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看点】庆林寺和饶阳店的裘皮业(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庆林寺和饶阳店的裘皮业(小说)


作者:光风霁月正扬帆 童生,634.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09发表时间:2019-02-08 21:25:32
摘要:皇恩浩荡,天地赐福,庆林寺和庆林寺塔以特有的魅力,受到了世人们的青睐。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也因庆林寺和庆林寺塔而繁荣昌盛,庆林寺和庆林寺塔也因裘皮服装的盛名而闻名遐迩。

【看点】庆林寺和饶阳店的裘皮业(小说)
   明朝初期的1399年,燕王朱棣发起了和侄子朱允炆争夺帝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燕王起兵南下,一路残害生灵,杀人如麻。
   这天,燕王的官兵涌进了饶阳店村,片刻,便有很多黎民百姓遭到了杀害,村子里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工夫不大,几个大臣簇拥着燕颔虎须、八面威风的燕王策马来到了饶阳店东边的庆林寺,而后翻身下马。面对庆林寺和庆林寺塔,燕王略有所思。这时,智能法师刚好从庆林寺里走了出来。
   这智能法师年过七旬,眉发皆白,骨骼清奇,是一位禅机出神入化的高僧。面对燕王和大臣,智能法师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而后说道:“快请入我方丈,请老衲为大王开解前程。”
   一个上年纪的大臣对燕王说:“佛门圣地,进去听听为好。”
   燕王颔首,和大臣入庆林寺,走进方丈,然后,燕王面北而坐,朝智能法师说:“你讲!”
   智能法师说:“请大王先答应老衲,让官兵在饶阳店停止杀人放火。”
   燕王照智能法师的意思,往村里传令,村里的惨叫声渐渐消失了。燕王咄咄逼人地对智能法师说道:“你要是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就血洗了庆林寺和饶阳店!”
   智能法师取来纸笔,给燕王写了四句话:“由北而南,基业成功。由南而北,大明兴隆。”
   没等燕王开口,那个年纪较大的大臣就抢先说道:“快请法师明彰点化。”
   智能法师说:“大王将会在南京取得皇位。过不了二十年,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定会迁都北京。到那个时候,大明会空前强大起来。这里的黎民百姓定会为朝廷尽忠。”说到这里,智能法师取出一套毛色黑亮的裘服,拿到燕王面前。
   燕王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套裘服送给大王,以备大王今后御寒之用。”智能法师接着说道:“这庆林寺里建有文财神比干庙,比干是裘皮师祖。因此,这一带的裘皮产业非常兴盛,饶阳店是著名的裘皮基地。可以预料,这里今后会制作出更多更好地裘服,作为贡品供朝廷选用,并以多种裘服武装大明守卫疆场的官兵将士。”
   “那好”,燕王接着说道:“我先保你庆林寺完好无损,留下饶阳店大部分人的性命。但你所说的话如果不能应验,到时候可别怪我不客气!”
   智能法师说道:“我佛慈悲,出家人不打诳语。大王尽管放心,老衲的话句句都会得到验证。”
   燕王不再说什么,让人收起裘服,带着大臣们走出方丈。智能法师把他们送出庆林寺门外。
   当晚,燕王的官兵在饶阳店驻扎下来。
   本来,从饶阳店往南十多里的一个村里,有人丧母,停灵七天。智能法师带人在那里连日超度亡灵。为了阻拦燕王的杀戮和破坏,才赶回了庆林寺。和燕王周旋成功以后,就又连夜赶到了那个村里。
   这个村在原赵国武城县治所的附近,当时,子游任武城县的县宰,他用礼乐的观点施政,人们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后来,往北十多里的饶阳店建起了庆林寺,佛教思想又非常深入人心。因此,这个村一向民风淳朴,人们崇尚礼教,从善如流。
