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勇立涛头唱大风(报告文学·家园)

编辑推荐 【八一】勇立涛头唱大风(报告文学·家园)


作者:胡方松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60发表时间:2019-01-15 11:20:14
摘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不能不想一个人,不能不写这个人——王运正

【八一】勇立涛头唱大风(报告文学·家园)
  
   三、抵制极左思潮的公开发声者
   王运正为改革开放与温州模式发展的一大贡献,就是在极左思潮泛滥之时,温州改革遭到指责与批判之时,挺身而出,勇于发声,公开发表文章,高声疾呼“发展生产力不动摇”,旗帜鲜明地抵制否定温州模式的错误思潮。这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坚持发文呼吁!这一篇又一篇文章,在捍卫改革开放、坚持温州模式。
   第一篇文章发表时间:1989年下半年。
   身份:中共温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
   此时,极左思潮卷土重来,否定两个基本点,否定改革开放,否定温州模式,否定发展生产力:什么“个体私人企业是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温州模式是资本主义模式”,“以发展经济为中心是唯生产力论”,等等,种种极左论调,声势不可谓不大,火力不可谓不猛,充斥于主流媒体上。
   其时,王运正在不断地拷问自己:此情此景,自己到底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作为一个有改革担当的干部,他觉得不能再保持沉默,不能听任极左的东西恣意妄为。不然,艰辛拼搏十多年,取得辉煌成果的改革开放、温州模式将都付诸东流。
   也许是天公作美,也许改革是大势所趋,当年10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重申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重申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王运正感到反击极左言论的机会来临了。他反复学习钻研了总书记讲话,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以“发展生产力不能动摇”为题,写一篇抵制和反击极左思潮的文章。他将时任市委办公室综合处长的曹国旗叫到办公室,详谈了要公开批判极左思潮的想法,与曹国旗不谋而合。王运正就和他研究了整篇文章的写法,应该写些什么,又怎么写,从哪里切入,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曹国旗拿出初稿后,他又作了认真的修改,增添了一些必须要说的话。这篇文章在现在看来,也许并非惊人之作,但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面对所谓“反和平演变”的风暴,却是带有极大的政治风险的,没有足够的勇气是不敢想、更不敢写的。
   《发展生产力不能动摇》的要点是:
   旗帜鲜明地反对批判“唯生产力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所决定的。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现在这个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要解决这个矛盾,根本途径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要靠生产力的尽快发展。贫穷决不是社会主义。”
   “建国四十年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是决不能动摇的。什么时候坚定了这一条,我们的事业就兴旺,人民就拥护;否则,我们就要遭受挫折,被历史所惩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这种历史的使命感和时代的责任感还没有牢牢树立起来。最近一段时间来,一些‘似曾相识’的观点时有出现,很值得我们警惕。例如对生产力标准大加指责;不提企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增加积累;甚至对十年改革也提出‘道路’‘方向’的质疑,如此等等。这些观点貌似有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要重蹈‘文革’时期批‘唯生产力论’的覆辙,那些早被人们唾弃的诸如‘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之类的谬论就要再次冒头,害国害民。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
   坚定不移地肯定了温州模式——
   “从我们温州的情况看,十年改革开放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十分显著的。全市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为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我们从温州的实际出发,坚持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靠改革调动千百万人民群众积极性来发展经济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市的国营、大集体企业在投资少、底子薄、负担重的情况下,增长速度分别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个体、私营经济在‘鼓励、支持、引导、管理’的八字方针指引下,逐步走上联合的道路,涌现了大批股份合作企业,无论是生产规模或产值总量均有较大发展。尽管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少缺点甚至错误,但十年改革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温州之所以要走这样的路子,是由温州特定的条件和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是群众实践的创举,并不是某个人主观臆想的结果,也不是哪个人搞点搞出来的。我们决不能因为谁到了温州,哪个人说了什么话,写了什么文章,就随意挂钩、指责或否定。否则,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始终如一地坚持改革开放——
   “我们纠正前一时期‘一手硬一手软’的失误,强调四项基本原则,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要淡化改革开放。现在,有的同志对改革开放似乎讲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对十年走过的改革路子似乎产生动摇了,有的甚至对那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改革成果和政策也予以指责和否定。这是要不得的。它与怀疑四项基本原则一样,从另一个方面背离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们一定要深刻地吸取历史教训,学会辩证法,坚持两点论,防止形而上学,反‘左’必须防右,反右必须防‘左’。决不能一味强调了改革开放而忽视了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能因为重视四项基本原则,就放弃了改革开放。”
