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您养我小,我陪您到老(散文)

精品 【晓荷】您养我小,我陪您到老(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320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93发表时间:2019-02-13 11:20:20

【晓荷】您养我小,我陪您到老(散文)
   隔着纱窗玻璃,我又看见了那个每天按时按点扶着楼前铁栅栏练步的老人。
   老人步履沉重,每走一步仿佛要费很大力气。外面天气很好,太阳很大,老人头上流着汗,一步步顽强行走着。楼根下有一个四十多岁的阿姨,手里捧着保温杯站在轮椅边上不错眼珠望着老人。嘴里还不停鼓励着:“爸,很不错。慢点,加油!”
   老人每走几步,阿姨都会站起身推着轮椅车紧紧追上去。有时她会走上前去给老人递上一杯水,擦擦汗,让老人坐在轮椅车上坐一会,两个人说会儿话。
   老人每天坚持不懈行走着,儿女陪伴着,温馨的场面不间断重复着。据说,老人是脑出血后遗症,在病重昏迷期间,一家人不离不弃守候在重症病房门外,积极配合医院治疗,恳求医生用最好的药,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老人慢慢苏醒后,家人每天陪老人说话,给老人放他喜欢听的音乐,几个儿女轮流陪护在老人身旁,擦身、按摩、给老人处理大小便。无微不至尽心尽力照顾着老人。已经下了病危通知单的老人,在病床上躺了六个月之后愣是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而且能自己慢慢下地行走。天气好的时候,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每天抽空轮流陪伴老人练步,鼓励老人坚持锻炼,老人的病情一天天逐步好转,精神状况也很好。
   亲情的力量是伟大的!生命也在于运动。老人在儿女每天的鼓励陪伴下,克服病痛折磨、身体不适,每天坚持步行锻炼。几个月后,不用扶栅栏也能够慢慢自己挪动脚步了……
   看着老人每天儿女扶前扶后照顾,我的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暖流,我的耳边时常会想起“您养我小,我陪您到老”这句话。我会想起那年我的家、我的奶奶以及我的父母……
   奶奶养育了六个儿女,大爷老大十九岁的时候应征入伍去了贵州当兵,当兵三年回来带回一个贵州姑娘,直接和家里宣布:“我要和她结婚。”大爷的话斩钉截铁,奶奶和爷爷只好默认。那时候家里穷呀!奶奶去邻居家借了被面棉花连夜赶制了两套被褥,两个人也没举行啥仪式,第二天领了证结了婚,新房是院子里的一个小柴房。
   父亲作为家里老二说好高中毕业就去顶替爷爷铁路上班的,但父亲却临时改变了主意。他说他要考大学,并且要考最好的大学!还要求把接班名额给了半途休学的老叔。在他的努力苦学坚持下,还真考上了东北工学院。
   可是上学钱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奶奶偏疼父亲,为了让父亲能顺利上学,每天除了在一家畜牧场给人打工外,空余时间就和大爷去后山砍柴,砍的柴和老叔一起挑到集市上卖。有一次在砍柴的时候,奶奶还不小心滑下山崖,还好的是被一个突出的树杈挂住了。大爷急忙扔下随身带的绳子把奶奶拽了上来,奶奶头部在滚坡的时候还刮出了血。
   回到家后,全家人看着有惊无险的奶奶,说啥不让奶奶再去打柴。父亲更是拽住奶奶的手哭着说:“妈!我不去上大学了。我不想看见你每天这么辛苦……”奶奶却说:“儿呀,我生了你养了你,我就要尽可能给你最好的!大学好不容易考上了,干嘛不上呢?答应我,钱攒够了就去上学吧,家里有你爸、哥们兄弟呢。”父亲勉强答应了埂咽着连连点着头说:“嗯,我听妈妈的。你放心等我上上大学一定好好读书。以后我有出息了,一定孝敬你和我爸!陪您们到老。”奶奶笑了说:“我信,我信我儿子的!”