   从地理位置上讲,这里很早以前处于蔡河(运河古道之一)一带,地势低洼湿润,不但庄稼长得旺盛,而且也很适于狐狸、獾、黄狼等野生动物的生长。正是优越的裘皮资源,使这里最早制作出了裘服,饶阳店集市上的皮货,大部分是这里的产品。在长期的裘皮生产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裘皮师傅,其中一名师傅叫傅仁,他制作裘服的手艺极其娴熟,更是远近闻名。
   第二天,丧主的母亲已丧七日,正待发丧,忽然传来消息。燕王的官兵要进村了。顿时,村里鼎沸起来,人们惊慌失措,一片嘈杂,有些人埋怨孝子,说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死个人停灵三天也就行了,偏要停灵七天,结果赶上了官兵进村!灵棚下的孝子们也吓得六神无主,大家齐刷刷跪倒在丧礼主持人傅仁面前,求他做主。
   傅仁不但是远近闻名的裘皮师傅,还是当地很有声望的长者。他看看身旁为丧主超度亡灵的僧人们,在智能法师的带领下,手敲木鱼,口诵佛经,一切照常,纹丝不乱,就更坚定了自己要把丧事办好的决心。他对孝子和众人们说道:“生死有命,现在跑也来不及了,听我的,大家还是各司其职吧!”本来慌乱了的人们见他稳如泰山,便也安定下来。他趁此布置指挥,法度井然,进退有序,一切很快恢复了正常。只见丧主门外,丧幡高扬,一帮吹鼓手分列两厢,远近族人依次祭拜,鼓乐声不时奏鸣迎客,灵棚下的孝子,哭得昏天暗地。
   起灵的时刻到了,棺木上了丧舆。孝子亲朋放声恸哭。银山雪海,犹如一条银河庄严地向村外墓地倾泄而去。
   这时,燕王的官兵进了村庄,一个个如狼似虎,杀气腾腾,但看到如此庄严的送殡队伍,竟动了恻隐之心,没有一个人前去打扰,更不忍心在这个村里烧杀抢掠。不大工夫,燕王来到跟前,还是那位年纪较大的大臣立刻向前,叩首进谏道:“王爷,古来丧礼最重,天子以孝治国。以臣之见,此村守孝之人甚众,万万不可毁也。”话音刚落,那边一阵哭声随风飘来,军前帅旗忽地倒向一边。燕王微微颌首说道:“看来,在这个地方保留下一个完整的寺院和一个完整的村庄,此乃天意,天意不可违也。”然后搭弓扯箭,“嗖”的一声,朝着帅旗倒去的方向射去,官兵们呼啦啦离开村庄,向箭头射去的方向奔驰而去。
   村庄保住了,村民得救了,是孝子之心感动了燕王,才使该村免遭洗劫,于是,人们便把该村更名为“孝子拦村”(后演变成孝兰村)。
   燕王的官兵离开这里以后,因为这一带变得人烟稀少,庆林寺比以前冷清多了。作为裘皮基地的饶阳店,也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孝子拦村的裘皮师傅们空有一身好手艺,却无法施展。周围的村庄都荒废了,地里长满了野草,到处都是凄惨悲凉的景象。
   1402年,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皇帝,即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明成祖发布政令,使山西等地的大批移民来到这一带安家。外地人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也很想学习当地的裘皮技术。人们一次又一次来到庆林寺,给比干神烧了很多高香,磕了很多响头,但裘皮产业还是很难有起色。大家都很纳闷,过去祭拜比干财神,灵验得很,可现在为什么就是不管用呢?
   原来,比干的真神已离开了庆林寺,被王母娘娘叫到天庭述职去了。比干来到天庭已经六天了,但王母娘娘却不理睬他。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这时候正是燕王扫北、随后在南京做了皇帝、又往人烟稀少的地方移民的期间。比干看到战乱给人间造成的巨大损失,感到无比痛心,他知道饶阳店一带的黎民百姓非常需要他,不由得心急如焚。
   这天,比干一连求见了几次,王母娘娘才答应召见他。比干禀告了自己入住庆林寺以后的情况。王母娘娘耐着性子听完,很不满意地说:“这样一来,天宫倒不如人间了。在人间,无论是天子还是平民,都能穿上裘服了;在天宫,我和玉皇大帝何时有过这样的享受?以前,有不少仙女因羡慕人间,竟私自下凡,以后,如果人间更富裕了,还不都跑下去?你这次回到天宫就不要再下去了,在天宫制作裘服不是更好吗?”
