,恰好过来一辆出租车。想到这么晚回家、明天还要回去上班,让家人惦念,不如直接返回,孩子导演了现代版本的“雪夜访戴”的故事。
坐到车里,司机听了孩子讲的惊悚经历以后,哈哈大笑,说跑车这么多年,第一次到这样新鲜的事。
讲完这段故事,孩子笑着对我说:像我这样一个大半夜流落到过墓地群里的人,以后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有一次,我跟孩子讲励志故事:“当年和你爸爸一起参军的,我们这里只有两个人分到一个连队,他们又一起退伍;你爸爸的战友当年挽留他一起在外面发展,你爸爸放弃了江山选择了回家。那位战友因为早期涉足房地产,早就成为亿万富翁,成为神话。你的爸爸因为选择回家,成为了凡人。其实人生的结果,有时仅仅在于一念之差”。
孩子竟然睁着懵懂的眼睛对我说:“妈妈,我和爸爸一样,我的理想也是选择平凡的生活,只要一家人在一起”。
无数次,那个天性对父母依赖的孩子,飞舞着手臂向我们快乐地跑来;无数次,我们选择冰冷地推开。
想起《乐羊子妻》的故事来:乐羊子游学,一年而归。妻问故,羊子曰“久客怀思耳。”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一丝而累寸,寸而累丈,丈而累匹。今若断斯机,则前功尽捐矣!学废半途,何以异是?”
你如果不努力,怎么赶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如果不努力,怎么对得起寒窗之苦;如果不努力,怎么去拥抱你爱的和爱你的人?
总有一天,百毒不侵会在绕指柔中坚生。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就选择微笑面对。即使是漫漫长夜的孤独,也要常怀群星璀璨之心;即使将寂寞坐断,也要生出花来;照顾好自己,就是让爱团聚,即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