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谈猪论人(随笔)

精品 【看点】谈猪论人(随笔)


作者:古冰 白丁,8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70发表时间:2019-02-24 20:06:23

【看点】谈猪论人(随笔)
   一
   它喜欢独自在山野游荡,如同深思的哲人;或者带着家人悠游林泉,在泥土里觅食。它“不关心人类”,它只“关心粮食和蔬菜”。它对别种生命不怀敌意,只有感受到威胁,守护家人时,才会奋力反击。
   没有利爪铁齿,棘立的鬃毛是它的铠甲,狰狞的獠牙思想般锋利。母猪没有獠牙,只有猛烈的冲撞;捍卫与生俱来的自由,它奋不顾身。桀骜狂暴,刚正不阿,一根筋的脾气,直来直去。它可以被消灭,不能被打败。
   野猪,一个自由的生命,山野是它的世界,生殖是种群延续最大的凭依。它的天敌是虎,是狼,凶恶猛兽,更是人类。人类,所有动物的天敌。
   人类的统治早已无远弗届,无微不至。它挣扎求生,只要一道缝隙,就可思想一般繁延,穿过数千万年。曾经,在那只有一个声音的年代,它几乎绝迹,退守深山老林。现在,山林的边沿,人们不留意的处所,又有了它的踪迹。
  
   二
   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驯化,简单的两个字,隐含多少血泪?野猪一根筋、认死理、直来直去的暴脾气,要怎样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痛不欲生,才能被教育、改造、蜕变成家猪,安道乐贫、乐天知命、现世安稳?
   一头野猪被捕获。一群野猪被捕获。
   他们早已有了驯狗的经验。绳子,圈子,棍子。饥饿,棍棒,死亡恐惧。领略过自由的野猪,在绝望中死去,存活的是未经世事的猪仔。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没有体验过自由的猪仔,渐渐顺应时代。“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一代代教育改造,自由的基因终被抑止。
   对付不安分守己的公猪,聪慧的祖先早有创见,西周时就发明了阉割术,烦恼三千,一刀了之。《易经》:“豮豕之牙吉”,阉割过的猪,性情温顺,虽有利牙,不能为害。生活就像强奸,猪们知道反抗不了,只能躺下,在被奸中寻找乐趣。
   猪的形象渐渐改变。野猪因觅食、拱土和搏斗的需要,嘴长,头部硕大,前半身占比达70%。它反应敏捷,性情刚猛,四肢瘦长有力,擅长奔突。而家猪受人豢养,坐享其物质生活,毋须觅食搏斗,思想的器官——大脑退化,战斗的武装——獠牙解除,四肢粗短,撑着硕大的肚子,好吃懒做,一团行走的肉。想要废掉一个人多简单啊!只要圈禁起来,没有自由,让它闲着,闲着,闲着,吃了睡,睡了吃,终会长成一团肉。
   猪的饲养,标志着中华农业文明的开始。先民们采集、渔猎,寻找食物,居无定所。现在他们安居下来,耕种,收获,用多余的粮食饲养动物。
   仓颉造字,猪成了文化的一部分。甲骨文中,依据外形,猪被标志为“豕”。野猪也有了自己的特殊标志:形声字“豨”,一头怀着梦想和希望的猪啊。而“家”字,从“宀”从“豕”,《说文》解释:“豕居之圈曰家”。家只是养猪的地方,人猪一体,无猪不成家。自然,没有成群结队的猪,国也不能成其国了。
  
