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荷塘】不因同姓县居邻,为是贤豪意所亲(赏析)

编辑推荐 【荷塘】不因同姓县居邻,为是贤豪意所亲(赏析) ——吴敏树笔下的另类文人吴芸台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0发表时间:2019-01-24 13:30:18
摘要:在吴敏树写吴云台的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另类的文人,胆有豪气,身有傲骨,却命运多舛!

吴云台原籍湘阴,与吴敏树为同时代人,一生好学,无缘仕进,与吴敏树意气相投,吴敏树引为知己,因为他也姓吴,吴敏树在诗文里总是称他为“家云台”。
   1832年,吴敏树赋诗一首《寄家云台》,诗曰:汝似爰居为海鸟,今兹何处避灾风。天磨侠骨终难折,鬼爱悲歌更助穷。饱腹料尝煎鳝味,握拳忍试斗鸡雄。江华野种跳梁甚,好脱儒冠去拓弓。
   吴敏树说,你像爰居做了海鸟,现在在哪里躲避风灾?老天要折磨英武刚强的气质也是很难做到的,鬼魂喜欢悲歌更帮着穷尽。吃饱了肚子就只尝尝煎鳝的味道,握起拳头忍着想试试和雄鸡搏斗的情景。江华野种很像个跳梁小丑,好脱下读书人衣服去拉弓从武。
   爰居就是一种海鸟,就像马驹一样大,英武刚强,吴敏树在这里鼓励吴云台弃文从武,走一条武举之路。
   1833年,吴敏树进京参加会试,下第后收到吴云台的来信,遂赋诗二首《下第后得家芸台寄书》,诗曰:(1)米贵长安不易居,且携琴剑赋归欤。偶然去住随朋辈,未有声名到毁誉。慷慨歌残燕市酒,疏狂梦入楚江渔。故人何事多相忆,天际飞来一纸书。(2)见说春来雨气昏,四千里外最惊魂。已愁泽雁哀畿甸,况是河鱼损故园。圣主忧深频下诏,皇天仁济岂忘恩。书生碌碌多私计,远叹南湖水上村。
   吴敏树感慨地说,长安米贵居住在这里不容易啊,还是带着你的琴和剑写一篇《归去来辞》回去吧。偶然同朋友去住一两晚无妨,没有名声会影响到毁誉。在燕市边饮酒边慷慨悲歌,不受约束地做梦,变成了洞庭湖边一个渔夫。老朋友什么事值得反复回忆呢,原来是天际飞来一封家书。
   听说春天来了雨会下得暗而无光,四千里外的江南最为动魄惊魂。已愁水泽里的大雁在京师外围哀鸣,何况是故园的河鱼翻走了。皇上忧虑重重,频频下诏救灾,上天仁厚喜欢助人难道会忘恩。书生碌碌无为想得多是个人的打算,哀叹远方南湖的水上人家会是什么结局。
   琴和剑,边饮酒边慷慨悲歌,写一篇《归去来辞》,这在吴敏树的诗集里都是少有的豪壮,既是写自己,也是写吴云台,书生总是碌碌无为的,做个武人如何呢?
   1842年,吴敏树赋诗一首《寄家芸台兄》,这可是一首长诗,诗曰:湘阴男子四海家,意气雄放轻秋涛。行年四十头欲白,落魄江湖安所遭。忆昔岳麓识君时,奇君呼作大耳儿。少年群辈不挂眼,吾宗一望低人眉。尔时狂生人却走,意中曾谓吾何有。后来定交岁辛卯,当场作合好欧九。相将呼啸生风云,每到闻鸡舞夜分。著文早摹刘向垒,投笔拟策班超勋。科第纷纷等儿戏,一纸书取安足云。时命当穷石难转,蹉跎乡里长贫贱。计数离群十二年,中间几度悲相见。我有同胞弟最贤,共君出入相后先。长沙卧疴君亦在,审候医药何缠绵。弟死余悲意已矣,断雁叫天呼不起。君亦遭离何恃哀,南游那复求荣仕。前岁庚子之孟冬,会城与君欣一逢。澧阳郭青亦来到,酣歌夜饮连晨钟。去冬吾州又获面,因缘过我再缩成。联床对烛话不尽,别泪凄凉寒雨中。于今消息未知处,可能收拾浮萍踪。人生万事兴欲慵,手摩髀肉心尚雄。公孙容貌晚绝尘,马周火色终腾空。余当为君勉追逐,云霄他日蛇作龙。长吟今昔气慷慨,欲寄且俟南飞鸿。
   七言二十四韵三百三十六字,一气呵成写下来,酣畅淋漓。
   吴敏树说,芸台兄是湘阴男子,四海为家,他意气雄放,倾情于秋涛。四十岁的时候头发就白了,落魄于江湖间,这就是他的遭遇。回想过去在岳麓山认识他的时候,看他相貌很惊奇,称他为大耳朵。他在一群少年中并不起眼,我们族上人一看就知道低人眉下。那时候他作为一个狂生却退避着,话中曾说我有什么啊。后来和他定交在辛卯岁,当时商定共同爱好欧阳修文章。互相呼啸着涌起风云,每到半夜就闻鸡起舞。写文章时早就摹状刘向砌墙一样,扔掉笔拟好主意,建立班超之勋。科举考试接二连三,视同儿戏,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事情无足道哉。命运当穷,即使石头也难车转,在乡里蹉跎,长时间贫贱。算起来芸台兄离开我们有十二年了,这中间有几次我们悲戚地见过。