   这篇文章那么鲜明地反对批判“唯生产力论”,那么鲜明地肯定和坚持温州模式,那么鲜明地提出“反右必须防‘左’”,是多么地尖锐,多么地深刻,更是多么大胆,多么难得!这同两年多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又是何等吻合!
   此文发到温州日报,原先想在一版署名发表,作为回击极左思潮的一发重炮。报社起先不敢发。分管理论版面的副总编辑看到文章后,即与王运正联系,决定在理论版刊发。因为两人曾共事过,知道他的政治胆识和理论水平,既然他有胆量写的文章,报社就应该有胆量发表;他有勇气回击极左思潮,报社就应该有勇气刊登。当然,发表这样的文章会有风险的,就问他以什么名义发表,是否用一个笔名为好。他明确回答:就真名实姓,不用笔名。于是,1989年10月23日,《发展生产力不能动摇——学习江泽民同志国庆讲话的一点体会》,在温州日报第三版“唯实”专栏头条发表了,署名是:王运正、曹国旗。
   那时候,不仅是温州日报,恐怕在全国主流媒体,如此公开署名呼喊“发展生产力不能动摇”的文章,不知是不是绝无仅有,至少是难得一见的。谁都知道,这是要有以个人政治生命为代价的思想准备的。王运正却不怕这个风险,他的政治胆识和理论胆识,不得不令人钦佩,令人叹服。
   多年之后,我曾问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而且还要公开署名发表。他回答说:当年的那股极左思潮来势凶猛,如果按照那个思维走下去,中国改革开放将毁于一旦,就要回到文革老路上去。只要有一点良知的人,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下去不行,我怎能无动于衷呢!我又问:你不担心后果吗?真的要非说不可吗?他说:不能说一点也不担心后果。但这个关键时刻,总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即使有风险也在所不惜,事关国家与人民的命运,我们个人的命运也在其中,是历史的使命感和时代的责任感在驱使着我。
   过了一年,在1990年11月12日,王运正再次在温州日报理论版上发表了题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的文章(章节)。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必须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生产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只有社会的稳定和政策的稳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二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当地实际。三是必须加强引导、管理,使生产力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方向。别看这些内容没有什么高深之处,但在近30年前的那个时候,就是顶住压力与极左思潮斗争,就是力排众议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呼吁改革开放不动摇,就是肯定温州模式不动摇。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一文,是有特殊的时代背景的,那是王运正在为期10天的“浙江省委读书会”上的一个发言。
   会议:浙江省委读书会;
   时间:1990年9月20日至29日;
   地点:杭州大华饭店;
   对象:各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省级机关党群、宣传系统和省政府综合部门的部、委、办、厅、局的主要负责人共133人;
   主题:学习中央文件、中央领导同志讲话,学习《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等,结合浙江实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和平演变”,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王运正作为永嘉县委书记参加这个会议。在读书会后阶段要举行大会发言,每个地区都要一个代表,温州地区很多人都推荐王运正,当时他不想接受,但与会的市委副书记夏益昌同志也叫他代表大家发言,这就不好推托了。
   王运正说,当时为此心理十分矛盾,该讲什么呢?跟别人一起去唱那个“反和平演变”的高调,最安全、最省力,但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扭曲了自己的个性。思考再三,他下了决心,不讲则已,要讲就讲当前最重要、当然也最有风险的主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言稿就按这个思路写成了。他将稿子给省委政策研究室一位朋友看,那位朋友看后说,这个观点我完全赞同,但风险、压力会很大的。现在这个形势,谁还讲这个啊!王运正不为所动,对朋友说,要么不讲,要讲就讲这个了。
   大会发言是在一阵阵“反和平演变”、“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声浪中进行的。外地一位市委副书记有两句最为“经典”语言:一句是“个体户的三层楼盖起来了,就是国民党的白旗挂起来了”;一句是“9只小凤凰(指个体私人企业),吃掉一只大凤凰(指国有企业)”,必须限制个体与私人经济的发展。有一位县委书记发言的题目就是《假如在中国搞资本主义》,好似资本主义已经复辟,现在已经哀鸿遍野了。
   王运正的发言却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讲了一个别人已经不去想的“发展生产力”,讲了一个别人不敢讲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人经济”。这一发言在当时的情景中显得十分“出格”,殊不知却一举打破了读书会的沉闷气氛,给读书会带来一个不小的震动,发言结束的热烈掌声就是有力的证明!散会后,丽水地委书记斯大孝拍着王运正的肩膀说:讲得好!好几个县委书记过来跟他握手,说他说出了他们心里话。
   我知道此事后曾一再问他:你为什么要非讲这个不可?他对我说:“照搬照抄最省事最保险。但既然决定要讲了,就要讲点对国家对社会发展有利的话。胡耀邦同志曾说,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胡耀邦的精神境界与政治胆魄我学不了,但我至少要做到尽量说点符合实际的真话。”
   值得庆幸的是,王运正“破门而出”,当时没有受到公开批判或指责。随后,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理论学习》杂志增刊“浙江省委读书会材料专辑”刊登了他的发言,温州日报也刊登了他的发言摘要。这就无形中这就把他对当时极左思潮的抵制声音,对温州改革和温州模式的肯定声音,更广泛地传到全省各地,传到了全市各地,也把王运正推到了抵制极左思潮最前列,成为当年抵制极左思潮的搏击者。
   这种风骨,这个发声,是温州的骄傲和光荣。过去隐于朝市,不为人知,今天则留存于世,可载入史册。
  
