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水上漂(散文)
一
那一天,肯定是晴天,我是记得的。那一会儿,我一个人,脸朝上,平躺在水面上,仰面朝天,我也是记得清楚的。但是,那一天,那一会儿,我头上的天空,是万里无云,还是白云缭绕,我是真的记不清了。也许不是我记不清,而是我压根儿没注意。
想到那一天,我就想起了《西游记》里的江流儿。不,也不太像,《西游记》里的江流儿,是被放在一块木板上,顺水漂流,那块木板,就是他寄托生命的微型木船。他躺在木板上,在汹涌奔流的江水里,顺水疾速漂流。我呢,是穿着一身棉衣,躺在水面上,缓缓漂。
江流儿,因为他的父亲陈光蕊天性慈悲,不忍心让一条“闪闪眨目”的金色鲤鱼化作刀俎之物,放生江中,慈悲心肠,积下了阴德,感化了水龙王。在奔腾的滚滚江流之中,水龙王暗中保佑他,他的一条小命,才得以大难不死。那么,我呢?我所漂浮的池塘,东西长南北宽都不会超过五十米,统算下来,也只有区区两百平米左右,那么小的池塘下面,莫非也有水龙王不成?难道我的祖先曾经积过的慈悲恩德,也感动了这水塘里的水龙王,激化它施了法力,护佑我,一直把我安全送到彼岸?
那一天,那时候,池塘水面之下,冥冥之中,也许有一股不可知的神力在托举着我,保佑着我,让我像一个浮子一样,从西岸,慢慢漂浮到东岸。
我记得,那一天,风平浪静。要不,风大了,即使是小池塘,也会起波澜,波澜涌起,也许会将水灌进我嘴里。如果大风将水灌进嘴里,呛了水,我也许就会不由自主地翻身打滚乱扑腾。幸好,当时,我没有乱扑腾,如果那样,我肯定就会沉进水里,沉进水里,我会必死无疑。
那一天,我仰面朝天,在池塘水面上,从西岸漂浮到东岸,究竟用了多长时间,我也记不清楚了。但我依稀记的,那一段时间,天地之间,出奇得静。静得除了我的哭泣和心跳,再也听不见别的声音。
按道理讲,当时,最起码,应该有一个人的声音,那就是我二哥。因为我滚落入池塘和我二哥有关。
我和二哥去上街去,回家的路上,你追我赶,走到池塘西边。池塘的西边是高高低低的土岗子,走在土岗子那里,我们弟兄俩还不老实,你抗我一膀子,我抗你一肘,抗来抗去,我失去了平衡,身子一侧歪,脚下一趔趄,咕噜咕噜,就滚落入池塘。刚开始,迷迷糊糊,我还听见我二哥的喊声,似乎是喊了一声:“你等着,我去喊人!”
我二哥走了以后,四周就变得死一般寂静,时间也似乎异常漫长。在寂静的煎熬中,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仰面朝天,嘤嘤哭泣着,漂啊,漂啊……
二
当年的江流儿,顺水漂流到金山寺脚下,被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所救。我呢,是缓缓漂流到东岸,被一个赵老太太所救——她夫家姓赵,与我后来的女朋友、再后来的妻子对门住。
那一天,我缓缓漂到东岸边,在万籁俱寂中,我依稀记得,突然听到一声呼喊:“孩儿哎,你咋掉水里头啦?”那呼喊声,急促中满是惊诧。
听到她的喊声,我倒停止了哭泣。至于我如何回应的她,却又毫无印象。接着,又听她喊:“快来救人啊,有人掉水里啦!”
然而,她的呼叫犹如空谷绝响,无人回应。又隔了一会儿,只听她又急促地喊道:“孩儿哎,伸手,抓住拐棍!”