我有个胞弟最为贤良,他和芸台兄先后一起出入。胞弟在长沙患病时芸台兄也在,芸台兄伺候医药,胞弟却久病不愈。胞弟死后,我悲痛的意义已经过去,孤雁叫破老天也喊不应他。芸台兄也遭遇离别,凭什么悲哀,南游哪能够求得高官显爵。前年庚子岁孟冬,在省城与芸台兄欣然相逢。澧阳的郭青也来了,我们通宵达旦畅饮欢歌。去年冬天我们在岳州又见了面,因果超过了我又跟着住了一夜。我们连床而睡,对烛夜话,讲也讲不完啊,离别的凄凉泪水掉在寒雨中。到现在消息不通,不知道你在何处,可能会收拢你浮萍一样的踪迹。人生万事到此兴欲慵懒,手摸着髀肉心还雄健。公孙大娘的容貌最终超绝尘路,马周像火一样的赤红色终于腾空而起。我会勉励芸台兄奋起追逐,他日直上云霄由蛇变龙。吟咏今夕,气节慷慨,写一首诗想要寄过去,只等着往南的飞鸿。
   吴云台的特点就是意气雄放,武气十足!
   诗人从和吴云台相识写起,他们是在岳麓书院求学时认识的,吴云台相貌奇特,有个“大耳朵”外号,人们都叫他“狂生”。接着写他们二人定交为朋友,那是在1831年,二人有个约定,要共同爱好欧阳修文章,半夜闻鸡起舞学祖逖,写文章就学刘向,立志建立班超之勋。
   了不得啊,班超可有收复西域三十六国之功!
   然后呢,命运当穷,乡里蹉跎,二人的仕进之路都不顺畅,分手后的十二年里悲戚地见过几面。
   吴庭树生病在长沙治疗的日子里,吴云台也在一边服侍汤药,庭树还是死了,云台也远游他方。去冬在岳州相遇,二人连床而睡,对烛夜话,讲也讲不完,凄凉的泪水掉在寒雨中。
   云台啊,你这浮萍现在飘在何方?
   想到了云台,吴敏树心不死,那个善舞神剑的公孙大娘形象跳了出来,那个“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被唐太宗赞颂有加的宰相马周的形象跳了出来,云台啊,你就应该做这样的人!
   读完这首长诗,吴云台这个人的形象也就基本还原了,他不是个羸弱的诗人,他是个有抱负的人,也是个豪气干云的人。
   1845年,正当吴敏树寄希望于云台时,京城传来消息,说吴云台病殁于京城的巴陵会馆,吴敏树只剩下痛哭一途了,他还能怎样?
   又一个好朋友在他壮年时走进了西方世界!
   吴敏树一边哭一边赋诗二首,诗曰:(1)无着平生信若浮,茫茫人海忽沉舟。空将意气高陈亮,枉许功名似马周。燕市悲歌从此断,襄阳遗草待谁求。留皮莫恨诗名薄,富贵无闻死即休。(2)不因同姓县居邻,为是贤豪意所亲。历落㟢嵚殊可笑,飞扬跋扈不无神。几年日下轻余子,以后溪南失老辛。开箧见诗难更读,饥寒穷贱了斯人。
   吴敏树长期以陈亮、马周比况吴云台,谁知道他的航船沉没了,富贵与他有缘吗,诗名与他有缘吗?从此后只剩下燕市悲歌。
   吴云台贤明豪迈,飞扬跋扈,目无余子,他没有成功,是贫困害了他。
   在吴敏树写吴云台的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另类的文人,胆有豪气,身有傲骨,却命运多舛!

共 27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吴云台原籍湘阴,与吴敏树为同时代人,一生好学,无缘仕进,与吴敏树意气相投,吴敏树引为知己,因为他也姓吴,吴敏树在诗文里总是称他为“家云台”。在诗文中吴敏树鼓励吴云台弃文从武,,芸台兄是湘阴男子,四海为家,他意气雄放,倾情于秋涛。四十岁的时候头发就白了,落魄于江湖间,这就是他的遭遇。二人曾约定,要共同爱好欧阳修文章,半夜闻鸡起舞学祖逖,写文章就学刘向,立志建立班超之勋。可吴云台这个有抱负、豪气干云的人,于壮年时病逝。令吴敏树肝肠寸断,哭泣感叹。【编辑:莫道不消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1-24 13:33:17
  吴敏树一生,遇到了好几位英年早逝的亲人友人,徒徒令他伤心落泪!读者也不由为吴敏树感慨万分!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2 楼        文友:莫道不销魂        2019-01-24 13:35:41
  最怕看到某人壮年早逝,无不令人伤心难过。
用点滴文字,守候心灵家园。
3 楼        文友:铜盆孤雁        2019-01-24 20:36:42
  谢谢莫女士的编审!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