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一去不返(小说)
一
北京,一幢普通的居民楼内。昏暗的灯光下,赖一凡坐在写字台边上。
这天晚上,他没吃饭他不会做,也懒得做,并且不想吃。他想不通,一起生活了30年的她,那么温顺的她,怎么突然就离家出走了呢?
他反思:是否自己对她不够体贴,不够理解。她父亲去世,赖一凡不让她回家奔丧,理由怕她身体吃不消。她顺从了,没有回家。她想给家里寄去一万元钱,他说:“五千就够了。”她顺从了。她母亲去世,她正有病住院,不能回去。出院后,想回去看看。他说:“人都没有了,回去更伤心,别回去了吧。”她又顺从了。父母亲去世,她都没有回家去看看。是否突然想回家看看?那要三天的路程,现在打电话也没有用。
晚上,他想睡觉,睡不着。他想看电视,睁着眼睛看不懂电视里的内容。脑子飞了。他仔细回忆钮青青最近一个阶段的表现,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真是莫名其妙!他有些生气。
最后,他决定吃双份的安眠药,睡觉到明天一切就会明了的。
当他睡够了觉,再一次打开电脑的时候,他确定钮青青离开家已经48小时了。他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儿子说,妈妈没有来深圳市。儿子也很着急,问赖一凡:“报警了吗?”赖一凡说:“感觉没有报警的必要,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可能是你妈妈突然想去什么地方……”儿子说:“你不报警,我来报警。”赖一凡说:“不急,我给你小姨她们打电话问问。”
赖一凡打电话问了小姨子,得知老婆没有回娘家。他彻底傻眼了。
儿子从深圳回来了,他到公安局报了警。打印了几千份《寻人启事》,也在网上发出了帖子,求网友们帮助寻找母亲。但是他不能久住,忙过一阵子,他就回去了,剩下赖一凡一个人孤零零地等待着老婆回来。他一点儿线索也没有。而且他不愿意声张,只有默默地等待和思索……
在默默地等待了两天之后,他来到了老婆的书房。说是书房,其实老婆晚上睡觉和白天的多数时间都在这里度过的。钮青青的电脑在书房里,她无论是写作还是看新闻都在电脑上,客厅的电视她基本上不动,甚至不会开电视。她在家里的活动空间就是厨房和书房。晚上,写作得晚了,她就睡在书房。书房有一张小床,那里是她的第二卧室。大卧室基本上是赖一凡一个人在使用,他已经到了清心寡欲的年龄,很久以来他已经失去了男人的基本欲望,不仅对身边的女人不感兴趣了,对电视剧里的妙龄女子也失去了想象力。
书房的书架上都是钮青青的书和杂志,有莫言的小说,有贾平凹的小说,有张炜的小说,还有一些外国小说。期刊有《人民文学》和《中篇小说选刊》,还有《北京文学》和《收获》。这些书籍都是钮青青买的,也就是她喜欢看的。赖一凡是理财专家,他不看小说,只看《投资指南》和《大众理财》。在读书和炒股中度过退休后的日子。他们两个人有时候会吵架。虽然声音不大,却是非常激烈的。
钮青青说:“我们下岗十年了,这十年我给儿子办了婚事,交了首付房款;归还了咱们这套房的贷款十万元;现在手头上还有二十万元存款,你这个理财专家,都做了些什么呢?”
赖一凡说:“这不能怨我,谁让股市一直下跌呢?
钮青青说:“二级市场的股票本金原来有十万元,现在归零了;一级市场有七万元原始股,也所剩无几了。这十年中你赔了将近万元,你是怎么理财的?”
赖一凡说:“你烦不烦啊?没完没了了?你给我闭嘴!”