   四、温州质量立市的勇敢先行者
   王运正对温州模式和温州发展的一个大贡献,就是他以义无反顾一往直前的胆识和勇气,积极主动地在永嘉全县开展彻底“打假”,成为温州质量立市名副其实的先行者。
   时间:1990年1月—6月。
   时任职位:永嘉县委书记。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28年,也许还有许多温州人记得当年的永嘉“打假”,甚至未忘王运正当年曾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为主动“打假”,5个月取得了巨大成绩之后,中央电视台却播出了与事实严重相悖的“永嘉永远是假”的三集系列报道,致使他一下子成为永嘉全县的“罪人”,被推到了人生政治生涯的悬崖上。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毫不动摇,为全县打出了一个质量立县的朗朗乾坤。
   王运正将打假作为自己上任的第一件大事,极为明确,非常坚决。1990年1月12日到永嘉担任县委书记,在1月18日召开的县委全委扩大会上,讲了“稳定、继承、改革、发展”,其中就讲到了坚决打假问题。2月7日,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部署了全县总体工作,并将打假工作摆上当时的重要议事日程。他在大会上宣布:永嘉虚假广告再也不能任其泛滥了,必须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多管齐下,一网打尽。

共 20236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周年来温州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的秘书,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永嘉县委书记,温州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务副主任王运正像一颗螺丝钉,党把他放在那里,他就在那里闪闪发光。在他担任温州市委办公室主任的时候,他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大胆提出“温州模式”初见成效。当然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极左思潮干扰,王运正始终如一地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不能动摇”走在了抵制极左思潮最前列。用他自己的胆识和勇气成为温州质量立市名副其实的先行者。当组织派他担任永嘉县委书记的时候,他主动“打假”为全县打出了一个质量立县的朗朗乾坤,用4个月时间打掉了危害多年且曾打不了的大面积虚假广告,成为全市各地打击假冒骗的典范。王运正对温州模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很好地解决了北京“浙江村”的问题,在这30年来他做了大量实事,公道自在人间,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王运正一定会得到群众认可和尊重。纵观作品,层次清晰,文字朴实,作者给我们塑造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干部王运正的形象,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报告文学。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19-01-15 11:44:39
  欢迎赐稿八一社团,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党的好干部王运正,希望看到你更多正能量的作品,祝你创作愉快!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巴山如歌        2019-01-15 22:45:38
  欣赏老师文笔娴熟,报告详实的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巴山如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