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五年】爱的搀扶(散文)
每天上班,总要辗转两三个回合。早晨出门,步行十几分钟到大街上等单位的接送车,再坐上十几分钟的车到达单位,下车经过楼前广场再上楼到办公室。早出晚归两点一线的生活显得枯燥乏味,往返时的心情截然不同。
夕阳西下,归家途中,心情无比的轻松。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兴味,偶尔会提前下车散散步。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可以采购些水果、蔬菜、食品和日化用品;三则可以欣赏沿途的行人和车辆,缓解身心的疲劳。
那一对搀扶走路的老人,就出现在这条小路上,不经意间闯入了我的视线中。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相遇,只是有一天我注意到了。每天的十二点后,在我回家的路上,总能看到这一对老夫妻迎面走来。中午两点钟后,从家出来的同一条小路上,又会遇到这一对互相搀扶的老人。
他们约莫六十多岁,男人一米七左右的个头,佝偻着背。长长的黑里透红的脸颊上散落着一些褐色的老年斑,头戴一顶深蓝色的单帽,穿一身深蓝色中山装,脚上一双灯芯绒的过腕布鞋,已经磨损发旧。男人右手柱一根拐杖,走路时先迈动右脚,左脚擦着水泥路面趔趄着向前挪动,他的左手戴了一只长长的棉手套,几乎能将整个左胳膊肘部以下的部位全装进去,他的左半个身子很不灵便甚至吃力。女人圆脸宽肩,身材略显臃肿,穿一件深黄色泛旧的褂子,一条黑色的半旧裤子,头上围了一块头巾。男人微垂着脸,眼神专注地瞅着地面,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也看不到一丝抱怨,表情平静而淡然。女人仰着头,目光定定地直视着前方,她的右胳膊紧紧地挽着男人的左胳膊,不时的帮他揪住那只特别的手套,左手拿着一块由各色各样的小花布边角料缝制的坐垫。选择中午这个时间出来一定是照顾男人不受冷,两个人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默默地、慢慢地走着,走着……
他们是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当年的结合是经历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自由恋爱的浪漫情感经历,没有洞房花烛夜的缠绵悱恻,更不会有婚纱和蜜月这些奢侈的享受。婚后过不上锦衣玉食的日子,有的只是清贫简朴的生活,敦厚诚实的个性,勤劳吃苦的本分,忍耐坚强的品质,在大灾大难面前隐忍克制,责任和义务重如泰山。
男人是脑出血和脑梗塞的痊愈者。在那个难过的冬天,因为男人的突然倒下,对女人而言一定是晴天霹雳,是天塌下来的大事情、大灾难。那个时候,女人惊恐万分,寝食不安,倾尽所有、竭尽所能为男人求医问药。男人每日缠绵于病榻,女人每时每刻忙碌于男人身边,倒水喂药,端屎接尿。惊恐、焦灼、忧虑、担心、祈福、坚持、等待……。
生活就是如此折磨着女人,考验着男人。女人日复一日耐心和真情,终于感动了上苍,得到的回报唤醒了男人。他们的真情以寻常百姓的人生,状态诠释了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每次遇见,看着他们渐渐清晰或渐渐模糊的身影,看着他们搀扶的样子,蹒跚的脚步,疼痛和感动交织于我的内心。我总会投去钦佩的一瞥,虔诚的祝福溢满心间,这就是真正的“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吧!
如今,每当遇到这对老人,男人已经能够比较轻松地走路了,女人脸上渐渐流露出轻松和喜悦。我的心也渐次温暖明亮起来,他们迎来了生命中又一个全新的夏天,繁茂的夏天。
突然想起了那句话:“大雪无痕,大爱无声。”
期待老师下一篇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