钮青青冷冷地笑了,说:“我就是说说,没有吵架的意思。只是想叫你清醒清醒,以后不要沉迷于股票了,你不适合炒股……”可是赖一凡心里明白,钮青青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的。他也很自责,只是不甘心就这么认输。
在无计可施的日子,赖一凡翻看钮青青的书籍。一本一本地翻开看,试图发现蛛丝马迹。突然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引起了赖一凡的注意:因为封面上有一句话:我和上帝的对话,钮青青。
赖一凡知道,钮青青是基督教徒,她相信基督耶稣,所以这个笔记本很可能是她写给上帝的心里话。也许,她出走的秘密就在其中。
赖一凡打开了笔记本……
二
日记本的第一页开始于1982年1月2日,这是一个什么日子,赖一凡已经记不清了。他翻开日记阅读起来:“今天是一个伤心的日子,我孕育了几个月的婴儿做了流产手术。当医生把那已经粉碎的身体端在托盘里叫我看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那是一个女孩子,绿豆一样大的眼睛,弯弯的小胳膊小腿,要不是生育政策不允许的话,我有可能留下这个女孩,当我老年的时候,她可能是我贴心小棉袄。更叫我伤心的是,当我撕心裂肺地做完流产手术的时候,本来打算叫老公来医院接我回家,可是他竟然忘记了,一直到中午接了儿子回家,他才想起这件事情。我一个人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休息了很久,哭泣了很久,最后是一位女友接我回家的。看来我在丈夫的心中实在是无足轻重的啊!上帝啊,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竟然得到这样的惩罚!结婚才四年的时间,爱情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丢失了……”赖一凡看到这里有些困惑,竟然想不起妻子还有一次做流产的经历,而且自己竟然没有陪同她一起去。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自己竟然忙昏了头,没有陪她一起去。哦,想起来了,1982年是自己刚刚升任会计科长的那年,那时候,工厂里的重点工作是扭亏为盈,年初正是做会计报表最忙的几天,为了赶进度,自己基本上是每天加班加点,连接送儿子上幼儿园都是妻子的事情,那天幼儿园阿姨给自己打电话,说儿子没有人接,自己才想起来,他妈妈今天做流产手术,说好了,让我去接她回家的,结果一忙乎竟然忘记了。那天接儿子回家以后,我从职工食堂买了烧肉、稀饭和馒头,回家还给他妈妈赔礼道歉。这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自己早已经忘记了,没想到妻子伤心到把这事情记到了日记里。哪个男人年轻的时候不是把事业看得比家务事重要呢?赖一凡不以为然地想。
第二页,是1982年1月18日,日记是这样写的:“由于科里工作比较忙,科长说叫我回去上班,我说自己正在休产假,科长说流产又不是生孩子,你就来上班吧,于是自己没有按照医生的嘱托好好在家休息,而是投入了紧张的年报工作,结果最后一张年报报出之日,自己昏倒在办公室的写字台旁边,到医院一查血压高达180/100,需要卧床休息。哎,真让张红师傅说对了,现在有谁能说句公道话,我钮青青是为工作而累病的呢?就连老公还是每天早晨睡懒觉,等着我买早点给他吃。今天早晨我买早点回来,听见他在打孩子,嘴里念叨着,我叫你哭,叫你找妈妈,再哭再找妈妈我就打你。哎,婚前你这个喜欢孩子,死缠着我要孩子的家伙,怎么可以对幼小的儿子动手?我气死了。要不是看儿子岁数小,没有爸爸会受歧视的份儿上,我,我,我就和他离婚算了,这么没有爱心的丈夫我真不想要了。除了干那事积极以外,家务活儿总是不积极干,似乎这个家不是他自己的,孩子老婆都是外人似的……上帝啊,请告诉我,婚姻到底是不是爱情的坟墓?”赖一凡看到这里很生气,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我哪里有这么懒?年轻的时候,我还是比现在勤快的,那时候星期天我还和你一起到河沟里洗衣服呢!换液化气罐,不都是我扛的吗?这些事情她怎么不记得啦?这个没良心的,我不稀罕找你了。赖一凡扔掉日记本,回到自己床上睡一觉再说。
一觉醒来,肚子有些饿,冲了一杯牛奶,吃了一点饼干,肚子舒服多了。不知不觉中回到书房,看看那个可气的日记本,琢磨琢磨那个钮青青到底上哪里去了。这回从最后一页开始看看。
最后一页是这样写的“2004年9月13日,这是一个什么日子啊”。赖一凡当然记得,这是自己做手术的日子,那一年自己在体检中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需要做手术,所以在9月13号这一天,他做了手术。自从手术以后,钮青青对他格外照顾,不让他做一点儿家务活儿,而且说话办事总是特别照顾他的感受,简直可以说对他百依百顺,从来不惹他生气。他真是不明白,怎么突然间离家出走了呢?