她这一声喊,犹如天外飞来的上帝指令,我非常配合地伸出双手,还真就很顺利地抓住了她伸到我头上的拐棍。那拐棍,在那一刻,就成了我的救命宝杖。那时候,似乎我二哥也跑回来了,他和赵奶奶合力,硬将我从池塘里拖到岸上。再后来,我奶奶来了,赶紧让我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后半身的水一直往地下“噗哒噗哒”地淌流,而寒冷像贼一样,从后背开始偷偷钻进皮肤,钻进五脏六腑,我不禁全身打哆嗦。在哆哆嗦嗦之中,我飞快跑回家,赶快脱掉湿透的棉衣,躺进被窝里。我奶奶赶紧把它们架在火上烤。
我二哥,也就比我大一年九个月,那时候,也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屁孩儿。后来,据我二哥说,他跑回家,家里没人,又到邻居家,才找到奶奶,等奶奶拄着拐棍,“橐橐橐……”橐橐到池塘边,我已经被从池塘里拽上了岸。
十多年以后,我在我女朋友家里遇到赵奶奶,告诉她,“奶奶,你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那时候,她应该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没有牙的豁嘴,一张一翕,呵呵笑着说:“有这事儿啊?我都忘了!”
大概是她年龄大了,健忘造成的。也大概是她觉得是稀松平常的小事儿,很快就抛之脑后。但我更相信,这就是她人性的善良淳朴之处,施恩于人,不但不图报,而且,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
但是,对我来说,她伸出拐棍,把我从池塘里拉出来,就是把我从死亡陷阱里拽出来,佛语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我的生命历程里,她一拐棍,就为我拖拽出一座生命的七级浮屠。
模模糊糊还有点儿印象的是,也巧了,再后来,我又曾经在那池塘东岸遇到过她。
那一次,刚下过暴雨,路面大部分都被淹在水里,只剩下很窄的面积,好些地方,还得踏着砖头瓦块才能走过去,一不小心,就可能歪倒水里面。
我碰到她的时候,她正颤颤巍巍,犹豫着,不敢踏上砖头瓦块。我走到跟前,扶着她,拉着她,帮助她一步一步,小心翼翼,轻抬脚,稳落脚,一块一块,踏过好些砖头瓦块,慢慢地,慢慢地,走到安全地带。又扶着她,一直送她到家。
一路上,她说了好多次:“孩儿哎,你真是个好心的孩儿!”
其实,这只是我的举手之劳,也是我回报她的大恩大德的极好机会。所以,我对她说:“您才是大好人,我的救命恩人呢!”
她没有牙的豁嘴,又是一张一翕,“呵呵呵……”笑个不停。
三
《西游记》里的江流儿,是吴承恩虚构的人物,江流儿长大之后,就成了著名的唐僧玄奘和尚,玄奘和尚后来带着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从西天乐土取到了真经。那一系列故事,都是在历史人物的原型上的大演义,虚构的比例很大。而我,那一天,在池塘水面上,从西岸漂浮到东岸,却是我实实在在的经历。
我得以有惊无险,跟水龙王的护佑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身上穿的棉衣,是一身全新棉衣。所谓新棉衣,就是从里到外都是新的,就像文革结束以后,我们这里许多人都看过的一个电影,是豫剧《朝阳沟》,里面有一句唱词:“新里新表新棉花。”
那一天,要是有风,池塘水面上吹起了波澜,波澜将水灌进我嘴里,恰巧我又被呛了水,恰巧我翻身打滚乱扑腾,那么,那一身“新里新表新棉花”的新棉衣,一定就很容易全部浸泡进水,全部浸满水的新棉衣,一定就恰巧会变成死神手里沉重的锁链,将我死死坠进水里。
我记得当时的那个池塘,水最多最深的时候,曾经淹死过人的,是我们同一个生产队的邻居,还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壮劳力。今天推测起来,最深的地方,最少,也得有两米深。我那时是个小旱鸭子,一点儿也不会游泳。试想,如果我那时被浸满了水的棉衣坠进水里,我一个小旱鸭子,还不是必死无疑?
