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情缘(微型小说)
秦元有块责任田在村部办公室东南,田的正北是公路,田西是口较大的池塘,挑水抗旱打药治虫极为方便,可称是独天得厚的丰水宝地。正因如此,村首长们也看中了这宝地,拿入建化工厂计划。
那是1982年,农村风起云涌地兴起大办乡村企业,我地领导人响鼓不需重锤,在受各种压力巳建起的砖瓦、木业、铁业、打米、理发、缝纫直接为百性服务的基础上,再添小型化工业——漂白粉厂。
建厂站地,秦元一不是村组积极分子,二不是什么干部,三更不是党员,工作好做吗?这是块从各方面来看,都是正儿八经的很多人梦寐以求想不到的粮田,谁就能轻而易举地放弃?
秦元,他就轻嘴薄舌地放弃!为什么?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沒什么从想不通到想得通可学地方,草民他只晓得“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家领导看准了,你个臣民能推翻?肯定不可能是吧,何需闹出个张麻子不认得李麻子,早答应何許还能……
一周后,秦元接到首长们的通知,叫他准备好到漂白粉厂上班。秦元想,这次没打领导们的脸,效果还是有的,这在当时多少人赶早带晚说情找路想进厂都很难呢,天有眼,人还是有情呢。
秦元上班,普通职工,年龄四十来岁,个儿1.6左右,瘦弱身躯,说话不快也不慢,做事斯斯文文,嘴中总吐露点文气,有人嬉戏他是一个文罗书生。但他做事细针密缕,从不马虎。一年半载被提升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与管技术的李宏祥厂长接洽甚多,职位虽不同,但工作中有些时候多出现分甘共苦,白天自然相处,晚上也时常工作,多时相处见人心,事遇久伴生真情,相辅而行结盟为了兄弟。
1984年这个乡村又相继增加了涂料厂,香料厂,轧钢厂,纸箱厂共十一家小型企业,为了各厂的稳步前进,按人力来了一次大调动。在砖瓦厂任车间主任的张生平被调往漂白粉厂当生产厂长,这正好促使技术李宏祥,生产张生平,实地操作秦元,三人是得心应手,相得益彰,三人都一致认为相见恨晚,如今只有发挥其自身力量为厂好好工作,结为老大李宏祥,老二秦元,老三張生平“桃园三结义”……
20年后,老大李宏详随考上大学的儿子,在武汉安度晚年。老三張生平年青有为,在老大老二离厂后,包下漂白粉厂红火了,现居荆州古城。老二秦元,虽经济薄弱些,现也随迁移人群居住在新城安置小区。特别是老三張生平,得知二哥需拿一笔不小数儿钱购买养老保险,他身居城市,心思乡下兄弟,专程回老家支助……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的时候只有淡淡的乡野气息,走的时候只有无限缠绵的思念,拥有时毫不在乎,失去时才知道追悔莫及,情——为——何——物?情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