   三
   《抱朴子》:“山中亥日称人君者,猪也。”山里人没见识,把猪当国王供着。肥头大耳的猪,确实是一副富贵相。古人把它作为祭祀的三牲之一,献给神灵。富贵之家死人下葬,也会用猪陪葬。最初用活猪,后来用陶猪、铜猪,汉代开始用玉握猪。去阴间不带上几头猪,显不出自己的身份。把猪握在手里,就握住了富贵。
   封闭愚昧之地,最易崇信外物。开放清明之所,才把个人自由看得更高。强者自恃,弱者外求;明者自信,愚者迷信。觉醒之人自我为王,别有用心之人会创造虚幻的目标,凌驾众生之上,如《动物庄园》里的那头猪王。
   中国历史上,确曾有过“亥日人君”。他雄才伟略,又自私愚昧,知人善任,又绝情冷酷,一个智者、一个战士、一个诗人、一个凡夫——汉武大帝,乳名“彘”!《汉武故事》称“景帝梦高祖谓己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彘者,象形字本义是中箭的野猪,后泛指一般的猪。直到七岁,因其聪明通透,改名刘彻。七年猪仔,一旦为帝。后人牵强,以为猪仔偕音为主宰,是权力的象征,一些成功人士喜欢在家中或办公室摆放一只招财猪仔,以祈心宽体胖,不费心神,却能大权在握。
   《史记》载:公孙弘“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海上能养猪吗?四十不惑,终于明白:养猪没出息,海上养猪更没出息!开始苦读“春秋”杂说,选择“公羊传”(只恨没有公猪传)研习。六十岁保送博士,去京城当官。那时汉武帝刚登皇位,少不更事,不知养猪好处,猪倌公孙弘只得称病回家。其后武帝搞体制改革,碰得焦头烂额,痛定思痛,下诏求才。而猪老倌回家后继续研读“公羊”,终于恍然:公羊公猪,其理同一。再次被保送为博士,顶着双博士头衔,觐见武帝,大谈猪经,两人一拍即合,提拔做官。七十六岁时,更是拜相封侯,当了国家总理,鞠躬尽瘁,老死任上。
   无独有偶。据《汉书·卜式传》:卜式,西汉河南人,以养猪放羊发家致富,有专著《养猪羊法》。他为富则仁,做起慈善事业,为贫民赈灾捐资,得到汉武帝赏识,命其在上林苑养猪牧羊,养得又肥又大。他向武帝介绍经验说:“恶者辄去,毋令败群”,并引申道:“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武帝引为知音,当即封他当了一县父母官。毕竟是写过养猪专著的,要实践有实践,要理论有理论,子民治得猪羊般妥帖。有了政绩政声,当官比养猪还顺溜,最后位列三公,官至御史大夫,光荣退休。
   野猪是最知道怎样驯猪的。受创的野猪最凶猛,在两个猪倌卿相辅佐下,横冲直撞,横行天下,以牧猪羊的方式牧民,“恶者辄去,毋令败群”,对特立独行、不听话的害群之猪磨刀霍霍,留下老实听话、服从管教的。十三任丞相,多数不得好死,李家族灭,卫家零落,司马迁,阉了,金屋藏娇,废了,巫蛊之祸,数十万人头。文景之治手攒下的家底,一败而光。终于把养猪事业推向巅峰,政治上专制集权,经济上国家盐铁垄断、抑止地方商贾,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铸就我“佛系”大汉民族之魂,罪在千秋,功在千秋。
  
   四
   宋太祖得汉武帝真传,精通养猪之道,杯酒释兵权,把一帮子出生入死的武将,圈养了起来。他没有猪倌辅佐,却有大批精通“养猪羊法”的士大夫共治天下。他留下一条祖训:皇宫必须养猪(苑中牧豚)!只是万万没想到,会被同槽数十年的猪弟一头拱倒,烛影斧声,夺了皇位。自己的子女也沦落如猪,宰的宰,圈的圈。更没想到的是,武将被圈养,野猪没獠牙,大宋成香猪,西夏、大金、蒙古,磨刀霍霍向猪羊,剁、砍、切、割,红烧、油炸、煎煮,真是好味道。
   明成祖“猪蹄”粗壮有力,奔袭迅猛,夺了侄儿皇位。深知猪得圈养,不能放养,猪蹄满山跑,难保不成狶,怕有样学样,把“猪”家王爷都圈在封地王城,不得临民、任事,非诏不得入京。
   大明弘治年间,山西庆成王朱钟镒请求朝廷审查其子孙数目,因为他实在记不清了。皇帝大感奇怪,这得有多么白痴,会记不清自己子孙?派人一查,摇头苦笑:原来这位猪王爷有子女九十四,孙子一百六十三,曾孙五百一,加上妻妾,王府中正式皇族一千多。多么可怕的数字!圈养之人,没有自由,歌舞升平,衣食无忧,只能吃喝逗乐,找个女子,撒个种子,一不小心,活成了猪子。
   人有人的惨淡,猪有猪的下场。倍受万历宠爱的福王朱常洵,皇位无望,就藩洛阳,沉溺酒色,体重达三百多斤。野史称:大顺军攻破洛阳,福王被捉,打了四十大板,血肉横飞,再一刀枭首,挂头示众,将尸体洗刷干净,杀了只梅花鹿,找几只大锅一起炖了,摆酒开宴,名叫“福禄酒会”。一身肥肉,便宜了农民兄弟。可见没了獠牙,猪胖了被宰,人肥了也得挨刀。
  
