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荷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赏析)

编辑推荐 【荷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赏析) ——吴敏树游历江南


作者:铜盆孤雁 举人,4966.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75发表时间:2019-02-27 16:59:05
摘要:吴敏树给好友曾国藩写信,表示要去游历中国的东南地区,主要是游历古吴越地区。这个心愿,吴敏树年轻时就有,因为各种各样原因,一直未能成行。1868年正月,他大姐去世,心里很不好受,埋掉大姐后,他在就动身了,从洞庭湖乘船,下长江,顺着滔滔江水,往东进发。


   吴敏树说,雨夜的秋堂点着油灯,两三个和尚在说着多余的话。无拘无束住在庐山脚下,这里是寒云下面的第几层。
   昨夜看着庐山栖贤寺庙的月亮,坐听山僧的敲钟声。今天傍晚开先僧舍边的大雨,把寺门前的松涛都打乱了。
   三峡桥门的流水,龙潭瀑布的浪花。和尚在床上做着秋雨之梦,身上都漂着河里的小木船。
   经过小孤山,赋诗《小孤山》,诗曰:彭泽中流见小孤,凌波秀削世间无。如何来去不攀上,远落江烟望最姝。
   吴敏树说,在彭泽的中流看见小孤山,这里急速奔流的水波和高耸陡峭崖壁是世间所没有的。为什么来来去去不攀上去呢,望着远落的江烟感觉它最漂亮。
   中秋节时,经过湖口,赋诗《湖口中秋六言二首》,诗曰:(1)彭蠡正生秋水,匡庐晚出遥峰。小船明月杯底,大地闲人眼中。
   (2)六十四翁行客,一千余里违家。犹然洞庭月色,供作老子生涯。
   吴敏树说,彭蠡这地方正长着秋水,匡庐晚上标出了远峰。坐在小船里喝着酒欣赏着明月,大地和闲人都在眼目之中。
   我是个六十四岁的老行客,离家走了一千余里路程。仍然还是洞庭月色最美,可供作老子我的最后生涯。
   泊汉口,吴敏树卧病舟中,风雨连日,杜仲丹方以活字书局寓晴川阁,会重阳,仲丹邀吴敏树为阁上登高之饮,病体稍好,喜而赋诗二首。诗曰:(1)病肺舟中劳伏枕,归心秋尽滞还家。先生游矣良独苦,美人待之相顾嗟。世事纷纷担走道,江流滚滚浪生花。莫愁风雨重阳了,待倚晴川弄晚霞。(2)归帆已望洞庭滨,江汉秋风耐病身。九日难逢高赏地,百年容作减愁人。樽前便觉春回梦,眼底宁知海涌尘。可惜墙东诗老去,不欹乌帽共兹辰。
   吴敏树说,在船上害着肺病劳烦着伏枕几天,归心似箭,秋天快要尽了还滞留在外没有还家。先生邀我去游晴川阁用心良苦,用忠君爱国思想招待我,又互相顾看嗟叹。世事多而杂乱担着道义行走,江流滚滚生出了浪花。不要愁烦重阳节的风雨了,等待仗恃着晴川阁炫耀晚霞。
   在回家的船帆上已经可以望到洞庭湖水了,忍着一身的病行驶在长江汉水上沐浴着秋风。重阳九日难得遭遇高赏赐土地,很多年后容他作个心怀忧愁的人。酒桌前便感觉到春天回梦,眼底下宁愿知道海浪涌尘。只可惜墙东诗老去,不赞美忠烈青衣乌帽共度此时。
   吴敏树来到黄州赤壁,游览之后赋诗《黄州赤壁》,诗曰:谁言非赤壁,此地重黄州。两赋名长在,三分迹尽休。残城新岸垒,余浪激风流。近寇嗟橫据,当杯亟雪愁。
   吴敏树说,谁说这里不是赤壁旧址,这地方就是重中之重的黄州。两篇词赋的名气长在世间,三分天下的遗痕也未绝迹。在残城和新垒的驳岸边,余浪激荡着风流。近来嗟叹洪匪横蛮据有赤壁,端着酒杯急着想洗尽忧愁。

共 21231 字 5 页 首页上一页2345
转到
【编者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有徐霞客、郦道元等名人,克服重重困难,足迹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闭门造车不是文人的写作之道,吴敏树也一样,从本文看出他也是一位不愿甘守一方土地的诗人。只要有机会,有原因,就要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1868年,诗人为了排谴心中的悲伤,坐船下江南。此次出行,游览之地较多,经历复杂坎坷,作者却能按顺序层层交待,将吴敏树的游历写得清清楚楚。吴敏树已是六十四岁的老行客,离家走了一千余里路程。最后归程时,他身患疾病,也饱受磨难。不过出行增长了见识,为诗人增加了阅历。【编辑:莫道不销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3 条 1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