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薯粮(散文)
【编者按】“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是红薯,又何尝不是母女情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薯粮,曾是中国普通农家餐桌的主食。本篇文字,以一位初一走读生的视角入手,速写了农家一日三餐与劳苦细作的生活常态,刻画了一位善持家的妈妈及其拳拳慈母心。面对嘴刁的女儿,心有愧疚的妈妈,以“公粮”之理教育女儿,让出白米饭,自己却顿顿拿红薯当饭,不但参与全天候的大集体劳作,而且深夜刨薯丝,一大早又熬米汤红薯粥,还不忘煨一个红薯给女儿课间吃。蒸、切、晒、收,妈妈忙了公家活,又忙家务,带孙子,操持一家子“细水长流”的日子。明理勤劳的妈妈,苦育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我”。学习上,《清早去放牛》是习作范本,数学九十九分,是班级数学王。思想上,明白了交公粮的意义,会就豆豉爆辣椒和冬瓜汤吃红薯丝,也会过苦中作乐的日子了。生活中,分担家务,早放牛,傍晚捡薯藤,和妈妈一起,夜刨薯丝,合奏生活之歌。统览全篇,线性结构中,以平易、朴素和浅白为主要情技,兼以恰到好处的写景,有时空的延展与理性的思考,暖在细节处,情在画面外。薯粮,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之效,使人长寿少疾。薯粮,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却也是生命和精神长寿之源。苦中情,暖心间,佳作,力荐。【编辑:芦汀宿雁】【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2110010】
1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9-02-16 05:12:36
在那个年代,红薯是主食,而现在确是养生佳品。
那个年代,红薯不光是乡下人的主食,也是城市人的主要食物。
文章情感真挚,具有时代感,读来亲切,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那个年代,红薯不光是乡下人的主食,也是城市人的主要食物。
文章情感真挚,具有时代感,读来亲切,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回复11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9-02-17 17:30:40
是的,红薯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谢谢姐姐的阅读和留墨!
祝新春吉祥!编写快乐!
谢谢姐姐的阅读和留墨!
祝新春吉祥!编写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