   比干知道王母娘娘有些蛮横。她久居天堂,不察民情,不怜民苦,说话做事很不讲道理。但大多时候还是她说了算,连玉皇大帝都拿她没办法。所以对她说话必须婉转一些,必要的时候还要投其所好。想到这里,他就对王母娘娘说道:“禀告王母,小神很想留在天宫,为你和玉皇大帝制作裘服。但我只是发明了裘皮技术,而裁剪和缝制裘服的能工巧匠都在凡间。再说,我就是想在天宫制作裘服,天宫也没有裘皮资源。而凡间我所在的庆林寺以南,裘皮资源特别丰富,从那里制作出来的裘服既漂亮又耐穿。你如果让我回去,我会尽快把最好的裘服敬献给你和玉皇大帝。”
   坐在王母娘娘身旁的玉皇大帝,还是很看好比干的。他听比干讲得合情合理,估计王母娘娘再也讲不出什么理由来了,就向着比干说话:“按说,凡间的人也是咱的子民,还是让文财神回到凡间去吧!你把他留在天宫,他既不能为民造福,你也永远穿不上裘服。”
   其实,刚才王母娘娘也是为了试探比干。向比干要裘服穿,才是她真正的用意。现在,玉皇大帝这番话正中她的下怀。但她还是故作嗔怒地说:“那就下去吧,但你要好自为之!”
   于是,比干又回到了凡间,回到了庆林寺。他时常登上庆林寺塔,察看民情,眷顾和保佑人们恢复裘皮产业。见人们又做出了新裘服,他就照着最好的,用手一挥,幻化了几套,送给了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从此,王母娘娘对比干也就没有反感了。
   1421年,明成祖从南京迁都到北京。此时,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有了很大发展。这里各种上等的裘服不仅成为进贡产品,还远销国外。并有大量的裘皮马甲、皮帽、皮裤等,大批量地运往军营,武装了守卫疆场的官兵将士。明成祖非常满意,让地方给饶阳店拨发银两,以资鼓励和奖掖。
   庆林寺的智能法师,回忆起当年“靖难之役”的状况,不禁感慨万千。因他对燕王所说的话都得到了验证,人们都佩服他高深的禅机,把他称作活佛。孝子兰村的傅仁早就成了智能法师的知己。智能法师称赞傅仁当年的镇定,傅仁回答,他是受了智能法师的影响,智能法师才是庆林寺以及饶阳店和孝子拦村的救星,智能法师却说,也正因为傅仁这样的裘皮师傅没有遇难,当地的裘皮产业才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
   明朝中期以后,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原来饶阳店只逢五、逢十有集市,并限制在四条街上。嘉靖年间,当地官府下令增加集市地点和时间,为了吸引商旅,还让歌舞、戏剧演员到集市上表演。每当逢集日,人们边看表演边做买卖,极为热闹。其中,大部分商品就是各式各样、色泽漂亮的裘服。
   经济空前的兴旺和发达,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庆林寺里香火更胜,比干也因此世享馨香。据说,比干还是象过去一样,常常登上庆林寺塔,眷顾和保佑当地裘皮产业的兴盛和壮大。有的游客曾在塔顶上碰到过一位老人,说是和比干神的面相一模一样。
  
   二
   当年,庆林寺的智能法师有惊无险,他凭自己出神入化的禅机和燕王周旋,让整个庆林寺完好无损,还挽救了饶阳店村大部分人的性命。对此,人们有两种说法:一是,当时燕王求取皇位心切,智能法师的一番话正遂了他的心愿;二是,燕王的父亲朱元璋(明太祖洪武皇帝)是穷苦人出身,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亲人大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当了和尚。后又参加起义军,而最终才做了皇帝。也许是燕王对僧人的垂怜之心,才使智能法师免遭杀身之祸。但不管怎么说,当时那确实是惊心动魄的一幕。还真灵验,正像智能法师所预料的那样,燕王真得在南京夺得了皇位,为明成祖。很快,他又感觉到,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最终还必须迁都到北京(后于1421年,从南京迁都到北京)。也许正应了那句老话,不打不相识。从此,明成祖不仅对智能法师深感佩服,还把他牢牢地刻在了心里。
   不久,山西等地的大批移民来到了饶阳店一带落户,这里的人烟又渐渐稠密起来。外地人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也很想学习当地的制裘技术,孝子拦村的制裘师傅们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最高兴的还是傅仁师傅,他一生带出了无数个高徒,但最令他满意的,还是他最近二年收下的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是一对新婚夫妻,男子眉清目秀,女子美若天仙,尤其是二人身着裘服的时候,更是楚楚动人。他俩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心灵手巧,时间不长,就掌握了傅仁师傅传授给的全部手艺。因为他俩做起裘服来又快又好,人们就把男子称作裘郎,把女子称作裘娘。
