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说说面条(随笔)
早晨和上午,老公都不在家吃饭,我一个人,常常免去早餐,熬到上午十一点的时候,给自己下一碗面条,配上一点自己做的凉拌菜,有滋有味地品尝自由的时光。
凉拌菜可以是白菜、萝卜、洋葱,也可以是香菜、洋姜、蒜苗,当然了,更多的时候,我是吃自己从野外寻来的野菜,像荠荠菜、蒲公英、苦苦菜、刺菜,等等。这些自制的家常菜,是最天然的绿色食品,配上热气腾腾的面条,好看又富含维生素,主食辅食搭配合理,好比是,面条是一位苗条淑女,而我那些小菜则是多彩多姿的衣服。
最主要的是面条,清水面条我不喜欢,作为一个山东人,我改不了从小吃热汤面的习惯。热汤面,顾名思义,就是在热汤里下面条。汤,不是开水,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更丰富的汤。
说到这里,又一次把面条放在一边,说起汤来了。因为各地面条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区别在汤上。
我做面条的汤,极为简单,是现成的。就是昨天晚上的剩菜。因为每晚老公要回家吃饭,所以我会正儿八经地炒一个好菜,量足味美,让老公吃得撑撑的。不管老公吃的多撑,那菜也总是得剩下一点,当然还有足足的菜汤。我让它们在冰箱里睡一大觉,第二天上午,拿出来,倒进开水锅里,继续加热沸腾,下入面条,煮一会,待面条绵软入味,连汤带面盛进碗里,一手端面条碗,一手端小菜碗,碗上放一双筷子,吃饭桌上一放,沙发上一坐,电视机一开,手机还不忘了放在碗旁边,甚至点开朋友圈。
给老公炒的菜每天都不一样,所以我的面条也每天不一样。不像在饭店里,永远都是那几种。
于我来说,所有的菜肴都可以做成下面条的热汤,更不要说鸡肉和排骨了。当然,鱼汤更好。我一般不大做纯肉的饭食,即使是做肉,也一定会在肉熟烂了以后加进蔬菜的,因为我发现肉对我营养不够,我离不了蔬菜和面食。
我做面条的热汤可谓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菜肴,没有更好,只有更丰富,更营养,也更省时,省力气,关键是,更省钱。
在北京待了这十年,更是见识了老北京的炸酱面,也跟着学会了炸酱的技术。炸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把酱炸糊是不用动脑子的事情,但是不炸糊却不仅仅是用脑子的事情,还有放进去的佐料,油温,翻炒的速度。
北京的炸酱面的确营养全面,但是我不爱吃,嫌麻烦是第一。炸酱是一道很棘手的活不说,搭配的生菜我也吃不惯。比方说,黄瓜切成极细的丝,西红柿也切成片,单是这些刀功就让我望而却步。
也常常跟老公出去干活,大汗淋漓以后,上午饭点的时候,必定去小饭馆,也必定点一碗面条,有时候是西红柿鸡蛋面,有时候是肉丝面。我看中的不仅是能管饱的面条,更是碗里的热汤,有滋有味,又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
很多人爱吃打卤面,我也爱吃,那些饭店里的面条都是打卤面吧。卤,可以是各种各样的,素的荤的,都可以,就像是我下面条的热汤。但是我几乎没有自己做过打卤面,我的懒惰,在这里表现到极致,我受不了那种忙乎,一个锅下面条,还得另起一个锅做卤。
其实我们山东人的热汤面,也是把菜炒到大致熟了以后,往菜锅里加水烧至沸腾再下面条的,其实与打卤面相比,只是少用了一个锅而已。
还有一种最简单的葱花面条,也是我经常吃的,因为做法简单。先切好葱花,放进一只小碗里,加进适量盐、十三香、香油,用筷子搅拌均匀,待用。水烧开以后,先用勺子舀出来两勺开水浇在碗里的葱花上,葱花和香油的味道便飞扬开来,牵扯出人的食欲。这时候面条下锅,煮熟后捞进另一只碗里,再浇上葱花热汤,用筷子翻动一下——说的我自己都要流口水。
其实,这葱花面条也应该属于打卤面的一种吧。记得小时候,家里穷,每次生病,才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葱花面条,有时候,面条下面还会窝着一个荷包蛋。那种爱,深深种在心里,任岁月悠长,那香味依旧能每每牵出流淌在心海深处的一朵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