如果那天我恰巧淹死了,我父母的五个男孩子,就会只剩下我二哥一个。因为在那之前,我的大哥和两个弟弟,都先后去世了。大哥,实行公社大食堂农民都吃大锅饭那会儿,因为几张饭票,在十二岁,刚考上初一的时候,含冤上吊而死。两个弟弟,也在大饥荒年代连病带饿,一前一后,病死在我的眼前。我要是那一天也恰巧淹死在那个池塘里,我娘一定会更伤心。因为,我娘因为我大哥的死,曾经精神失常,哭坏了一只眼。
所以,比较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我那天是穿着一身新棉衣,仰面朝上,漂浮在池塘水面上。而且,非常幸运的是,那一天,那一会儿,确定无疑,我没有翻身打滚乱扑腾。
我躺在池塘水面上仰面朝天随水漂流的时候,我娘、我爹和许多大人一样,都在地里参加生产队劳动,等他们下晌回来,我娘知道了那个事儿,一边给我烤棉衣,一边喜得眼里浸满了泪水,连说好几句:“三儿哎,你真是个大命人!你真是个大命人……”还说,“要不,你娘也会跟着你死一回!”
娘的原话是否这样,我也记不准了,反正,娘肯定说过类似意思的话。
那是哪一年,我也记不准了。不过,根据那身新棉袄棉裤,我推断,应该是一九六三年的秋冬交接之际,那一年,我十岁。
那之前,一九五八年,我爹因为受爷爷被打成右派的牵连,从供销社下放到生产队当农民,我们全家也都由非农业变成了农业户口。大概是一九五九年,忍受不了艰难生活的煎熬,我爹偷偷跑到了东北,当了伐木工人。我爹不在家的那两三年,我娘一个人,领着几个孩子,生活非常紧张,紧张得连房顶上的瓦都揭了卖了,哪里会有钱给我们做新衣服?
一九六二年底,我爹返回老家,看市场管理比较宽松一些,又偷偷地在家里干起了他的老手艺活——熬制水果糖。因为熬制水果糖,赚了钱,我家房顶上才又重新铺上了瓦,我娘也才给我们弟兄俩每人做了一套里外全新的棉袄和棉裤。所以,我娘说,我在水上漂,没有被淹死,首先就是那套新棉袄棉裤的功劳。
后来,家人分析认为,我那一身新棉衣里面的新棉絮保持了一定的隔水性能,又加上我当时没有翻身打滚乱扑腾,所以,虽然浸在水里的下半部分湿了,但上半部分依然保持干燥,而且,因为下面水的挤压,里面的空气都被挤压到上半部分,所以,上半部分的干棉絮就像充了气的救生圈,产生了浮力,托举着我漂浮在水面上。这一点,我觉得有道理,应该认可。
四
那一天,仰面朝天,躺在池塘水面上,我没有翻身打滚乱扑腾,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
要说是因为我当时十分清醒理智,懂得自救,懂得保持身体仰面朝上的姿势不动,才能保证新棉衣的上半部分干燥,也才会有浮力,那真是太抬举我了,一个十岁的小屁孩儿,那时候肯定不知道这么深刻的道理。仰面朝天,在水面慢慢漂浮的过程中,我对那天天空的景象是一片碧蓝,还是有白云缭绕,至今竟然没有丝毫记忆,就说明那时我十分紧张,紧张得对天象视若无睹。
要说是吓懵了,没一点儿知觉了,也不全对。因为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仰天躺在水面上的时候,一直嘤嘤哭泣着。嘤嘤哭泣,源于恐惧害怕,但也足以证明,还没有全懵,还有知觉。在有知觉的情况下,能够安安静静,一直保持着仰面朝天的姿势不变,叫我今天想来,都觉得是个奇迹。
其实,从十岁左右想到六十五,我曾经想了无数次,今天,才想起,除了机缘巧合,还应该符合一个词:随遇而安。
对,随遇而安。
那一天,我虽然心里很恐惧,也一直嘤嘤哭泣,但我一直安安静静,仰面朝天,在池塘水面上漂浮着,并没有翻身打滚乱扑腾,这就保证了那一身“新里新表新棉花”的新棉衣只是湿了下半面,上半面依然干燥。
那一刻,在几乎无意识之中,我竟然选择了随遇而安——谢天谢地,我竟然选择了随遇而安!
也许是无意识的随遇而安,在我的生命几乎不可避免地要葬身水底的时刻,挽救了我。
阿弥陀佛,在危难时刻保全我幼小生命的随遇而安,大慈大悲佛法无边的随遇而安!
