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断头山畅想(散文)
断头山,又名白马山,位于兴仁市潘家庄镇境内楮皮田村和王家寨村西侧,山脉的地层到这里就突然断裂了,其山体内部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它属乌蒙山脉的分支山系之一,呈东向西走向。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由于受到地层板块强烈挤压之后,地层迅速抬升形成如今的巍峨群峰,看上去气势磅礴,主峰大箐头海拔1900米,算得上兴仁境内的第二大高峰。
关于“断头山”这个名字,民间有一个传说。远古时代原来这两座山互相对望,相距只有几公里,白马山与大尖山山神为抢夺地盘而交战,长期处于对峙状态,互相都看不顺眼。大尖山经常受到欺辱,为泄愤心头之怒火,双方约定在八月十五月圆之时派出山神决一胜负。各地的山神前来助威呐喊,大尖山山神手持一把大马刀向白马山的头劈去。此时,天空乌云密布,山头突然闪过一道电光,只听见山崩地裂般的巨响,顷刻间血流成河,山头滚落下山崖之后,变成了山下的囤箩山。断头之痛的白马山神愤怒之下,用巨大的手掌给予还击,给大尖山狠狠的一耳光,瞬间大地震颤、风起云涌,大尖山排山倒海般向后移动,头被扇向了另一面。这一耳光打得大尖山迅速拉开二十里开外,耳朵被强大的力量扇聋了,此战两败俱伤,两座山被一下子拉开较远,两山之间的开阔地,形成了平坦的高山草场放马坪,双方战事最终才得以平息。因山头被砍断,所以村民都称为“断头山”。
关于“白马山”这个名字,民间也有一个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村民看见一匹飞奔的白马化成一缕白烟钻进断头山崖上的土里。他寻觅而去,在山崖上挖得一坛银子,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因此又名“白马山”。据说还有一位村民到上山去打柴,在进山的途中见一乌黑的长形枯木横卧在地上,看不见尽头,他欣喜若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黑木抬起来。走着走着,感觉黑木会在肩上扭动翻滚,他觉得不对劲,立刻丢下木头,只见那黑木不一会儿便消失在山中,等缓过神来才发现竟是一条千年的大老乌梢蟒蛇,吓得那个村民魂飞魄散,一口气跑回家中,病倒了数月身体才渐渐恢复了。村里的人得知后,便给这位村民取了一个绰号,人们都称他“老乌梢”。
曾经的悬崖古寺早已被人们遗忘了,那棵千年的金丝榔还在顽强地生长着,香炉峰升腾着一缕缕紫烟,那里曾是人们虔诚膜拜的地方;三岔河的清流还在缓缓流向远方,墓葬群诉说着当年悲壮的过往,虎马田历经沧桑,银上宝山散发出耀眼的金光。所有这一切,使得这里成了奇幻的风水宝地,令人心驰神往……
恰逢周末,天气正好,冬日的暖阳照在身上特别的温暖。云雾中的断头山若隐若现,我很快就来到了你的脚下。
不一会儿,云雾渐渐散去了。深冬的断头山,枯黄的小草已褪去了往日的青绿,如银丝般在风中舞蹈着,看起来像棕熊身上的绒毛,静静地在等待来年春雨滋润后又繁茂生长。只有那四季常青的灌木,依然在崖壁枝叶繁茂着。
沿幽静小道直上,在杉树林里穿行,听鸟语缠绵,感受凉风送爽,听林海涛涛。我四处寻找着,看能否见到我心目中的那一株芳草,或者是一株灵芝仙草,或者是一个蘑菇精灵。
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走进半山腰上的蛮子洞内,据说洞穴可通往普安青山,这里曾经有人类的生活痕迹,我似乎看见那些躲避战乱的人们曾经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残碗碎片是最好的见证,也拼凑起了那段忧伤的时光印记……
攀岩而上,树上藤条缠绕,刺竹藤在山崖上疯长,观音草绿叶群芳,野葡萄藤四下蔓延,那山崖上的野桃花,似乎在等待着春天发出的信号,映山红将会似火般开遍山岗;雪白的芦苇花在风中飘荡着,古茶树依然散发着清香。我似乎看见了岩羊在峭壁上奔跑,獐子在林中自由徜徉,雄鹰在悬崖上空展翅翱翔……
爬过一道又一道山梁,仿佛爬在你隆起的脊背上。来到山顶,坐在你的身上,万山风景收眼底,迤逦风光眼迷离。连绵的群山环绕着,乌蒙山是如此的威武雄壮,老鹰岩似雄鹰注视着远方,准备着展翅飞翔……
驻足山颠,俯瞰四面群山苍茫,遥望东面放马坪,我好像又看见了高山草原上马奔羊跑,我仿佛听见了驰骋疆场兵马撕杀的呐喊声,那一曲历史的悲歌让人荡气回肠。近处的晴兴高速交汇的形状,如一张拉开的弓将要射向远方;远望南面,隐隐约约可见兴仁城市新修的楼房,这座高速发展的新兴之城将会越来越辉煌!
我想,若是夏季来到这儿,站在断头山顶上,闻满山野草芬芳,看兔子蹦蹦跳跳,观山花争艳群芳,看野鸡绕过山梁,听溪流汩汩流淌,看牛羊悠闲自在吃草,这样的美景只有梦中才能遇到。若是雨后来到这里,群峰云雾袅绕,到处虚无缥缈,一个个山峰仿佛成了蓬莱仙岛,山脊仿佛成了云上天梯,那将是一趟步入天宫般的奇幻之旅……
回望白马山,你犹如那一匹飞天宝马腾空而起,又犹如一条苍龙升天而去,悬崖绝壁犹如你的一张张善变的脸谱,随时都会变出一个个新的模样。
你是怀仁人们心目中的神山,也是蕴藏丰富资源的金山银山,更是我心目中的神圣之山、屹立不倒的精神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