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为老不尊 为幼不敬(随笔)
周五下午,回家后,餐桌上,女儿给我讲述着她在公交车上的“遭遇”。
由于是周末,人多,上车后,她与两个同学就坐在爱心座椅上,聊着她们的学校生活。聊得正欢时,上来几位老人。孩子们聊得欢,没注意到。几位老人,走到孩子们面前,要求让座。孩子们让了。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女儿很生气。几位老人坐下后,开始倚老卖老了,开口批评几位孩子。“你们这几个孩子太不懂事了,这个座位你们就不能坐。”女儿复述道。说这些时女儿还没生气,而老人接下来的话,让女儿很生气。
看见几个孩子穿着校服,一老人说道:“你们是XX初中,我认识你们何老师,今天中午我还和你们何老师一起打乒乓球了,我也认识你们校长。我要把你们今天的行为告诉你们老师和校长,看见老人不让座,还假装看不见。”
听到这,我插了一句:“以后,要有人对你这样说,你给我怼回去‘凭什么我不能坐这个座,这上面写着老弱病残孕专座,你老我弱,凭什么我不能坐?你认识我们校长,我们校长就交你这样的人?”
女儿说,听老人那样说,她很生气,就问了一句:“何老师是谁?我怎么不认识。”
后面的事,女儿没再细说。她的重点变了,说她们三人之间,有一同学对老人解释说:是因为我们中,坐在最前面的那位同学,看见了你们上车,她没有给我们说,我们才没及时让座。这与其说是解释,还不如说是推脱。妻听道后,对女儿说:离这个同学远点,一遇事,就推卸责任。
周一上班,下午在办公室听同事,说了一件她们小区发生的事:
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好心帮一位老人提一袋十斤的面粉。结果,老人把两袋面粉都给了那孩子,让小孩帮他提着,他在后面优哉游哉地走着。
这是两件小事,在茶余饭后可能也只是谈论时心情略显沉重,过后,又一切归于平淡。我不想去批判老人,而是想说,面对这样的老人应该怎样做。
别告诉我以德报怨,这一句话,我不信服。记得几千年前,有人对孔子如此说时,孔子的回答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人们,你若为老不尊,请恕我为幼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