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难题破解,得有点办法才行(赏析) ——电视剧《启航》赏析
电视剧《启航》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其中在解决工作难题方面有不少看点。
该剧从渤海市委书记受伤不能继续工作开始,以省委选派省政策研究室主任曾雁来接任展开,就如何解决该市现有的三大问题逐步深入,形象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综合治理决策的形成和开局。
这三大问题是:港区发展、污染治理、矿山和钢厂关闭后的职工安置。
个个都是难题,且相互缠绕。治理污染必须关闭落后产能,港区发展涉及职工再就业。由此带来一连串现实问题,如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财政开支、社会治安、利益冲突等等。
相关问题一旦形成冲突,便有好戏可看。
新任市委书记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应对,怎样解决,编导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给出的方法,值得品味。
曾雁来到渤海市报道的第一天,就遇到矿山工人到钢厂闹事。按照市长金海东的指示,公安干警先期到达,为了控制混乱局面,动用了警械。曾雁来和金海东一起到现场做工作,事情暂时得以平息。
事后,曾雁来批评了公安局长,并让他处分在现场指挥的副大队长。公安局长想不通,还讲了自己的一番理由,明确表示难以处理,一时僵在那里。
一位是新来的市委书记,一位是现任的公安局长,按规定下级必须服从上级。曾雁来本可以行使这个权力,但他知道,仅靠权力解决不了思想问题。曾雁来静下心来,从两个方面作了开导,让公安局长心服口服,并以同样的方法去做下级的工作。
一是转换角度看问题。站在干警的角度,做了事,受了累,还要背处分,想不通有些道理。如果站在矿工的角度想问题,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面临着下岗,没有了收入,想知道安置情况,反映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有人指使,那也要调查清楚后再作处理,但不能对工人动粗。
二是提高层次看问题。公安干警的工作,当然要对上级负责,那上级对谁负责呢?说到底要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就不能站在工人的对立面去处理事端。
这两点,从方法上看,可以有效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换个角度,可以增加相互理解,避免遇事只考虑和强调自己的一面。提高层次,更是从工作的宗旨上考虑,那是根本要求,是管总的。矛盾的化解,常常要上升到高一个层面才能实现。
水源污染的突出问题,是围绕钢厂宿舍区16人先后生病住院为重点展开的。暴雨过后,河水倒灌,钢厂宿舍区部分自来水受到污染,引发十几人腹泻、呕吐,类似中毒现象。因病理检查结果需要一段时间,在是否及时向大众公布相关情况上,书记与市长有不同看法。
曾雁来认为应该及时通报,免得引起市民猜测和误解;金海东则认为,在情况还没有搞清楚时,还是先捂着为好,并以之前的经验为例,主张先将钢厂部分宿舍区封闭隔离起来。曾雁来初来乍到,暂时同意了金海东的意见。没想到有人暗地操作,在网上发布“真实的谣言”,迅速引起市民恐慌,形成全市抢购饮用水的风波。
尽管采取应急措施修复了供水系统,金海东市长还当着电视镜头喝下一杯自来水,但仍然不能平息事态。曾雁来最后决定,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亲自通报事情真相,回答记者提问。正好病理检查结果及时送来,才度过了这个难关。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经验值。对于公共事件,捂着与公开,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捂着,在信息流通不畅的过去,可以保住秘密,避免事态扩大。如今再用这种经验,则不怎么管用了。
在权威媒体不发声的情况下,自媒体的作用便会迅速膨胀,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更别说那些居心叵测、造谣生事的人了。
保守与开放,作为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无所谓对错,要看针对什么事情。公共事件,涉及到大众的切身利益,大众有权知道其真相。及时公开信息,畅通信息渠道,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
港区的发展,矛盾反映在资金缺口和职工安置上。通江达海是个大概念,具体落实方案则有明显不同。原方案是将钢厂和港区部分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增加财政收入,解决下岗职工安置费用和偿还地方债务。这样做可以解决一时之需,但不是长远之计。
后来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综合开发方案,以港口和造船优质项目吸引外来投资,以棚户区改造重建钢厂职工宿舍,将钢厂改为文化艺术产业园,将钢厂矿山职工打造成环保治理专业队伍和优质劳务服务队伍等。
头疼医头和综合考虑,也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前者见效快,花钱少,容易实施。后者难度大,投资大,见效慢。
城市发展属于战略问题,必须长远通盘考虑。最突出的问题是资金来源。项目建设、职工安置、防治污染都需要钱,仅靠本地的财政收入是远远不够的。
将优质项目吸引投资,动员社会资本联合经营,让高素质职工人尽其才,好多难题就有了解决的希望。
随着剧情的深入,更多的问题涌现出来,诸如污染治理方面的垃圾分类处理、循环农业,行政监管方面的效率,智慧城市的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等等。时代在前行,工作在延伸,难题总是相伴而生,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每个人也是这样。
如何破解难题,如何确定思路,可以看看《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