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简析萧红和余秀华的爱情诗(赏析)
余秀华与萧红没法比。萧红是现代著名女作家,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而余秀华仅是近年来出现在网络上的草根女诗人。唯一可比较的是,她们都写过爱情诗。
萧红的主要作品是小说而不是诗歌。1933年,她以悄吟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了散文《孤独的生活》和长篇组诗《砂粒》;1940年抵达香港,先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红红的枫叶
是谁送给我的!
都叫我不留意丢掉了。
若知这般别离滋味,
恨不早早地把它写上几句别离的诗
——萧红《可纪念的枫叶》
萧红的诗歌,大部分都是来自内心的直接感触,关于爱情的,关于别离的真情流露。作为一名女子,离别家乡而四处漂泊,爱情之路坎坷而又苦涩无依,于是她将情感寄于文字,就如诗中的“枫叶”孤零,在艺术表述上以直白见长,情思真实地流露于笔端。
我爱诗人又害怕了诗人
因为诗人的心
是那么美丽
水一般地
花一般地
只是舍不得摧残它
但又怕别人摧残
那么我何妨爱他。
——萧红《春曲·二》
你美好的处子诗人
来坐在我的身边
你的腰任意我怎样拥抱
你的唇任意我怎样的吻
——萧红《春曲·三》
泪到眼边流回去
流着回去浸食我的心吧!
哭又有什么用!
他的心中既不放着我
哭也是无足轻重。
——萧红《苦怀·九》
《春曲·二》描述的是初恋时的心境:用水的明静,花的鲜艳来表达对方在诗人眼里的美好,接着用自己“舍不得摧残”“又怕别人摧残”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感情,这就象高雅的人喜欢一朵美丽的花儿一样,想掐归己有又怕花儿受到伤害。这是一种纯朴而又无私的自我表白。《春曲·三》是对热恋的描述,用“拥抱”、“吻”两组动词,将自己激荡的心情和无尽的爱意展示得淋漓尽至。《苦怀·九》则是倾诉失恋后的痛苦,眼泪流出来又“流回去”,这是怎样的伤痛和无奈?
萧红的这几首诗,从初恋、热恋到失恋,记录了自己曲涩的情感路程,从沉浸于热恋中幸福而无法自拔,到因爱情决裂而痛心愁苦,她把丰富的感情经历赋予给笔下悲痛的文字而去抚慰自己倔强的灵魂。她曾在散文里这样写道“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这位将一切情感寄托于爱情的女子,面对爱的强烈需求与彻底失望,一直在情感沉浮中艰苦地寻找正确答案。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自幼丧母,因婚姻问题愤然离家出走,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这位放荡不羁的女子,一生未婚,先后与四个男友同居过,并生过孩子,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在“反封建”的倔强中开始了颠沛流离之路,在感情的屡次受创中,内心强烈的情感需求没有寻找到有力的依托,但是在她的文字中,感情的自然流露、经历的直白描述都不限于自身,而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入探索;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刻而充满智慧的思考都赋予了她创作中的鲜明特质:直白而又富于哲理。
在感情生活中不尽人意的另一个女人,就是草根诗人余秀华。
余秀华,1976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高中毕业后,余秀华赋闲在家;2009年,她正式开始写诗;2014年11月,《诗刊》发表其诗作;2015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其出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同年2月,湖南文艺出版社为其出版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其成名作: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上面这段文字是这首诗的主体部分,核心内容就是“睡你”。前四行是一个层次。第一句引领全文,随后诗人开门见山用商人的口吻写道“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谁也没占谁的便宜,都不吃亏;接下来用一组排比句描述“睡你”时的情状和“睡你”后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人们看不到爱情,看到的是交易后的“碰撞的力”,是性欲的宣泄,是宣泄所“摧开的花朵”和“花朵虚拟出来的春天”。这里用“虚拟”和“误以为”两个否定词构成否定之否定句式,肯定了“生命被重新打开”。接下来三行是第二层,写为了“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沿途可能见到的物景:自然灾害,还有弱势群体。在这里,作者把政治犯、流氓、麋鹿和丹顶鹤排列一起视为跟自己一样是弱势群体,显然是不当的。最后几行为第三层。接下来三行“我是”是一组排比句,承上而来,极言去“睡你”所冒的风险、艰辛和心理承受的压力;尽管也曾误入“歧途”,尽管误把他乡当故乡,但这决非不去“睡你”的理由。
全诗内容连贯,一气呵成,既表达了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又表达了追求性爱的勇气。
综上对两位女诗人爱情诗的简析,不难看出它们各自的特色:萧红的诗,既没有为了故弄玄虚而堆砌蹊翘古怪的或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大家闺秀那种望明月而落泪的无端伸吟,而是将自己在爱情旅途中所遭遇的欢愉和苦痛化成血和泪流入笔端,直白地写在诗笺上,这不仅体现出诗人对纯洁爱情追求的最纯朴的情感,也让读者从中品尝到诗中凄楚美感的韵味。而余秀华的诗,一下笔就直奔主题,为了“撞击”去“睡你”,不惜冒着风险,历尽艰难,“穿过大半个中国”,这就把多姿多彩的爱情简化成普通动物的性需求;这种露骨的笔法,不仅亵渎了纯洁的爱情,也伤害了诗歌外在的美感,不仅降低了诗歌内涵的品位,也使诗人的人格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