五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从前的日子往往埋伏着以后日子的伏笔。从前某一次偶然的选择,也许就为后来人生的选择做了暗示和铺垫。
在后来的许多日子里,在遭遇一次次人生坎坷时,也许,就是那一天,躺在池塘水面上的随遇而安,引导我在后来的一次次困境中,能够化险为夷,走向平安和通达。
我该上初中和高中的时间,都在文革时期。那时候,想上学,必须得经大队革委会和贫协推荐才能上。两次该上学时,一开始,都是因为家庭出身背景不好,我不在被推荐之列。眼看要失去上学的机会,我曾经异常沮丧,但是,我没有绝望,也没有找当时执掌推荐权力的人大吵大闹,我请求我父亲心平气和地去求当时执掌推荐权力的人,竟然都奏了效,两次,都幸运地上了学——虽然,第一次,上初中,是以旁听生的身份进了教室。
我当亦工亦农合同工时期,刚粉碎“四人帮”,厂子里整天催着“大干快上增产保量”的时候,我所在的锅炉岗位却发生了事故,停工三天。在那三天里,我没有因为事故与仪器失灵有关联而与厂领导争执不休,而是选择自我批评和努力工作,除了老老实实写检查,就是长时间钻进锅炉膛里检修,才得以避免了被开除的厄运。
恢复高考,分配到学校里当教书匠,两次人生进步的机遇,都与我擦肩而过,我也确实很苦恼,但是,冷静下来,我选择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避过了暗礁,也跳出了低谷。
再仔细想想,随遇而安,更多的时候,真的也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但是,如果是不随不安呢?
那一天,躺在池塘水面上的时候,如果我方寸大乱,也许,那时候,就小命呜呼了。
在我该上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在我不被推荐的情况下,如果我暴跳如雷,找到能决定我命运的人面前大吵大闹,肯定会被彻底拒之校门外。
在厂里的锅炉被烧坏的时候,如果我执拗地去找领导强调是仪器失灵的原因而不是人为操作原因,厂领导一定会气急败坏,当然会对我加重处理,甚至,会开除我的工作——当时,就有一个和我一同当班的工友,因为脾气耿直倔强,一直要与领导争论是非曲直,结果,被开除了。
在两次官场失利的时候,如果我意气用事,留在原单位与利益冲突者争闹不休,最终,只会越争越无望,越闹越糟糕。
佛家曰:“万事皆缘,随遇而安”。现在回想起来,我人生的每一次低谷,真的都是托了随遇而安的福呢!
六
极其巧合的是,那一天,那一次,在池塘水面上的仰面朝天,也竟然成了我后来游泳时的习惯性选择。
一直到现在,狗刨,蛙泳,我都学得不太好,倒是仰泳,也许是受了那一次在池塘水面上仰面朝天的启示,几乎是无师自通,且能运用自如。虽然动作不可能标准,但是,跳进水里,足可以应付一阵子。
不管是年轻时期,在我们小县城的环城河里游泳;还是到四十多岁,出差到北戴河,第一次跳进大海;或者,后来,好些次,包括六十多以后,每次到海边,跳进海里,我最常用的姿势都是仰泳。
特别是在大海里,仰面朝天,躺在起伏跌宕的海浪上,随波逐流,双臂轻轻滑动,双脚轻轻蹬踹,身体就会随着波浪悠悠前行。从岸边到防鲨线,从防鲨线到岸边,来来回回,七八个回合,也不觉得太累。身体不累,心里便轻松。脑瓜里又浮现出五十五年前那一天的旧光景:我仰面朝天,躺在水面上,缓缓漂移。
作者之所以能在人生的一次次困境中,化险为夷,走向平安和通达,与其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密切相关。一篇很有内涵的哲理散文。
——我读轻舟大哥散文《水上漂》有感。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复调手法,从一次“求生”的相似性中,延宕出了一组并列的生命走向。
河上不时暗礁险滩,不时会遇到风雨雷电。
与其胡乱扑腾,不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文章笔法灵活老道,从现实中引出人生哲理,
又用人生哲理去适应现实生活,启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