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原来你是“不完美的男神”(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原来你是“不完美的男神”(散文)


作者:任宋丹 布衣,49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05发表时间:2019-02-18 15:50:21

【看点】原来你是“不完美的男神”(散文) 在我们国家,一个人如果想在人民的心中,被奉为神一般的存在,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首先必须在某个领域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其次还要在道德上有非凡的威望,且不能有任何缺点。最重要的是以上所有要求需坚持到死。所以,在民间传说的神仙中,大部分都是视金钱如粪土,视美女如臭豆腐的主儿。他们不食人间烟火,业余爱好只有普度众生。一般像这样的人都是老百姓虚构出来的。可在中国神话人物当中,有一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不过他却有明显的优点和性格缺陷。三国时期的这位人物形象十分有特色,“大长胡子,大红脸,大红嘴唇,丹凤眼,头上常年带着绿帽子。”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关羽,关二爷。
   他“身长九尺三寸,脸红、嘴唇也红,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当中对关羽的描写。但正史当中其实并没有关羽的具体长相描写,而罗贯中的这一描写让关羽他们哥三的形象深入人心。三个人三种肤色,一说张飞的肤色就是黑,说起刘备的肤色那肯定是黄,右边站着大红脸关羽,除了长相,关羽的事迹则更值得一提。
   关羽之所以被众人推崇,绝对是有原因的。单从讲义气而言,关羽称得上是代表人物。在很多港台的电影里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桥段,不管是黑道的人还是白道的兄弟,都拜关二爷,他象征着讲义气。历史上关羽的确是讲义气的。早年间,刘备、关羽、张飞自桃园三结义之后,三个人就结下了深厚的情义。三兄弟平时交际应酬的时候,关羽、张飞都是站在刘备的身边保护,从来不怕艰险,就因为这哥俩在边上站着,给刘备敬酒的人明显少多了。就这样,三兄弟勤勤恳恳地经营着自己的事业。可是创业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建安五年,曹操率军东征刘备,想并购刘备三兄弟的“公司”。结果就把刘备给打跑了,关羽可能是肤色比较醒目吧,最后被曹操生擒,连带刘备的家眷一起成为了曹操的俘虏。可是生擒之后的情况,我们应该都明白,无非两种结果,要么投降,要么去死。可是关羽讲义气啊,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首先明确一点,他想活。但是他还要活出风格,怎么办?关羽缕缕胡子,“唉?有了,关某跟他约法三章。如果你不答应我接下来的要求,就算得到了我的人,也得不到我的心。”
   相传,当时关羽和曹操针对投降事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只投降汉室不投降曹操。第二,要帮着照顾他的二嫂,也就是刘备的妻子。第三,只要知道了刘备的下落,不管千里万里,他都要离开。按理说,是关羽他们打了败仗被俘虏了,怎么投降的人还这么多要求呢?这要是一般人,二话不说可能就要把关羽干掉了。可是曹操是个爱才之人,他很欣赏关羽的忠义和才干,于是居然还真的答应了关羽的条件。这同时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投降条约”。
   投降了曹操之后,曹操对关羽真是太够意思了。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时不时的还要赏赐不少奢侈品。如果心理防线薄弱的人,可能就要变成,宁愿坐在曹操的车上哭,也不愿意跟刘备骑着驴笑的人了。可是关羽没有,他心里明白曹操对自己也是情深义重,所以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报答曹操的恩德,才回到刘备的身边。为了配合关羽的计划,没过多久,颜良就高高兴兴提着头来找关羽了。这一天袁绍派大将军颜良带着大军包围了曹操的地盘,此地名叫白马,大概在今天河南滑县一带。曹操急了,马上派张辽和关羽去解围。哥俩来了,颜良就必须走了。这一段就记录在《三国志》里面,“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关羽远远望见了颜良的旗帜和车盖,便骑着马在千军万马之中成功刺杀了颜良,并且割下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于是就这样解了白马之围。由于关羽这一来一去实在太快,袁绍的手下们对此纷纷表示:“刚刚发生了什么?”这颜良可在当时有名的大将,结果被关羽秒杀了。而后来关羽依然有精彩的表现,俘虏曹操的大将于禁、斩杀白马将军庞德等,这就告诉我们,想成就大神,炮灰的级别也很重要。
   不过这都是关羽的明显优点。关羽其实还有明显的缺点,可能很多人并没留意。关羽虽然被后世人当作神一般的存在,但他也是有缺陷的人。首先不得不说,关羽非常小心眼。