   为了给父亲凑够上学钱爷爷则和几个老猎户相约去山里打猎。有两次大雪封山,爷爷为了多打几个猎物,走的远了些还险些回不来。打回的猎物,爷爷让奶奶拎到集市上卖。在一家人共同努力下,父亲上了大学。
   许多年后,奶奶头部的伤疤还依稀可见,每次我和哥哥听着奶奶讲父亲以及家里的一些往事的时候,奶奶都会露出幸福满意的笑容,因为她说过,我的父亲真心没让她失望。还记得母亲曾经说过,她和父亲认识并相爱正是在父亲上大学期间,母亲那时候就在父亲学校附近的医院做护士。有一次,父亲吃坏了肚子,去医院看病给父亲打针的正好是母亲。父亲一眼就相中了漂亮的母亲,两个人一见钟情。
   当父亲把母亲领回家见奶奶的时候,奶奶说:“我家大华是个大学生,我们找对象不图别的,只希望我儿子学业有成那天能孝顺我和他爸,能对自己兄弟姐妹好!自己富裕了能够帮助所有亲属。如果你能答应这些,我让大华娶你。”母亲笑了说:“您放心,我和您儿子一定会对家里亲人好,谁有困难我们都会帮的。更会孝敬您,一定会陪您到老的!”
   父亲和母亲结婚五年后,带着我和哥哥奶奶来到承德。奶奶说:“我们大华有出息了,皇上住的地方冬暖夏凉的,我也要享受享受。”奶奶来承德后,父亲和母亲就给我和哥哥定了规矩,吃饭的时候不能和奶奶同桌,奶奶有专门的的一个饭桌。每次做饭母亲都会单独给奶奶做小灶。奶奶盘腿坐在火炕上独享自己的美食,而我和哥哥还有父亲母亲坐在另外一个大木桌上吃。
   刚开始我和哥看见奶奶桌子上的菜总是有肉,而我们桌子上清汤寡水,不是咸辣椒就是芥菜樱炖豆腐,我和哥极为不满。有几次,我和哥哭着喊着提出抗议,要吃和奶奶一样的饭菜。母亲和父亲对我们说,我们什么时候到了奶奶那个岁数,也会有同样的待遇。因为奶奶是家里的长辈,辛苦了一辈子理应享受儿女给于的一切。
   奶奶是家里的长辈,她对父亲以及家里子女的爱用父亲的话说,用语言是无法诠释的。奶奶给了他生命,辛苦养育了六个儿女,为了给父亲凑学费上大学险些滑坡没了命。父亲对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您养我小,我会一直陪您到老!”
   父亲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奶奶在承德住了十多年,父亲一直把奶奶当成家里掌舵的,家里的财政大权,奶奶掌控。父亲开支一分不剩的交给奶奶,母亲挣得工资也会归奶奶管理。奶奶说:“过日子不能不算计,算计好了家里才会过富日子。”有时父亲还会把奶奶当成老小孩,家里再穷,每次从市里单位回来,都会偷偷塞给奶奶手里几块奶糖,还会给奶奶买一些酥饼,肥肠……
   有一次奶奶无意说起北京动物饼干好吃,父亲听后专门让同事回家的时候给奶奶买回两大包。奶奶看见动物饼干,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用手捧着看着说,就是这样子的!她稀罕过后,说啥让父亲赶紧把买的另一包饼干给跑承德这趟线的老叔捎回东北,说是让爷爷和其他人尝尝。父亲说,这种饼干家里超市就会有卖的,让她自己留着慢慢吃。奶奶听父亲这么说,以为父亲不愿意给东北亲人,就生气地喊起来,说:“你不去,我去!我大不了我这份省出来不吃就是了!”父亲一看奶奶误解了,急忙给奶奶说好话,立马拿上饼干骑上自行车,带着母亲去了火车站。
   父亲和母亲十几年如一日对奶奶的好,对东北亲人的爱,我和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羡慕着。奶奶辛苦了一辈子,儿女都已经相继长大成人,奶奶也已经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
   我曾为奶奶一辈子对我父亲以及家人的付出感动过,也为我的父母对奶奶爷爷的孝敬,对东北一大家人的亲人的爱流过泪。我和哥也曾信誓旦旦对我的父母说:“等我俩长大成人了,一定也会学着你们的样子,去为东北亲人做些什么。给与你们最好的!一直陪伴您们到老……”