   五
   旧时代把人当猪养,甚至猪狗不如,终日在泥浆里滚爬,捞不起一个像样的家。新中国成立,人民翻身得解放,终于人是人,猪是猪,家家户户人养猪。
   在新中国养猪史上,1959年是特殊年份,需要浓墨重彩。大跃进、大食堂,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几乎崩溃。“庐山会议”意外转向,又让“左倾”错误更深一步。国家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粮食高度紧张。“要想富先修路,计划生育多养猪”,毛主席在新华社内部发表了《关于发展养猪业的一封信》,他指示:养猪业必须有一个大发展。要把养猪看得和粮食同等重要,要大养特养其猪,以及其它牲畜。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厂,如果能做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肥料的来源就解决了。轰轰烈烈的养猪运动就此展开,帮助国家顺利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
   时至今日,养猪早已脱离个人家庭,而是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路?这早已成了一句反话。城里的孩子,没吃过猪肉的万里挑一,见过猪走路的也是万中无一。人们心中,猪可以是一盆红烧蹄膀、一盘糖醋排骨、一碗爆炒肥肠,而不会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不会是独立的生命体。猪,不过是行走的肉。
  
   六
   多数人以为猪好吃懒做,躺在屎溺横流之所,是肮脏的动物。这是极大误会,猪很爱清洁,从不随地大小便,吃、睡、拉,都有固定地点。只是环境限制,没有更大的空间,又不能申请房贷。换作是你,囚禁三尺斗室,没有厕所马桶,吃拉全在里面,不能自由呼吸、放纵思想,能比猪活得更好?命运不在自己手中,生死全凭主人,只能在猪圈里默然、木然。
   其实猪已经尽力保持自我了,它不像狗,背叛种族,屈身侍仇,那副摇尾乞怜、阿谀奉承、甘作打手、冲锋在前的模样,十足奴才相。猪不会对主人言听计从,更不会讨好卖萌,除了吃喝拉撒,它总在自我的世界里,逍遥自在,享受生活的阳光。
   古希腊哲学家狄奥根尼,很向往猪的生活,清心寡欲,鄙薄俗世荣华,住在一只木桶里,乞食为生。一天亚历山大御驾亲临,前来探望躺在地上晒太阳的狄奥根尼,问他想要什么恩赐。狄奥根尼说:别挡住我的阳光!
   他的哲学被称作“犬儒哲学”,我怀疑这是翻译错误,“猪儒哲学”更为贴切。它跟儒家有何联系,我没作研究。“犬儒哲学”提倡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它的主要教条是: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
   猪的前额有着深深的智慧纹,它爱家,敬业,诚信,友善,我一直以为猪是动物中的哲学家,哲学家中的狄奥根尼。曾多次听人对我说:“猪也比你有思想”,还有人说:“骂你是猪,那是侮辱了猪的智慧。”可见,猪是比我这个人更有思想和智慧的。只是它的语言深奥难懂,思想不被人理解,人类又太傲慢,这才骂它“蠢猪”。科学家进行过测试,跳舞、挑水、拉车、开门等“才能”,人的示范动作,猪看一次就能学会,而狗要重复十次才会。论聪明,猪仅居于猩猩和海豚之后,在动物界排名第三。
  
