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浪花】丽水古堰画乡(游记)

编辑推荐 【浪花】丽水古堰画乡(游记) ——骑游天下


作者:老枪爷 白丁,31.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11发表时间:2019-02-28 16:26:35
摘要:丽水古堰也是和都江堰一样的水利工程。

【浪花】丽水古堰画乡(游记) 丽水古堰画乡
   古堰画乡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境内,距丽水市区二十公里,核心区块包括大港头、堰头、坪地和保定范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氛围浓厚。古堰画乡把一个生态和人文的丽水完整地传达给世人。
   “古堰”首先表明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
   “通济堰”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1914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代进行多次续建整修,现大坝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至今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堰。“通济堰”自古留有堰史,堰规,对古堰保护有功者均可刻碑立于世,其中宋代范大成,明代汤显祖等曾为通济堰树碑撰文,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水利文物和资料。还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形象地表达了该区块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的美丽风貌。
   首先说说通济堰,北宋民间还流传着“白蛇示迹”创建拱坝的传说:“是岁溪水暴悍,功久不就,一日,有老人指之曰:‘过溪遇异物,即营其地’,果见白蛇自山南绝西北,营之乃就”。
   其实就是说这一年,河水暴涨,南朝朝廷当时派出负责修堰的官员是詹、南二位司马,两司马到任后,带着一班幕僚对松阴溪进行考察时,由于地形复杂,竟一时无法决定坝址,站在溪边叹息之时,忽见一条白蛇从对面昂首横游过来。真是天佑民矣!两司马感慨万端,他们从白蛇过溪游行的蜿蜒曲折路线中得到启发,把力学原理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上,成功地在宽过半里的松阴溪上创建拱坝截流,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十分伟大的,同时也开创了世界水利工程技术史上拱形堰坝的先河,后来经历代修葺完善,固定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样子。
   大坝最初为木筱构筑,多层柴木编桩结构的土砾坝心堰坝,“木蓧土砾坝”这种柴木大坝需在每年洪峰之前的初春枯水期进行大修,很是费工费料,因主材料是竹木,为保证修坝用材,特别备有方圆五里的堰山,山上的竹木专供修坝所用。到了宋朝以后就改成石坝了。通济堰是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由大坝、进水闸门、石函、叶穴、干渠、支渠、毛渠以及众多的湖塘组成,至今日夜灌溉着碧湖平原3万多亩良田,并解决了灌区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整个通济堰水利工程体系集水利学、力学、结构学、美学、地形学等学科于一身,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大不朽杰作,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明瑰宝。
   站在河边看着这道半圆形的据说可以和都江堰媲美的堰坝,由衷地赞叹我们祖先的智慧。
   “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建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和丽水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是摄影绘画的好地方!“古堰”表明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亭古埠头、青瓷古窑址、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和古樟树群,形象地表达了该区块真山真水,自然古朴的江南古镇的美丽风貌。“画乡”则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建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和丽水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
   这个巴比松是什么?通过介绍才知道,巴比松是法国的一个小镇,紧挨着枫丹白露森林,1850年前后,这里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村,没有教堂、邮局、学校,但它仅有的两家客店却住满来这里写生的画家,这里迷人的风景和纯朴的民风吸引了他们。先是卢梭从巴黎迁居于此,接着柯罗、米勒等大批画家也到这里居住,几乎成为一条“画家村”了,画史上被称为“巴比松画派”便由此开始。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主张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反对学院派画家在室内画风景画,主张走出画室在自然光下对景写生,然后以写生稿为基础,进行风景画创作。他们的创作经验,特别是对景写生,以求获得真实新鲜的感受和使画面色调响亮起来的艺术主张和实践,给欧美风景画家,包括印象主义画家以重要启示。这一点我是非常赞成的!
   江滨古镇两边都是民居,商店,每一幢楼房之间都有一条通道,沿着通道的石梯往下走就到了瓯江江边。瓯江并不大,水面很平静,倒影很清晰,风景如画。给人一种静溢的感觉。坐在江边的石头上,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江边的美景,静心养神真是一种享受。江滨古街上有许多的美术学校的画室,许多学生在此画画,一幅幅田园风格让我感到很有创意。埠头古樟是大港头最大的一株,树龄1200多年,胸围达7.45米,树冠覆盖的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她是大港头历史变迁的忠实守望者。
   哦,原来丽水是想在这里打造出一个画家村。丽水古堰画乡的来历也就清楚了。

共 19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骑游者所写的《丽水古堰画乡》游记,像是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副风景画,又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本教科书。游记不但描写了这里的美丽风景,还记述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通济堰的建筑历史和丽水画乡的形成过程,介绍了它们各自在历史上和现时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等等。我佩服作者的观察力和写作水平。读读这样的游记真的是“开卷有益”。感谢作者付出的劳动和提供的稿件。期待精彩下期。[浪花诗语编辑 陈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枪爷        2019-02-28 18:58:11
   感谢浪花诗语编辑陈兵的精彩点评,受益匪浅!!
骑友、摄友、网友,开心三友!!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