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礁石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礁石】寿衣(随笔)

编辑推荐 【礁石】寿衣(随笔)


作者:老耋 白丁,0.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62发表时间:2019-01-03 22:52:38

回家半月不到,家中的寿衣就被奶奶拿出来晒了两次。
   一件件深蓝色的寿衣在暖阳的照拂下惬意小憩的画面,不由让人联想起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此刻在躺椅上轻摇罗扇闭目养神的模样。此情此景,看着看着,万物竟变得静穆起来。
   突然想起那年爷爷病重,老太太急得求神算卦的事情。一番掐算,算命者便吐出预言:老头子六十六寿辰时会遇劫数,也算是一个大坎。离六十六的坎还有几年,没想到这病痛倒是先来踩点了!对于鬼神算命,我向来是不相信的,然而真正事逢当前,除了尽人事,似乎也只能祈求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所幸,现今跻身八旬的老头子仍过着悠闲洒脱的自在生活,六十六的劫早已不攻自破。
   曾在《朗读者》听过这样一句话:文学写了上百年、上千年,做的都是一篇文章——生死离别。也听得仓央嘉措那句“世间之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大概人老了,总会想着为自己的长寂做点什么,一来可以免去逝后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二来也能打发掉不少的无聊时间办点实事。
   老头子那次病愈不久,奶奶便起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在有生之年,亲手为自己和老头子缝制寿衣。慢缝细引,日子久了,一匹匹的布料在奶奶的针线下得以变成了如今晾挂在太阳之下的成品寿衣。
   寿衣虽已备好,但估计没个几十百来年,除却晴时收纳阳光、雨时填充箱底,左右都说它休想派上其它什么别的用场!
   或许是年岁增添的必然结果吧!近几年老头子的听觉明显下降了不少,而老太太的视力也大不如从前。但不曾改变的是,两位老人携手同行、淡看人生的态度。
   落雨便静听雨声,入夜便悄看花眠。阴雨、晴天,有眼前人,纵是学古人打马江湖,或是回幽处泛舟游水,也甘之如饴。哪怕爷爷奶奶早已过了打马泛舟的年纪,却也可在七八数字开头的年岁里听雨看花。
   暖风袭过,寿衣被熏得欲走还休。蓦然彻悟,这世间所有真的假的、深的浅的、多的少的,悲欢也好,爱恨也罢,终究是要归于平淡的。终其一生,我们求的不过是让心灵有处安放。而平淡,或许本是生活最纯真、最本质的理想状态。
   春秋几度变换在弹指声中,件件寿衣也在平淡的一天天中入睡、醒来、老去,如我的各个长辈那般。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难道这不就是俩老借寿衣传达的态度?就如此吧,又有何惧!正好清欢常在,不负细水长流。
   而我也坚信,岁月从不败美人,流年难得煞英雄。

共 9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死亡”作为“生存”的对立面让人恐惧,人们极力地回避着死亡的事实以及对死亡的探讨,在死亡即将或可能来临之际,大多能做的只是祈祷。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六十岁之后的老人要准备寿衣,寿衣有健康长寿之意,这恐怕是对待死亡的一种独特方式,人们借寿衣表达对生存的眷恋和祈求。文中的老人六十多时与死亡擦肩而过,谁知备好寿衣后,却健康地活到现在,年年将寿衣晒了收、收了晒,好似花开花落,四季交替,从而领悟一切纷扰最终归于平淡,放下对死亡的恐惧,淡然地对待,或许才能活出生存的滋味。感谢来稿,推荐阅读。【编辑:月公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公子        2019-01-03 22:56:12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本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感谢投稿礁石,祝写作愉快。
快乐写作
回复1 楼        文友:老耋        2019-01-04 04:21:49
  感谢点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