   就在刘备、关羽、张飞的“公司”正走在有条不紊的“上市之路”时,有能耐、有背景的长腿名将马超来投降了。可能周围有不少人都在关羽面前夸奖马超的才能,关羽一听就不乐意了,心想:“马超也不算我的朋友,难道他比我还强吗?”于是他就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内容被记录在《三国志》当中:“超人才可比谁类?”这句话写得很有水平,他问诸葛亮:“你觉得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以跟谁比?”虽然没提具体跟自己比,权当是关心一下晚辈。可关羽的这点小心思,又怎么能瞒得过诸葛亮呢?于是诸葛亮给他回了一封信,让士兵给关羽送过去。关羽打开信就乐了,信里说:“马超这个人文武兼备,雄健刚烈超过一般人,可以说是一代豪杰。可以跟黥布、彭越这类的名将相比,也可以跟张飞争个高下,可他终究还是比不上美髯公啊。”美髯公说的就是关羽,诸葛亮的这封信回得也算是相当精彩,如果要找个拍马屁的案例,这封信算得上是经典了。“哈哈,丞相哪都好,就是太实在。”关羽笑道,他还经常拿出诸葛亮的回信给宾客们看,“看看,丞相给我写的信。不说别的,你们说丞相这人是不是太实在了?”
   但类似的事情还有。当刘备自封为汉中王之后,顺便想任命四位大将军,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刘备想得很好,就准备拿这个提议跟诸葛亮商量。可诸葛亮马上看出了问题,尤为关键的是黄忠的定位。要知道黄忠本来是不可能跟另外三位并列的,可刘备这一提拔,难免产生矛盾,特别是关羽。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劝刘备说:“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诸葛亮说,马超和张飞离得近,亲眼见到过黄忠的功劳,也许还能接受。可是关羽离得远,听到您这样的决定,恐怕会不高兴,这样做有点不妥吧。可谁知道刘备却说,没事儿,我来搞定。不过后来,他召见了一个文官费诗,亲切的对他说:“你来搞定。”
   费诗就去找关羽了。他的任务就是让关羽接受前将军的职称。可诸葛亮猜得没错。关羽一听黄忠要跟自己平起平坐了,立马就怒了,说:“大丈夫绝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
   于是费诗摆事实,讲道理,说:“创立帝王事业的人,所任用的人才肯定不会是一样的。从前萧何、曹参与汉高祖从小就是好朋友,而陈平、韩信都是逃亡后来的。但他们在朝中的排位,韩信却最高,没听说萧何、曹参有过任何怨言。如今汉中王对黄忠厚加恩宠,可心里难道真会把他与您同等看待吗?您和大王好的都跟一个人似的了,我要是您的话,就不会去计较这些。我就是个使臣,奉命行事,您若真不受封,我这就回去,只是对您的举止颇为惋惜,恐怕您会有后悔的一天。”听到这儿,关羽才换上了自己的另一副面孔,当即接受了任命。
   除了心眼小,关于有时候还心粗,明显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比如著名的刮骨疗毒,据史书记载,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过。当时箭穿过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是每当阴雨天气,左臂常常是疼痛非常。医生说:“箭头上有毒,毒素深入到了骨头里面,应当割开手臂,刮去骨头上的余毒,这病才能消除。”医生正打算接下来预约一下手术日期,关羽已经把胳膊伸了过来。当时关羽正好是请了一帮将领们宴饮,据说手术的过程中,胳膊上的血不住的往下流,滴满了一盘子,而关羽却切肉喝酒,谈笑自若。本来这是表现关羽的英雄气概的,可能从来没有人注意过宾客们的感受。
   “来,喝酒!”
   “将军,您的胳膊血流如注啊。”
   “没事儿,喝酒、吃菜。”
   “不了,我就喝酒吧,您那血都溅到我菜里了。”
   不过这还不算关羽的大毛病。他最大的问题是大局意识薄弱。
   当时关羽的大名已经威震中原,以至于曹操都提议想迁都了。这时候曹操的手下们就劝他,再等等,因为他们估计孙权肯定也不想关羽一直这么嚣张,毕竟关羽之前得罪过孙权。
   在古代,其实通婚就是联盟的一种形式。孙权曾经派使者替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本来这门婚事成了之后,那蜀国和吴国的关系会相对更好一些,毕竟魏国的势力太过强大,这样还可以形成一种制衡。然而,关羽并不答应这门婚事,而且还大骂孙权,侮辱对方的使者,因此结下了梁子。
   一方面孙权恨得牙痒痒,另一方面曹操还派人再次煽动,关羽显得腹背受敌。分不清楚形势的他,最后的结局也几乎是注定的。没有人愿意看到忠义之将的惨败,但我们也不能因为爱,就刻意蒙蔽了自己看清真实的能力。
   关羽就是关羽,他也许并不完美,但是经过历史千年的洗礼,人们还是依然无法释怀对他的爱戴,把他奉若神明。也许这离不开古代统治者们的引导,因为只有在人民之间树立一个这样的忠义之神,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在古代统治者们叉着腰,感叹自己的智慧的时候,人民其实早已看清了真相,只不过没有必要说破,因为关羽就是关羽,我们喜欢他,也正因为他是关羽。

共 36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说古论今”式的散文,文章细谈了关羽这个历史人物,古今中外谈起关羽这个人物,一般都会以为他是忠义的化身。就是《三国演义》电影、小说、电视剧里也都是在刻划关羽的英勇和忠良。就更别说很多庙宇中的关公更是威风凛凛。说他是“男神”,一点儿也不假。但是关公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小心眼儿,”“嫉妒心强”也是不假的。作者例举了一堆事实说明了关羽的缺点,或者是不足吧。但是,正因为有这些不足,我们感觉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信,还有些可爱。所以他才会成为所有人心中的“神”。——这就是作者的立意所在。因此,编辑以为作者立意深刻,主题鲜明,逻辑清楚,对历史人物了解比较深刻,本篇实乃佳作,倾情荐读【编辑:太行飞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太行飞剑        2019-02-18 15:53:24
  阅读美文,收获甚佳,感谢你的分享——張鳯英
太行飞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