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保姆(微小说)
第一次见到吴婶时,她60岁左右,典型的做惯了农活的麻利样,恐怕是进了城不愿闲又找不到其他工作,所以当了保姆吧。
不过,我是在工厂里认识她的。那年秋天,听说老板家的女儿出国了,吴婶便到厂里来帮忙,往往是每天一早踏着三轮车,装着买好的菜,蹬向伙房的方向。这时人们才发现,原来老实巴交的门卫老朱和吴婶是两口子,并且大家一致推断老朱的工作是吴婶推介的!
工厂食堂每天中午免费提供一菜一汤,工人们自己蒸饭。
食堂本来有位刘师傅——老板家亲戚,大家背后都说他抠,打菜勺子舀起来蛮大方的,满满的样子,就是不直接给你,总要抖几下,抖到他认为合适了,才倒到工人碗里。女工们大多敢怒不敢言。吴婶来了以后,食堂开两个窗口打菜。吴婶的窗口常常排队,其实倒不是吴婶的菜打得比老刘多,关键是干脆,打了就走,用我师傅的话说,中午不回去,就想吃完了就加班做事,谁愿意打个饭菜牵牵拉拉啊?
那一年,厂里从南方聘请了一名年轻的许姓工程师,二十四五岁。起先大家也没感觉工程师和我们有什么关联,反而是轮到许工值晚班时,他也照样让门卫大门紧闭,非他允许一律加班,真是换汤不换药!许工值班倒也不是一个人傻坐办公室,有时候就坐在我们身边打打下手。除了不准我们下班,别的还挺随和,有人向他问这问那的,许工说他住在老板家一处空余的房子里,老板家的保姆每周去打扫两次。
我们都知道老板对许工奉若上宾,常常让驾驶员先接了许工然后同来上班。中午时,常常也是老板两口子陪着许工一起来食堂,这时人们会看到老板难得一见的笑容,听他跟许工说,想吃什么直接跟吴婶说,吴婶的菜烧得不错,我女儿就喜欢她做的“糖醋排骨”。
当许工带着厂里派给他的助手——电工小丁在车间一角竖起一台新机器时,谁也没看好这么个进气无声出气像放炮的新武器,我们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笑老板想新闻——做这个出气筒还提高产量?吵人呦!被喊去试机的人回来说,哪好啊?把我时间都浪费了。
隔了一段时间,许工又带着小丁来摆弄新机器了,我们一边做事一边拭目以待。
临近春节时,新机器运行了个把月,形似放炮的出气声,慢慢变成了一声轻叹!产品数量从刚开始的与手工持平,慢慢超越了我们。特别是一种高体能的产品,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只能做几十个,用这台机器产量翻倍,人手轻快!大家便争先恐后,依次排队等候。有人看到许工,还急切地催问他下一台什么时候好啊?许工笑着说快了,下周安装。
产量慢慢上来了,小年轻们就闹着晚上不肯加班。许工帮着去向老董事长说情,白手起家的董事长拍了桌子——厂里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这是门卫老朱后来回家说的,说那天许工气得哭笑不得,当晚自己就没加班,一个人走的,也没要车送。不过厂里人还说,第二天,董事长夫人还写封了长长的信,让吴婶打扫的时候带给许工。
许工走的那天下午,小老板两口子开完订货会回来了。
其实,只有吴婶知道那信封里就两张薄薄的水电费单子。
别看吴婶平时能说会道,打菜时能把寡淡的豆腐皮子汤都说得那么暧昧搞笑——豆腐靠皮子,姐夫靠小姨子。老夫人交给她的这任务,比打扫一间屋子难办。她只好找了信封装进去,放在桌上又怕许工注意不到,于是干脆放在门口地上,一进门就看到,自己又歪歪扭扭地写上——许工收。
吴婶如释重负,心里默默感谢当年教自己脱盲的生产队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