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好人指点赤坎镇 阳东夜游植物园(游记) ——骑游天下
好人指点赤坎镇阳东夜游植物园
3月22日,早晨6点起床,收拾好帐篷卧具,捆好行李,山福海疆发现车带又没气了,只好先补胎。这时一位保安告诉我们,前面不远有一个古镇叫赤坎,一定要去看看,而且不用花钱。
赤坎为古埠,赤坎镇的历史大约有350年,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面积61.4平方公里,人口4.8万,港、澳、台及外国华侨7.2万,是著名侨乡。潭江横贯全镇,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是市镇,清一色的骑楼,庞大的洋楼群。前后经历过宋、元、明、清以及法国殖民统治和民国时期,每个时代独特的建筑风格,都是历史的印记。赤坎的各种旧建筑,古典民族风格、欧陆风格、南洋风格、民国风格、甚至前苏联风格的都有,简直就是建筑艺术的博物馆。骑行在这样的环境里,有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似乎又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潭江的各支流包围着赤坎镇,赤坎镇的水路交通一度相当发达,据1991年修的镇志记载,1676年赤坎已有水渡码头;但随着现代陆路交通工具的进化,水路交通已经没有了。在清朝,下船登岸以后的交通工具是轿子,这是从明朝以来就在赤坎镇一带流行的代步工具。赤坎一带的轿子有四种,一是官轿,一是民用的肩舆,一是八挂轿(两人抬的小轿),一是过山轿(座位斜平,可以仰卧)。据赤坎镇的老人回忆,轿夫非常辛苦,一个人每天最多要走三~四十里行程。
潭江流经开平赤坎镇,通达香港,江面上曾经往来于赤坎与香港、澳门、广州以及四邑之间的船只秩序井然,载出当地的大米、土产,运进英国、美国、德国产的印花布、洋火、洋钉、钟表、煤油。据说赤坎镇码头边,金铺、布行、当铺林立,旅店常常人满为患,茶楼通宵达旦地营业,烟馆、赌馆相继兴起,不长的街道就有六间妓院营业,古镇上好一派热闹景象。这些回忆中的赤坎,那都是古镇80年前的“黄金时代”,万千风流总要随风而去,如今只留下数里长的骑楼街无语凝噎,需要今人从骑楼残存的脂粉中去找寻岁月的痕迹。
赤坎除了五大会馆那典型的明清时代建筑风格外,在大通街、中兴街一带,许多旧时客商的宅第、商铺至今仍保存完好,里面的厢房天井布局严谨,屋檐桁梁结构精致,雕梁朱漆依然斑驳可辨,集中体现了赤坎古埠民居的特点。这些楼房虽然经过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但依然风韵不减。在堤西路上,更是因为绵延300多米的骑楼街、保存完好的600多座古老的骑楼而深得影视界人士青睐,认为这里具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广州、旧香港的韵味,可以找寻到岁月的痕迹。被称之为“电影街”。早在1939年,就有电影人司徒慧敏在本地拍摄抗日电影《保卫大四邑》。此后陆续有《三家巷》、《香江风云》、《廖仲恺》和《醉拳Ⅱ》、《六两金》、《南线大追歼》、《香港的故事》、《阮爱国在香港》(中越合拍)等影视作品在这里拍摄。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游客并吸收资金进行文物修缮,2005年建成了赤坎影视城。该城占地6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人民币。电视连续剧《风雨西关》、《三家巷》及港剧《东山飘雨西关晴》等几十部影视作品都在此拍摄。
依依不舍的出了古镇,顺便看了关帝庙。继续前进了24公里,路过周文雍、陈铁军的纪念碑,必须要进去悼念一番,刑场上的婚礼是多么悲壮和感人!!到胜航吃早饭,饭后大家商量直达阳江,下午2点多钟到阳东,在汽车站附近找了一家旅馆,6个人一共70块钱。于是卸下行李,洗澡、洗衣、充电,忙了一下午。晚上到金山植物园游览,金山植物公园就是原来的森林公园,是阳江市区最大的休闲公园。阳江市政府将原来处于原生态的森林公园建成了阳江最大最美的大公园。里面可以骑着自行车游,还是不错的。
今天全天骑行125千米。总里程36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