   七
   老家自然养过猪。有一年,买来两只同窝产的小猪,饲养半年,一只已膘肥粗壮,另一只还是形销骨立的模样。它太挑食,食料倒进猪槽,一番乱拱,捡好的吃了,勉强填饱肚子。一只吃饱安睡,它却翻来覆去,有时纵身一跃,跳出猪圈,去野地撒欢。每次抓捕回来,难免一顿棍棒。遍体鳞伤多回,勉强长些记性。过得一段时间,又是故态复萌。
   好在劁猪的及时来到,揪出猪圈,摁在地上。麻药?不存在的。在撕心裂肺的呼叫声中,掏出牛黄猪宝,难言之隐,一刀了之。扔回猪圈,躺了一天,就蹒跚着爬起,生命真是顽强!豮,阉割的猪,它该是愤恨、愤怒的吧?不,它安稳、安静、安然了。贲(bēn),本该是勇猛,贲(bì),却成了华美、光彩,装饰得很美。
   偶尔它还会扒在猪栏上,却不再越雷池半步,更多的时候是趴着、睡着。以前,它的眼中闪着灵光,有一种狂野不羁,现在只剩下忧伤。它曾有过自由的野望,现在只能奉献一身皮肉。“来如流水兮飘如风,飘飘入世,如水之不得不流,不知何故来,也不知何所终”,也许,它在这样无奈感叹吧。
   扒着无望,不如趴着。个人力量渺小,与其对抗受罚,不如沉默是金,乐天知命。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喝一碗心灵鸡汤。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两猪安守本分,以热爱猪圈为荣,放任自由为耻,以勤勉长膘为荣,骄奢淫逸为耻。到了年底,两猪已肠肥脑满,大腹便便,如同两座移动的肉山。毕竟是阉猪,无欲无求,后来居上,长得更是膘肥。
   过年杀猪,是喜庆的节目。留着那大的,来年卖给国家,换取家庭财政收入、GDP增长,幸福生活全靠它。拘出那小的,七手八脚,抬上板凳,从脖子一刀捅进心脏,呜咽几声,抽搐几下,顿时了账。那阉猪呢?数百天的同胞姐妹被拉向刑场时,也曾惊惶失措,也曾物伤其类,看着冷清的猪圈,也曾感到寂寞空虚冷,终于还是安之若素,哼哼几声,躺下睡觉。
  
   八
   有人将人与猪作过比较,列出计算公式。虽没啥逻辑,却有几分谑趣,不妨姑妄一阅:
   人=吃饭+睡觉+上班+玩。
   将“猪=吃饭+睡觉”代入,得:人=猪+上班+玩。
   移项得:人-玩=猪+上班。
   结论:不懂玩的人=会上班的猪。
   男人=吃饭+睡觉+挣钱。
   将“猪=吃饭+睡觉”代入,得:男人=猪+挣钱。
   结论:男人是挣钱的猪。
   女人=吃饭+睡觉+花钱。
   猪=吃饭+睡觉。代入得:女人=猪+花钱。
   结论:女人是花钱的猪。
   世间不过男女,不过攀比挣钱、花钱多少。不过大猪小猪,攀比什么多少?
  
   九
   有个笑话:有一车猪,在开往屠宰场的路上。其中一只挣扎嘶叫,让整车猪厌烦。大猪出面制止说:吵死了!稳定!把车搞翻了对你有啥好处?其实,猪们不知道,车翻了,才有逃生希望。司机、老板才怕翻车,猪怕什么?
   有一天,你带着小蜜、开着小车在美丽的乡间公路兜风。想着出有车,居有屋,家有娇妻,身边有小蜜,小康生活幸福无比。突见对面驶来一大车,司机探头对你喊:“猪!”你越想越气,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不料,你一头撞上正在过马路的一群猪。所以,当有人骂你是猪,千万别生气,也许你撞上猪了,也许你的确是猪!
  
   十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人生一篇大文章,全在自己书写。世道唯艰,风雨如晦,我们做不到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也不能像豹尾那样强劲有力。但至少,我们可以猪一样思想!

共 565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此文谈猪论人,极尽戏谑;细想之下,人和猪不过如此。猪是被驯化的圈养动物,是供人类改善生活的肉食动物,因此终归免不了被宰杀。人作为猪的主人,自然有着主宰猪的命运的大权。推而思之,那些被更高权力者宰杀的人是不是也同猪一样?被宰杀的人只是他们命运的结局。回民阿訇在帮回民杀鸡时,兀自念着两句咒语:“鸡啊鸡啊你莫怪,你是阳间一碗菜。”而汉民在杀猪时则没有这个过程,猪喂肥了,找几个帮手抓出猪圈,七手八脚地抬上案子,一刀便结果了猪的性命,然后便使出煮熬煎炒等手段烹饪出美味,一伙人便围桌而啖,大快朵颐。很有意思的一篇随笔,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225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2-24 20:18:21
  一篇蛮有哲理和生活趣味的随笔佳作,欣赏了,问候古冰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02-26 07:52:16
  恭喜佳作斩获精品,争取更多精彩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