   这个时候,由于政府支持,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周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裘皮作坊,饶阳店的四条街上,裘皮店铺鳞次栉比。到处是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也许是明成祖为了答谢智能法师,特意颁布政令:对庆林寺周围方圆三十里所有的裘皮作坊和裘皮店铺,一律免征税银,各官府、驿站要为其提供一切方便。这样一来,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更是如鱼得水,所制作的大批量皮衣、皮裤、皮帽子、皮手套运进了长城以北的军营,武装了守卫疆场的官兵将士,还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裘服或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或随郑和出使西洋的船队远销国外。
   郑和的船队到达各国,都能受到热烈欢迎。船上载满了货物,其中销路最好的,是丝绸、青瓷碗盘和裘皮服装。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土特产。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那时候,浡尼、满剌加、苏禄等国的国王、王后来到南京、北京,其随行人员达500多人。明成祖盛情设宴招待,还赠予许多礼物,并把他们送来的礼物陈列在文华殿里。郑和第六次航海时,随同前来的有古里等十几个国家的使臣、商人1200多人,其中包括远在波斯湾的国家。明成祖当时正在北方,就令太子好好接待,还关心地说:“天气冷了,让礼官宴请他们,并送些礼物,尽快让他们回去。他们带来的土特产,由政府出钱收下好了。”据说,所送出的礼物,最受外国使臣和商人欢迎的,就是裘皮服装。

共 697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写建文元年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起兵反叛侄儿朱允炆。一路烧杀掠夺,残害生灵,使无数生命葬身其中。一天,燕王叛军涌进饶阳店村,一时间,刀落人亡,杀声四起。庆林寺智能法师为了阻止燕王继续杀害村民。他写给燕王四句话:“由北而南,基业成功。由南而北,大明兴隆。”并说,只要燕王按他的话去做,定能取得皇位。于是,燕王停止了杀戮,并将部队驻扎在了饶阳店村。之后,在裘皮师傅傅仁与庆林寺智能法师的共同努力下,燕王终于将部队撤离了饶阳店村。1402年,燕王朱棣在南京做了皇帝,即为明成祖。明成祖为了将饶阳店的裘皮产业发扬壮大,调来许多山西客商。最后,终于把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发展壮大起来。正如作者所言,“饶阳店一带的裘皮产业因庆林寺和庆林寺塔而繁荣昌盛,庆林寺和庆林寺塔也因裘皮服装的盛名而闻名遐迩。”小说充满了传奇色彩,文中的玉皇大帝和比干的神灵都是降福与人类,令人敬仰膜拜的上神。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小说。为智能法师救人于危难的大无畏精神点赞!为傅仁师傅高超娴熟的制裘手艺点赞!佳作!推荐赏阅。【编辑:五色鲜人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色鲜人掌        2019-02-08 21:32:13
  小说立意新颖,人物个性鲜明,充满了传奇色彩。学习了,问好老师!祝老师在看点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光风霁月正扬帆        2019-02-09 09:46:43
  衷心感谢五色鲜人掌老师的精心编审和美按!老师辛苦了,问好老师,顺祝老师新春愉快!
3 楼        文友:光风霁月正扬帆        2019-02-09 09:54:18
  衷心感谢五色鲜人掌老师的赏评!向老师致意、学习!我愿在看点和江山进一步提高自己,恳请老师们多多指点和帮助!
4 楼        文友:鹰鸣老师        2019-03-01 15:36:05
  一直期待在新浪中阅读师友作品,但未如愿,今天偶然到江山搜索了一下,发现竟发表这么多精彩佳作。本篇将地方产业和神话传说有力结合,述写了村庄的起源发展历史。整篇充满正能量。弘扬正气,讴歌善良。敬佩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社会的奉献。办了一件对地方对读者对后代都非常有利的大好事。欣赏,学习!问候,祝福!
鹰鸣老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