   语言是铿锵有力的,而做起来却是那样难,生老病死谁都无法阻拦。奶奶去世的时候是七十三岁,她终归没有过去这个“坎”,她是带着满足得笑意离开人世的。而我的母亲和父亲是带着对生的深深渴望,不舍离去的。或许他们还没有看到我和哥能够自食其力。他们含辛茹苦养育了我和哥,我们能有能力赡养他们了,他们却不在了。
   母亲离去的时候,我那时正在省医科大读大二。她说过至今让我心碎的话就是:“我还想活着,还想等闺女养我!”我至今想不开的是老天为什么这么无情,不等我去养我的母亲,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就匆匆让母亲去了天堂。一点机会都不给我!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仰望天空,去查找母亲的踪迹,看看星星到底哪颗是属于母亲的,哪颗是父亲的。直到眼睛望酸视线模糊……
   人生最残酷的就是不能等!这点我深有体会。
   我羡慕那些正在慢慢老去的大爷大妈,羡慕她们的儿女还有机会去孝敬他们去慢慢陪他们变老。那些大叔大爷们,每天没事了鸟笼子一拎,花园坐坐,和鹩哥说说话,几个老哥们兄弟凑到一起打打牌,健健身,踢踢毽子。大姨大娘们,每天花园里扭动腰肢,跳着广场舞,组团去外地旅游。她们的时间几乎都是大把的,每天还可以如孩童一般去听一些课,唱唱歌,上上老年大学。有时还会在电视上,浓妆艳抹跳着小苹果。看见他们,我的眼前就会浮现我的父母,如果他们还健在,也会是如此情景吧。我时常这么想!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医院四楼肿瘤科住院处有一个七十四岁患了肺癌老人,老伴早年去世身边只有一个儿子和儿媳。儿子是一个公司大老板,平时很忙。但知道自己父亲病情后,把公司托付给他的助理,自己和媳妇立马带着老人去了北京协和医院给老人做了手术。
   老人手术后病情不容乐观,儿子就和媳妇把他安置在承德医院。每天儿媳换着样给老人做老人爱吃的东西。老人喜欢吃猪肚,儿媳就一早去早市,买回猪肚,洗干净用高压锅煮熟。老人牙口不好,儿媳就把煮的稀烂的猪肚剁碎放在粥里,一勺一勺喂老人。老人喜欢吃煮苹果,儿子就把买回的苹果,细心洗好,煮熟,用保温瓶装好送到医院。
   每天天气好的时候,儿子和儿媳一边一个搀扶着老人在医院花园散步。那种孝顺温暖让我们医院的所有医生护士都情不自禁驻足,赞叹。
   天气不好的时候,老人的儿子儿媳就陪老人在病房里玩扑克下象棋,有时老人的孙子学校放假来医院,他们四个人一起掷骰子,病房里每天都是笑声不断。在他们的温暖陪伴下,老人本来已经只有三个月的生命,却坚持了八个月零四天。
   老人去世的时候,是微笑着闭上眼的。这是我在医院亲眼目睹的温暖亲情的故事,这种事已经习以为常。因为人们深知道,谁都有老的一天。尊老爱老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美德,蔚然成风。
   看见这些,我会深深感动于他们对父母的孝敬,也会深深思念我的父母,我会泪湿面颊……
   好久没回东北的我,过年的时候,回了一趟东北。老姑看见我一瞬愣住了,她揉了揉眼睛过了有几分钟惊喜地说:“叶儿,是你吗?”她顿了顿又说:“冷不丁看我还以为是我二嫂呢。叶儿终于长成大姑娘了!真好!”她又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唉,可惜呀,我二哥二嫂都不在了!如果他们还在闺女都这么大了,他们那该多享福呀!”
   是啊,我父母如果现在还在多好呀!我由衷感叹:如果他们还在,我和哥一定会给予他们最好的!我会像他们孝敬爷爷奶奶那样孝敬他们。绝对不会让他们再出去受累奔忙。也让他们像所有老人一样,在儿女跟前享受天伦之乐!如果他们还在,我会用行动告诉他们:您养我小,我陪您到老!