他继续往下看:“上帝啊,我和丈夫今天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丈夫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那是担心的、揪心的脉动,我向您保证,我以后一定要更好地爱自己的丈夫,把他当成手心里的宝贝。若果生命可以赠送,我愿意赠送给丈夫十五年的生命,我少活十五年,换丈夫多活十五年。我可以忍耐,可以原谅丈夫的任何错误和缺点,只要他健康地活着……阿门!”看到这里,赖一凡流泪了,他为老婆钮青青无私的爱而感动。最近这十五年,钮青青对赖一凡真是关怀备至。每天早晨,钮青青会早早起来给赖一凡做一小锅多宝粥,放着十八种有营养的食材,慢火炖煮两个小时。赖一凡起床吃了饭,钮青青收拾了家,再去早市上买菜。回来写作两小时,然后给赖一凡包饺子吃,饺子馅百变如新,从来不吃重样的。晚上炒几个小菜,倒一杯红酒。是干红葡萄酒,斟满一高脚杯,说些愉快的话题。心脏手术以后,已经活了十五年了,身体依然不错。
“难道真的有上帝存在,自己这十五年是钮青青的生命换来的?”赖一凡突然感觉大事不妙,老婆钮青青可能身体出了大毛病,要强的她不愿意给赖一凡添麻烦,自己寻找最后的归宿去了?赖一凡心里一急,出了满头大汗。
“她能上哪里去呢?”赖一凡小声问自己。
这时候电话铃响了,是儿子打来的:“老爸,我昨天在邮箱里发现了母亲的遗书,她向我交代了家里的存款密码和一些亲戚欠咱家的钱款情况。老妈一定是身体出了大问题,不愿意给你我增加负担,去寻找最后的归宿了。”
“儿子,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她去哪儿啦?”赖一凡问。
“内蒙古大草原,天葬?”父子两异口同声的说。
三
钮青青曾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当过马背小学的教师,她曾经多次对家人讲过内蒙古的天葬,她也说过,如果自己老得什么也不能干了,就去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寻找归宿。以前大家都只当是玩笑话,谁知道她竟然付诸实施了!!
于是儿子立即启程,去妈妈钮青青曾经工作过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查干牧场寻找母亲。
可是,儿子到了牧场的小学校时,已经是晚上了,老师们都说,钮青青老师去了野狼谷,那里有一个牧民的孩子由于生病没来上课。钮青青去给他补课去了。没有发现钮青青有什么异常……
当钮青青的儿子赶到牧民家的时候,得知钮青青突然昏迷不醒,被送往锡林浩特市医院抢救。什么病?谁也说不清楚。
四
儿子赶到锡林浩特市医院的时候,被告知母亲已经被送往北京XH医院。在XH医院儿子只见到了母亲的遗体。儿子失声痛哭,双膝跪地不起。他不明白,一直很健康的母亲为什么突然离他而去?为什么不给儿子留一点儿伺候、照顾她的时间?
几小时以后,赖一凡和儿子坐在医生的对面。医生说:“你们也不要过于悲痛,钮青青用自己的心脏传导组织拯救了赖一凡,她是一个伟大的妻子和母亲,她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换来了丈夫十五年或许还会更多时间的生命,这是医学史上的创举。心脏移植的病例,这是最成功的一例。
到此为止,赖一凡和儿子才明白,钮青青真的给了赖一凡十五年甚至更多的生命。十五年之前的手术是将钮青青的心脏传导组织,通过活体移植的手术给了赖一凡。而钮青青是用人造传导组织在工作。这在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上都是第一次,风险很大。捐出器官的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钮青青依然选择……
这件事情是保密的,只有医生和钮青青知道。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原本就一直想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儿子,想做点事情来弥补多年来对钮青青的亏欠的赖一凡,他们决定:竭尽全力出版钮青青的长篇小说《挚爱亲情》《草原寻亲》和《比翼双飞》,还有……
这时候,儿子的电话响了:“喂,我是钮青青的儿子,什么?你是北京文艺出版社?我母亲的小说集出版了?要我的账号?第一笔稿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