共 42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特别温馨的画面:每天按时按点,作者都会看见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坚持不懈陪伴着一位脑出血老人做着康复训练。这一幕场景深深感动着作者,触及了心里柔软处。从作者的回忆中我们了解到,作者的家庭是一个大家族,奶奶是非常了不起的,生育了六个儿女,她是家里的掌舵人,教育出来的子女都独立自强,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一家人和睦相处,相互扶持,点点滴滴的往事在作者的笔端下汩汩流淌出来,令人触动。作者父母对奶奶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无疑起了言传身教的作用,让作者懂得了孝顺与感恩。可是让人痛心的是,当作者一天天地长大成才时,至亲的奶奶、父母却相继离世,曾经幸福的家庭已然支离破碎,令人扼腕叹息。所以,在文末,作者提到每当看到那些大爷大妈安度晚年的场景,看到那些儿女还可以孝顺自己父母的画面,总会深深刺痛自己的心!那是作者在无声地泣诉,是在表达那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尽痛心和遗憾!文章叙述流畅,情感饱满,正能量的佳作,荐阅共赏!【编辑:叶华君】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216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02-13 11:27:50
  社长是一个情感细腻,有爱心重感情的人。对于家,对于父母,社长都充满着深深的爱。可是遗憾的是,这一切因为他们的离去而成为了回忆。当今天社长有能力尽孝时,却发现这已经成为一种奢望了。那种感觉就像心里有一根刺,总在某个时候就被刺痛。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何叶        2019-02-13 21:25:41
  谢谢华君辛苦编按,敬茶问好!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02-13 11:31:52
  一切尽在不言中,我与社长一样感同身受。经常,我也会看到别人的幸福就像想到自己的遗憾,对于母亲,我也有无尽的亏欠,这种感觉经常折磨着我。但是我们都应该这样想,如果泉下有知,母亲是希望我们过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所以,回报母亲,就是要照顾好自己。社长保重!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2 楼        文友:何叶        2019-02-13 21:26:35
  问好华君,感谢支持!香茶一杯。
3 楼        文友:星辰海人        2019-02-13 16:01:56
  除了父母,恐怕再也没有别人为了我们而奋不顾身了。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生活过的最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星辰海人,在校大学生。会做梦,和写小说。散文、小说及评论散见《美文》《作品》《小小说月刊》《中国青年作家报》。
回复3 楼        文友:何叶        2019-02-13 21:27:06
  问候安安,谢谢支持!
4 楼        文友:军杰        2019-02-13 18:24:29
  岁月悠悠,温情感人!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回复4 楼        文友:何叶        2019-02-13 21:27:35
  谢谢军杰老乡,问好!
5 楼        文友:伊伊秋水        2019-02-13 19:47:45
  文字感人,从中让我们读到了那些濒临于危重病人的老人如何对待生命,而他们的儿女又是如何孝敬老人,尊敬老人。由此,作者引入深深的回忆中,对父母亲和爷爷奶奶的怀念,融化于心。亲情永远是人间温暖的爱,感动于何叶小妹柔柔的笔调,岁月依旧,而人间有味有清欢。
刘永萍,女,笔名伊伊秋水、yiyiqiushi,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安福县作协副主席,已发文章50万字见于《中国作家网》等文学网站,作品见于多种报刊,出版多本书集。
回复5 楼        文友:何叶        2019-02-13 21:28:00
  问好秋水姐姐,敬茶。
6 楼        文友:张福洲        2019-02-14 08:22:23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病房里陪老人玩扑克、下象棋,有这么温暖的陪伴,老人本来只有大约三个月的生命,却坚持了八个月零四天……感谢社长分享佳作!赞赞赞!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回复6 楼        文友:何叶        2019-02-14 09:06:59
  谢谢张哥留评支持。敬茶。
7 楼        文友:麦玲        2019-02-22 08:31:10
  很温暖的文字,读后给人以共鸣。尽孝不能等!
回复7 楼        文友:何叶        2019-02-23 17:04:36
  谢谢麦玲姐,敬茶。
8 楼        文友:尹宪辉        2019-02-25 19:58:39
  问好!~何叶社长!全部作品都是加精华,不错!赞一个!
9 楼        文友:        2019-02-26 22:54:29
  写得真感人,社长是一位重情义的女子,欣赏你的真情流露的作品,尤其是你对父母的那份思念与感恩让我深深钦佩。
希望认识更多优秀文学作者,老师,文友,一起学习,互相欣赏
10 楼        文友:定远牧人        2019-07-29 16:56:08
  血浓于水呀,人不该忘本,必须知道自己从何而来。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